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区法院副院长刘昊在全市法院执行案件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推进会上做经验介绍。 李晴 摄
椒江区法院诉讼服务大厅中,导诉员正在指导当事人注册“浙江移动微法院”。李晴 摄
椒江区法院执行指挥中心里,执行人员正在网上查控被执行人信息。蒋安杰 摄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法院全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及深度应用试点工作部署,着力推进诉讼材料电子化,并通过后期数据化、结构化处理,实现案件办理、诉讼服务和司法管理的智能化,智慧法院建设迅速走上“快车道”。
矛盾纠纷线上调解
为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法院坚持诉源治理的司法理念,推动建立椒江区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ODR平台)。该平台集咨询、评估、调解、仲裁、诉讼五大服务功能于一体,是一个“一站式、多元化、开放式”的网络平台。平台的在线调解功能为不便来法院的当事人提供了便利,即使双方远隔千里,调解也能通过平台进行。
2018年10月,椒江某设备公司与新疆某公司因合同纠纷引发诉讼。在进行诉前调解时,椒江区法院立案庭副庭长王冰冰发现诉讼双方都有调解意向,只是被告远在新疆,往返不便,难以参与调解。于是,王冰冰建议双方通过ODR平台申请在线调解。10月29日19时,在法官的指引下,双方当事人一起登录ODR平台,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沟通协商,达成调解协议。王冰冰根据协议,通过ODR平台编辑调解书,发送到双方手机上进行签字确认,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据了解,今年1月至8月,椒江区法院通过ODR平台分流纠纷5478件,调解成功3206件,诉前化解率达75.73%,位居全省第一;受理一审民商事案件4061件,同比下降43.28%。
“纠纷到法院以后,窗口工作人员会通过平台将大量案件分流出去。”椒江区法院立案庭庭长谭阳告诉记者。案件除了分流至法院调解室,还会分流到椒江区综治中心,由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或街道先行化解。今年4月,椒江区法院在区综治中心派驻了一个办案团队,对中心调解成功且尚未履行完毕的案件,直接予以司法确认;对调解不成且基本事实清楚、案情简单的案件,由法官直接立案速裁解决。
据谭阳介绍,椒江区法院在诉前分流矛盾纠纷时,所有材料均通过平台实行网上流转。当事人只需要提交一次材料并签字留档,不用再到处跑。如果纠纷调解不成,材料会转至法院立案,后续的送达、缴费等事项也均可在线完成。通过非诉方式与诉讼方式高效对接,ODR平台承担起了便民解纷核心“资源点”的作用,真正实现了矛盾纠纷领域的“最多跑一次”。
“太方便了,我上次向法院提交了立案材料,现在诉前调解调不下来,法院就通知我可以网上立案了,我直接在网上缴费,文书也直接通过移动微法院送达,真是省时又省力。”作为椒江区法院的“常客”,律师蔡国兴对ODR平台赞不绝口。
法律文书智能送达
“找不到”和“送不到”是司法送达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椒江区法院负责送达工作的王竞垭感慨道:“过去一个送达地址不清楚的案件,可能花几天时间送都送不出去。”
针对送达难问题,2018年4月,椒江区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开辟了送达专区,并启用智能送达平台。一年多来,送达中心通过信息化深度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送达工作效率,也为当事人接收送达文书提供方便,保障了相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对于代理人和同意使用电子送达的原告,椒江区法院也已实现一键送达,原告电子送达率达90%以上。该院还召开了面向律师和金融机构的座谈会,实现电子送达对辖区金融机构和法律工作者全覆盖。
正在外地出差的周先生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打开一看,发现是椒江区法院发过来的诉讼材料。“昨天下午刚在网上立的案,没想到这么快东西就发过来了。”周先生挺高兴,“现在打官司可真是越来越方便了。”
随着智能化建设的推进,椒江区法院不断创新司法便民利民措施。当事人只需打开电脑或轻点手机,就能马上接收到法律文书,轻松便捷。
椒江区法院送达中心在2018年8月接收的一起民间借贷案件中,被告户籍登记地址已拆迁,查不到任何联系号码,原告也无法提供被告行踪。送达人员遍查案卷,终于通过被告同学联系上了远在马来西亚的被告,以微信送达方式向其成功送达诉讼文书。被告很快就与原告达成和解,次日便主动履行债务。该案从立案至履行完毕仅用了10天时间,双方当事人均表示满意。
执行文书全电子化
从执行立案环节开始,执行案件的材料就开始了一场电子之旅。椒江区法院打通执行系统与审判系统之间的壁垒,案件结案后判决书以及被执行人的身份信息等直接转入执行系统。申请执行的当事人可以直接通过移动微法院进行立案并上传各项材料。材料完备的情况下,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办完手续,坐等执行款到账。
