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县:拒执人怕影响孩子前途主动履行
2019-07-10 15:09:59 |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 作者:李道胜
近日,河南省滑县人民法院一被执行人担心其失信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前途,主动履行了还款义务,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2013年,王某、王某云向李某借款20000元。还款期限届满后,王某、王某云以种种理由推脱,拒不还款,李某遂诉至滑县法院。
2017年6月,经滑县法院主持调解,李某与王某、王某云自愿达成协议:王某、王某云于2018年6月20日前偿还李某借款本金20000元。还款期限届满后,王某、王某云依然拒不履行调解书确定的义务,李某无奈向滑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19年6月,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依法向二被执行人邮寄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被执行人王某、王某云拒不报告财产,亦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还款义务。执行法官依法将被执行人王某、王某云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限制高消费,但被执行人无动于衷。
执行法官联系到被执行人王某云,不厌其烦地讲述其不履行法律义务,不如实申报财产已经严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后果,并告知其若再不履行,将会面临被拘留,甚至会被法院以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罚。但被执行人王某云仍心存侥幸,鉴于此,执行法官决定对被执行人王某云采取拘留措施。
在决定对被执行人王某云采取拘留措施的第二天,王某云突然主动找到执行法官,说道:“我儿子复读了一年,今年参加了高考,成绩很好,我看了《高考710分未被录取,因父亲是“老赖”》这篇文章,虽然后来听说是假新闻,但是我心里始终不踏实,心神不宁,睡不好觉。自从我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以来,生活处处受限,如果再被拘留,在亲戚朋友面前再也抬不起头,更害怕会影响孩子以后就业。现在我凑齐了钱,希望法官能尽快解除我的失信限制。”至此,该起借款合同案件顺利执结。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绝不仅仅是一句空话。所以,还请“老赖”们不要心存侥幸,积极履行法律义务才是唯一明智的选择。
2013年,王某、王某云向李某借款20000元。还款期限届满后,王某、王某云以种种理由推脱,拒不还款,李某遂诉至滑县法院。
2017年6月,经滑县法院主持调解,李某与王某、王某云自愿达成协议:王某、王某云于2018年6月20日前偿还李某借款本金20000元。还款期限届满后,王某、王某云依然拒不履行调解书确定的义务,李某无奈向滑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19年6月,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依法向二被执行人邮寄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被执行人王某、王某云拒不报告财产,亦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还款义务。执行法官依法将被执行人王某、王某云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限制高消费,但被执行人无动于衷。
执行法官联系到被执行人王某云,不厌其烦地讲述其不履行法律义务,不如实申报财产已经严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后果,并告知其若再不履行,将会面临被拘留,甚至会被法院以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罚。但被执行人王某云仍心存侥幸,鉴于此,执行法官决定对被执行人王某云采取拘留措施。
在决定对被执行人王某云采取拘留措施的第二天,王某云突然主动找到执行法官,说道:“我儿子复读了一年,今年参加了高考,成绩很好,我看了《高考710分未被录取,因父亲是“老赖”》这篇文章,虽然后来听说是假新闻,但是我心里始终不踏实,心神不宁,睡不好觉。自从我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以来,生活处处受限,如果再被拘留,在亲戚朋友面前再也抬不起头,更害怕会影响孩子以后就业。现在我凑齐了钱,希望法官能尽快解除我的失信限制。”至此,该起借款合同案件顺利执结。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绝不仅仅是一句空话。所以,还请“老赖”们不要心存侥幸,积极履行法律义务才是唯一明智的选择。
责任编辑:高冰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