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做服务改革开放排头兵
浦东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这片土地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与浦东风雨同行,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作为全国法院收案量最多的法院之一,浦东法院敢为审判机制改革先行者,勇做服务浦东大局排头兵,不断提高案件办理质效,始终弘扬社会公平正义,荣获了“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模范法院”“全国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全国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
在1993年6月3日,距离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浦东重大决策刚满三年,上海浦东新区东城壕路70号,一块写着“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白底黑字竖型牌匾被挂在了青灰色的法院门墙上,从此,一家与浦东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法院诞生了。
《浦东新区审判志》这样记载:“5月21日,浦东法院党组(筹)召开各部门负责人会议。党组书记沈志先代表院党组提出浦东法院今后的工作目标:造就一流的法官队伍,开创一流的审判工作,建设一流的新区法院。”
眨眼26年过去了,“三个一流”践行得如何?
从一开始就瞄准一流
2018年2月2日,中南海正在举行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座谈会,浦东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徐俊作为基层先进单位代表之一,介绍了该院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
1996年,浦东法院在全国率先推出由知识产权庭统一审理知产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的“三合一”审判机制,著名知识产权专家郑成思称此做法为“浦东模式”。
“将三类案件放在一起审理,绝不是简单的相加,它必须要有1+1+1>3的聚合效应。”高高瘦瘦的徐俊于2000年7月进入浦东法院知识产权庭工作,他的成长见证了“一流的审判机制必须要有一流的法官队伍”。
“那时候,庭里采用三种模式培养法官:对于知产庭审理民事案件的法官,庭里会提供他们参与刑事和行政诉讼的机会;对于从刑庭、行政庭选调到知产庭的法官,庭里则不断加强他们民事审判的经验积累;对于年轻法官,庭里会不断通过疑难复杂案件磨炼他们。”
集约化的培养模式带来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20多年间,浦东法院第一批被授予“中国知识产权审判基层示范法院”,第一个在基层法院建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站,第一个成立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法庭并设立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调研联系点,审结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2万余件,3起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4起案件入选年度全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徐俊的前任庭长陈惠珍还被评为首批全国审判业务专家。
2008年,“三合一”审判机制被写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6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下发意见,要求全国法院推行这一审判机制。
全国首个的考验
1997年,王鑫从华东政法大学硕士毕业,他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美国银行法研究》。11年后,他成为了全国首个基层金融审判庭——浦东法院金融庭庭长。
2002年,王鑫还在民庭担任副庭长时,审理了一起上海市民状告花旗银行纠纷案。原告认为,花旗银行对日均存款低于5000美元的客户收取服务费,这种行为剥夺了储户对金融服务的选择权和获取利息的权利,同时也是对小额储户的歧视。
“这是国内老百姓的传统观念与国际市场规则的一次碰撞。”王鑫最终判决驳回市民的起诉,这一宣判犹如强心剂般让众多外资银行对入驻浦东充满了信心,陆家嘴的外资银行顿时如雨后春笋般一个个涌现,不久,该案选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对金融纠纷的审判,是更注重规则,还是更注重价值观判断,这是法官应该思考的。”王鑫很早就开始琢磨起金融纠纷中的深层次问题。
2008年,为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适应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需要,浦东法院金融庭成立,王鑫担任庭长。那一年,全庭一共8名法官、4名书记员,审理了4000多件案件。
“金融创新在快车道疾驰,如何激发创新活力,又能及时惩治金融犯罪,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自从担任庭长后,王鑫消瘦了很多,11年间,金融庭先后召开9次大型专题研讨会,发布白皮书13份,通报典型案例3次,发出司法建议58份,编著出版《金融案件法律适用关键词与典型案例指导》等多本著作,不断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的交流互动,签署合作备忘录或协议。
勇立潮头,至善致远
“我们是一家应运而生的法院,也是与浦东开发开放共成长的法院。”浦东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吴金水对记者说。在他的办公室里,赫然挂着一张浦东新区地图。
1400余平方公里,12个审判点,1081名法院干警,每年14万余起案件,记者在查阅《浦东新区审判志》时发现,浦东法院26年的成长史无时无刻不印刻着“三个一流”的印记:1994年成立全国基层法院首家知识产权庭,2003年成立专门审理速裁案件的速裁庭,2007年针对房产纠纷不断增多而成立房产庭,2008年成立全国法院首家金融庭,2010年成立世博法庭和少年庭,2013年成立全国第一家自贸区法庭,2015年成立全国第一家自贸区知识产权法庭。无处不在的“一流”点燃着这家法院的每一个脚步。
“目前,我们正以民商事案件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为目标,全力打造自贸区数字法庭。”吴金水说。
与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在浦东法院设立了自贸区司法保障研究基地、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调研联系点。每年浦东法院都会主办大型座谈会和研讨会,最高人民法院、全国12家自贸区所在地法院和全国知名学者济济一堂,共同研讨自贸区司法保障热点难点问题。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遥想1993年5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曾通过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向即将成立的浦东法院发来贺电,内容是:“要求浦东法院以全新的风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作用,为浦东的进一步开发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
“浦东法院有一种精神,那就是——勇立潮头,至善致远。如今,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已经吹响了‘冲锋号’。我们会在这片热土上,继续书写好浦东故事!”吴金水抬头看了眼墙上的地图,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