对于前来椒江区法院立案的当事人,该院的立案窗口配备了电子签名板,窗口工作人员会引导当事人在自动生成的立案通知书、送达回证、虚拟账号金钱给付通知书等文书上进行电子签名(或盖章)、电子捺印。之后,椒江区法院执行信息采集中心的1名工作人员将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现场调查、退款票据等仍需纸质留存的材料进行即时扫描。完成文件名关键词标识后,扫描材料自动归入执行电子卷宗,每份纸质材料均可在线查阅。
高高叠起的纸质文书变成了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电子文档,执行材料的流转速度飞速提升。将执行案件材料电子化后,椒江区法院又进一步打通了内外网材料收转壁垒。依托法院网上云盘,被执行人财产的评估鉴定、执行标的网上拍卖情况等都可以实时网上传送并归入执行电子卷宗。
针对执行文书制作不规范的问题,椒江区法院根据执行工作特点精心制作了风险告知书、限制消费令、执行裁定书等40多种电子文书模板,通过对电子化的案件材料信息自动、准确抓取,执行程序性文书能够依照案件类型、流程节点等条件随案自动生成。执行人员也可以从实际需求出发对文书进行个性化编辑,通过功能拓展,对被执行人财产及身份信息自动批量查询,一键快速生成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房产、车辆、股权等电子信息汇总表,实时入库执行电子卷宗系统。
自动生成的文书中存在部分文书需要送达的,椒江区法院送达人员将使用智能送达系统通过短信、电子邮件或移动微法院的形式将各类文书送到当事人手中。当事人点击查看后,送达系统自动产生送达回执,并自动回传到执行电子卷宗。
执行文书的审批,原来是手工作坊,现在也变成了网上流水线作业,电子签章系统开始大显身手。据悉,椒江区法院现已全面取消纸质审批模式,启用电子签名代替原本的手写签字,实行执行无纸化审批。各类文书均在网上审批签章,并及时导入执行电子卷宗中。目前,该院已网上审批签发执行文书6000余份。
执行卷宗一键归档
为解决执行卷宗归档问题,减轻执行法官事务性工作负担,今年7月起,椒江区法院大胆实践,深入推进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的案件归档方式改革,逐步建立执行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模式,积极探索实行执行电子卷宗一键归档。
为保障一键归档工作顺利进行,椒江区法院成立了以院长李伟兴为组长的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及深度应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执行卷宗一键归档试点工作组,负责解决执行系统、电子档案系统之间的材料移转、智能编目、一键归档等工作。工作小组每周召开碰头会,邀请相关技术公司人员参加,梳理试点应用问题清单,并根据法院实际制定应对方案,以全面打通应用“堵点”。
同时,椒江区法院出台《关于开展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及归档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椒江法院执行审批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执行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归档、存储和保管等流程,严格电子卷宗采集质量标准。该院还将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及深度应用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设定执行电子卷宗一键归档效率和质量指标,实行每周通报制度,倒逼责任落实,为执行卷宗一键归档提供制度保障。
整个执行过程,包括执行文书的制作、修改、签发和执行送达、归档等,均按照系统设定的执行标准实行标准化流程管理,全程留痕,以实现对执行案件的动态监管和节点控制。目前,该院执行局一键归档的卷宗已有182件,归档的纸质材料同比减少80%以上,卷宗得到全面“瘦身”。
执行卷宗厚度的变化一目了然。“以前我们执行局的卷宗堆得跟山一样,现在变得很薄了,不会超过10页,都是强制执行申请书、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之类的必要书面材料。”椒江区法院执行局教导员余晓勇说。
“现在,从执行立案到财产查控、文书审批、强制执行、结案归档这些环节的业务全部都在网上办理。”余晓勇说,“椒江区法院执行卷宗的转档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
通过对目录关键特征词的不断测试磨合,椒江区法院逐渐建立起了符合本院实际的一键归档目录和关键词标记。案件结案后,电子卷宗中的文书、扫描件能够根据文件名自动匹配、自动归目,正、副卷卷内目录及电子页码同步生成,从而实现执行卷宗一键归档。执行卷宗从报结到归档平均用时已缩短到2分钟以内,基本实现了执行案件随结随归,有效杜绝了归档不及时的现象。终本回头看案件及执行人员需查阅卷宗的,也一律通过查阅电子卷宗、电子档案完成,档案室原则上不再借阅纸质执行卷宗,防止案卷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