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法院打造“六尺巷调解工作法”2.0版
2019-08-30 17:50:19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武新邦 金根林 方岱宗 王宏礽
 

  “千里送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桐城,安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文坛“桐城派”的故里,素来享有“文都”之称,还是传统历史“六尺巷”佳话的故事源地,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六尺巷故事所诠释的“谦和礼让”流传于桐城民间;从中流露的“以情动人、以法服人、以理感人”调解文化也为司法工作人员所汲取,两方面融合成就了“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安徽省桐城市人民法院以“六尺巷调解工作法”为切入点,完善诉调一体对接机制,坚持将非诉挺在前面,坚持文化引领、调解先行、人员联动、矛盾联调的工作思路,强化人民法庭就地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功能,主动融入基层解纷网络建设,打造“六尺巷调解工作法”2.0版,推进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提升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水平,夯实溯源治理基础。2019年以来,已诉前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

  建好“六尺巷调解工作室”辐射平台

  “争一争生纠纷,你争我争伤情伤身;让一让六尺巷,你让我让心明眼亮。”该院孔城法庭“六尺巷调解工作室”挂着写着这些话的牌子,也正是因为这首“打油诗”圆满解决不少纠纷。

  孔城人汪某与桐城市某建材公司签订了一份《商品混凝土销售合同》,为货款问题闹上法庭。法官邀请特邀调解员来到调解室,以这首“打油诗”作为引子做起了工作:“争一争不如让一让,作为桐城人对于诗中的含义和精髓应该再熟悉不过”“让他三尺又何妨?宰相都能谦让,你们都是乡里乡亲,应该各退让一步,给彼此一个机会。让这个事情圆满解决”调解员的话引起了双方反思,最终经过持续工作,双方各让一步,解除了合同,赔偿了部分损失。

  此案也是该院大力推行诉调对接工作的一个侧影,将非诉纠纷挺在前面,推动在全市六个基层法庭全面设立“六尺巷调解工作室”,集调解登记、诉前调解、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指导调解工作等多项功能为一体,辐射各基层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和人民调解中心,让基层调解组织和法律工作者参与诉讼调解,利用其贴近群众的优势促进案结事了,将部分基层纠纷在诉前及时化解,减轻法官办案压力。

  建好“诉前调解中心”分流平台

  2019年2月5日,桐城市人民法院立案庭高效解决了一起离婚案件。该案当日立案,当日调解,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原告吕某是山东人,2013年经人介绍认识桐城人倪某,婚后育有一子。由于两人饮食起居及生活习惯截然不同,在婚姻存续期间,经常发生吵打,吕某回了山东老家,与丈夫渐渐聚少离多。长期缺乏沟通和交流,吕某向桐城法院递交了起诉状,要求与倪某离婚。

  立案庭法官在接到此案后,考虑吕某住在外省,来回奔波实在不易,立刻通知倪某前来进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法官发现吕某对丈夫还存有一定感情,两人只是长久未好好交流,导致很多矛盾被扩大。于是,法官一方面做吕某的工作,让其站在为孩子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角度考虑,离婚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希望她能给倪某一个机会。另一方面,指导倪某在婚姻生活中应加强对妻子的信任,成立一个家庭不易,有问题要及时解决和沟通。经过承办法官的一番调解,被告低头认错,承诺马上接妻子回家。原告当场撤回了起诉。

  此案也是桐城法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提档升级的一个典型案例。从打造集诉讼服务、立案登记、诉调对接、涉诉信访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着手,不断丰富和完善诉讼服务中心职能。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对标的不大、矛盾较小的案件进行分流,将调解程序和部分诉讼程序前置,调解员提前介入,上半年快速调处案件49件。

  建好“家事审判工作室”调解平台

  “希望特邀调解员发挥自身专长,提升调解能力,遵守调解规则,在桐城法院家事审判工作中发挥促进作用。”2018年3月5日,桐城市人民法院举办特邀调解员聘任仪式和座谈会,桐城法院杨玲院长向新聘任的6名特邀调解员颁发聘书时说道。

  为推动家事审判更加专业化、人性化,该院以“六尺巷调解工作法”为指导思想,以范岗人民法庭为实践基地,以孝亲为主题推进家事审判改革,创新设立“家事调解工作室”,聘任的6名来自镇村、妇联、公证处、学校等部门的调解员,还特别聘请一名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将发挥各自专业和特长,参与到“家事调解工作室”日常工作,帮助法官调解家事纠纷,最大限度地消弭大纷小争。特邀调解员结合不同专业的能力,在促进家庭和睦、引领良好家风方面产生积极效果。

  今年6月,范岗镇的胡大爷因家庭琐事与小儿子小胡夫妇发生矛盾,赡养费成了困扰胡大爷的大问题,无奈之下他诉至法院。

  在了解到当事人小儿子夫妇的小孩还在读小学,该院刘峰法官特别邀请特邀调解员王老师一起参加调解工作,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们怎样对待你们的父母,你们的小孩也会跟着学”王老师说道,

  “并不是不赡养,只是气不过。我们接过来住,还说我们不好”。小胡委屈的说道。

  “家家有本难念经,家里有摩擦也很正常。想想父母含辛茹苦把你们拉扯大,也不容易。让一让吧”。王老师接着说。

  最终在当地村委会和村民组的支持下,多次上门耐心做思想工作后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子女们将两位老人安置到敬老院生活,所有费用由子女们共同承担。既解决了两位老人晚年生活照料,又让在外打工的子女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庞宇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