让送达顺畅 让办案专心

——江苏苏州相城区法院送达“五步法”助力办案质效提升
2019-10-29 09:45:3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郑卫平 丁莉华
 

  司法文书送达是开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送达与否直接关系到案件能否正常审理与执行。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法院院长徐建东介绍,今年以来,相城区法院探索形成了送达“五步法”,实现了送达工作全流程智能化处理、集约化管理和社会化外包。截至10月16日,共完成送达任务19224件,案件平均送达时间缩短77.3%,1至9月,案件平均审理天数较2018年同期减少42天,法定审限内结案率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

  过去的送达确实费时费力

  “都知道执行难,其实送达也难。是让基层法院法官、书记员非常头疼的事,是影响办案效率的一大羁绊。”相城区法院副院长吴宏告诉记者。

  以前的送达究竟有多难?在相城区法院召开的座谈会上,大家如是说——

  难在手工作业费时间。民一庭书记员唐宽正说,以前的送达工作需要手动制作传票、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十余种文书并打印,去文印室盖章,分拣装订,拿刷子涂胶水,再手写面单地址,送交邮寄,就算像他这样的熟手,一套流程下来也至少要20至30分钟。

  难在找人费周折。民一庭副庭长黄坚说,该院员额法官在办案件人均一百多件,法院文书不可能每件都直接送达,一般都是邮寄送达。随着大量的农村人员进城务工和购房,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很多人家被拆迁安置,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情况越来越多。另外,苏州外来人口多,外来人口流动性很大。前些年,民间借贷案件超过40%被告送达不到。

  难在闹访费脑筋。立案庭法官助理史丹说,一些被告恶意规避送达,上门找不到人,电话打过去不接,发短信不回,导致法院没法按时开庭,你缺席审判,一些人又不知从哪冒出来,到执行阶段后就不停地上访,无中生有、任意诽谤,牵扯了法院人员很大精力。

  破解“送达难”需借道借力

  “知难不能避难,知难更要解难。如何破解‘送达难’?我们感到,靠法院一家不行,必须融入智慧法院建设的高速路,融入党委政府网格化社会综合治理联动的高速路,善于借道借智借力,形成内外大协作的局面。”吴宏说。

  “我们首先从整合信息化资源,搭建智慧送达平台做起。”相城区法院行政装备科科长金海龙全程参与破解“送达难”。他介绍说,相城区法院利用“智慧审判苏州模式”的最新成果,打造一站式综合集约送达平台。在办案系统内嵌入电话送达自动录音模块,自动获取当事人联系方式,一键拨打电话,并将语音转存至电子卷宗。与区社会综合治理联动中心实现无缝对接,与区司法局、区律师协会签订框架协议,将送达系统嵌入苏州法院律师在线服务平台和苏州智慧法院APP,还在法院办案系统开发公告管理模块,与《人民法院报》线上平台对接,形成了一个送达闭环。

  在相城区法院一站式综合送达集约中心,记者看到电话岗、文印岗、邮寄岗、扫描岗等岗位整齐排列,由8名外包人员承担相应工作。这是相城区法院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借助社会化运作,建立的专业送达团队。为确保服务高效优质,法院还加强集约化管理,制订了相关文件,规范了送达中心人员工作流程,签订了合同及保密协议。同时,加强对本院书记员、律所工作人员和网格员的专项应用培训,确保各方无障运转、无懈可击。

  “五步法”让送达有序有力

  10月15日9点48分,民一庭书记员杨剑在相城区法院综合信息门户平台的网格协助页面,向区联动中心网格平台提交了请求协查被告沈某信息的申请;10点29分,中心坐席员在平台上签收任务并审查后,逐级下派至相应的三级网格员;13点23分,石桥村网格员将沈某最新的联系方式和地址、家庭情况等协查信息上传至平台;13点30分,杨剑根据网格员提供的最新信息生成传票、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十余种文书的电子版。

  几分钟后,电话岗的工作人员小张,根据杨剑发起的送达任务,通过“电话+短信”的方式,与沈某通话后,将开庭时间地点、案件基本信息,传票、受理通知书等可预览的法律文书以短信形式发至沈某手机。文印岗、邮寄岗、扫描岗等工作人员展开核查、打印、邮寄EMS等标准化流水线作业……

  这是相城区法院综合信息门户平台为记者演示的闭环送达新模式。

  据金海龙介绍,有了大协作的机制,他们探索的劲头越来越高,思路越来越清晰,终于形成了标准化、流程化和快捷化的“五步法”:第一步,利用电话+短信送达;第二步,利用律师平台+手机端送达;第三步,利用集中文印+邮寄送达;第四步,利用网格协查+直接送达;第五步,利用线上系统快速公告送达。

  苏相律师事务所律师顾东林告诉记者,“五步法”送达有力减少了部分被告恶意规避送达现象,减少了缺席审理后上诉、信访等现象,可以让法官专心办案;同时,保障了未规避的被告参与诉讼的权利,网上途径公告送达更是免去了群众往来奔波之苦,提升了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

 

 
责任编辑:李宁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