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记录:从手写到智能语音转写
2018-10-11 09:40:44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刘伟一 贾丹
  1995年,我考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法院干警,到现在已有24个年头了。我的第一个岗位是书记员,主要负责庭审记录、印制判决书。

  那个年代,庭审记录都是手写的。我的一支笔要客观地记录下整个庭审过程,压力可想而知。庭审前我要做很多功课:熟悉诉讼参加人的基本情况、了解基本案情、记住某些特别的姓名及涉案地点……开庭时,我一刻都不敢分神,时时保持高度紧张状态,要随时记录下法官和当事人的对话,确保完完整整地将庭审过程记录下来。庭审结束了,我还要跟当事人逐句核对笔录,这个过程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确保笔录完整、客观、准确之后,当事人签字确认了,第一步工作才算顺利结束。

  我另外一个重要工作是印制裁判文书。我们把当时制作判决书使用的主要工具叫“油滚子”,它的外观看起来就像粉刷墙壁用到的“滚刷”一样。印制的程序也是复杂的:首先由打字员把法官手写的裁判文书用针式打印机打在一张特殊的蜡纸上,然后将这张蜡纸粘放在一个固定的铁网上,在铁网的上面均匀地涂抹上黑色的油墨,再在铁网的下面放上白纸,最后用“油滚子”在上面推动,就成了“打印好”的判决书了。这要至少两个人一起做,一个人推“油滚子”,一个人翻页,才能一张一张地制作出干净的判决书来。一个不小心,就会把黑色的油墨弄到身上,每次印制裁判文书时,我的手上、身上,这儿一片、那儿一块的,都会被溅上油墨,我常常与人打趣道“劳动者最光荣”。

  2000年以后,法院开庭就逐渐使用电脑进行记录了,大家都开始学习使用电脑辅助各项审判执行工作。这时期亚伟速录机也在法院流行开来,电脑和亚伟速录机用于庭审记录后,将书记员从繁重的手写劳动中解脱了出来,大大减轻了书记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以前手写记录时,1分钟至多写几十个字,一次庭审耗费的时间也长,电脑打字至少是手写速度的2倍,而且准确度要更高,更方便当事人核对,有效提升了审判工作的效率。书记员们为了提高打字速度和准确率,会经常勤加练习。法院也经常会举行书记员速录比赛,使用亚伟速录机打字快的书记员每分钟可以打近200字。2005年以后,法院印制判决书也全部都采用打印机进行打印了,“油滚子”彻底退出了法院印制判决书的印刷舞台。

  2016年,当看到呼伦贝尔中院将人工智能语音转写系统全面应用到庭审记录中时,我真的被震撼到了,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以前所有的庭审记录方式难免会受到书记员的记录水平、总结能力、记录速度,以及发言者的语速等诸多因素影响,庭审笔录或多或少存在一定误差或疏漏,双方当事人在核对庭审记录时不仅耗时,也容易出现分歧,给案件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智能语音转写系统的应用,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具有语音采集和实时转写功能,审判组织人员和诉讼参与人的发言可被自动载明角色实现庭审语音同步转化成文字,并生成庭审笔录。笔录内容精确度高、完整度好、实用性强,可以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地记录庭审内容,还原庭审过程,当事人还可以通过大屏幕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发言内容,更重要的是书记员们从繁重的庭审记录工作中被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其他辅助工作。可以说这次庭审记录方式的进步是革命性的,这与以前的庭审记录方式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我已经到了要退休的年龄,但是我对法院工作的热爱不曾减退过,对自己当年的选择无怨无悔。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国家司法事业的进步,法院的庭审记录方式也会大踏步地向前跨越。惟愿我的同仁们沐浴着司法进步的阳光,实践公正司法、为民司法。

  (刘伟一系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一庭庭长)
责任编辑:王娜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