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四项举措全面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
中国法院网讯 (陈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两个一站式”工作要求,坚持“四个统一”,打造北京特色一站式解纷模式,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创新四项举措,为建设一支“资质水平高、理论功底深、业务能力强”的调解队伍打下基础。
统一模式,加强调解员管理、使用规范化。结合海淀法院速裁任务量、速裁法官人数以及工作需求,海淀法院全面推进“1+N”调解速裁团队模式,在综合考量调解员本人意愿及业绩情况的前提下,将常驻调解员基本配备至各调解速裁团队。同时,立案庭设专人负责调解案件的录入、流转及补贴报送工作,同步制作《多元调解+速裁工作进度表》,全程跟进督办,及时督促案件进度,精准管理超期案件,着力提升调解的质量和效果。
扩容升级,促进调解员专业、身份多元化。2016年至今,海淀法院共聘请五批次、二百余名人民调解员,包括街道居委会、行业协会、公益机构、妇联、高校推荐的行业人才,以及审判经验丰富的退休法官、兼职人民陪审员等。2019年,海淀法院深度调研,着眼全院调解工作的急需和短板,新招录调解员53名。同时,积极与司法所等基层组织对接,根据组织特点分别建立衔接机制,广泛吸纳各类人民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行政调解,共同提升基层调解组织吸收化解纠纷的能力。其中,海淀法院特别重视发挥高校学者的“专业公信”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身份公信”。先后聘请了32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8名高校学者、教授担任“特邀人民调解员”,调解员的知识构成更加多样,身份构成更加多元,推进调解员队伍整体规模的扩容升级。
建章立制,有序推进培训制度常态化。根据《特邀调解员规程》,立案庭结合“多元调解+速裁”工作需求,制定《海淀法院特邀调解员培训计划》,培训课程共8期,培训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宣传调研、调解业务、法学理论等各个方面,培训对象覆盖常驻特邀调解员、人民调解员、行业调解员、律师调解员等各个主体,为调解员规范办案提供规范化指导和信息化支撑,提升了调解员的法律专业水平和调解业务能力,丰富了调解员的调解理论知识和调解实践经验。目前,海淀法院已完成第一期政治理论培训、第二期宣传调研培训、第三期在线调解培训、第四期调解规范培训及第五期调解技巧培训,其他各期培训将有序开展。
加强保障,全面加强调解工作信息化。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法院“两个一站式” 和“智慧法院”建设的工作要求,立案庭与综合办公室技术保障组对接,加强对调解工作的信息化保障,大力推广在线调解工作方式,提高在线调解适用率。立案庭设专人负责在线调解对接及宣传工作,综合办公室技术保障组设专人负责在线调解设备调试及技术支持工作,为在线调解的推广使用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和后勤支持,大力提高调解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全面加强调解员队伍的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