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无强制非执行 不联动难治“老赖”
2018-07-29 14:31:01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曾莲 张姝娟 彭旭林
“……我对自己的犯罪行为非常后悔,自觉向人民法院具结悔过……”被控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陈某在向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提交的具结悔过自书上面这样写道。5月28日,该院对七起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案件集中审判,9名被告人全部认罪认罚。“无强制,非执行”,突出强制规范,彰显司法权威是泸州市法院在决战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中始终坚持的理念。近年来,两级法院共向公安机关移送追究刑事责任100人,检察院审查起诉22人,法院依法判处刑罚20人。其中,谭小麟、谭磊非法处置查封财产被依法判处案被评为四川省2017年度十大典型案例。在严厉打击拒执犯罪的同时,用足用好拘留、罚款、搜查、限制消费等措施,始终保持强制执行高压态势,776名拒绝、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被依法司法拘留,363人被罚款769.35万元。
坚持党委领导
“……积极争取党政支持,按需配备必要的执行工作物质装备,实现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今年6月,泸州中院院长吴洪汛在向泸州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时说。这已经是泸州中院自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开展以来,第三次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了,市委政法委也先后召开了3次全市执行工作联席会,泸州市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执行大格局不断深化。“加强党委对法院工作的领导,争取对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的支持,已经成为泸州法院强势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最为宝贵的经验之一。”吴洪汛说。
通过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巩固深化执行大格局,泸州市基本解决执行难联席会成员单位从最初的23家扩大到现在的52家,全市破解执行难网络迅速铺开筑牢,形成综合治理大格局。市委办、市政府办出台泸州具体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文件,制定责任清单,强化“三卡”(卡工作任务、卡完成时限、卡责任追究),明确将各县区党政、市级部门参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纳入党政绩效考核。法院智慧执行基础建设项目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救助金列入年度政法财政预算等等一系列摆在基本解决执行难路上的现实难题逐步得以化解。
强化联动联惩
“您拨打的机主已被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请劝说其主动履行……”龙马潭法院执行局张法官向笔者展示了该院的失信彩铃并介绍说:“这个失信彩铃威力很大,以前被执行人采取不接法院电话、甚至将法院电话设置为黑名单等方式逃避执行,现在失信彩铃进一步压缩了其生存空间,我自己办理的案件中,已经有好几个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请求法院解除失信彩铃。”
在既有的52家执行联席成员单位基础上,法院积极协调联动如通讯、保险、银行等行业企业20余家,失信彩铃便是与通讯业联动的结果。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泸州法院在全省率先实现不动产网络查询并正在升级网络查封功能,实现住房公积金网络查询。合江县法院在全国率先开启影院动漫播放“老赖”模式,该举措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全市法院与公安机关构建“公法联动、资源共享、纠纷同调”矛盾化解机制;全面开展综治网格员协助执行;推出财产保全、执行悬赏、司法救助三项保险,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解决执行难,联动联惩机制持续深化,执行工作机制日臻完善。
“不联动,难治赖”。泸州两级法院通过市级“点对点”网络查询145568次,涉及被执行人数4472人,涉及存款金额7.61亿元,涉及房屋1426套,涉及土地使用权607宗。对763家失信企业和7399名失信个人实施联合惩戒,193家企业因信用缺失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受到融资限制和行业惩戒,1689名债务人自动履行债务6755.98万元。公安机关协助查找到被执行人385人,基层组织协助查找到被执行人561人,其他部门协助查找财产价值3.61亿元。
院长参与比武
6月27日,泸州法院举行全市法院“百日执行大决战”誓师大会。最高人民法院组织邀请的来自北京、天津、河南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现场观摩誓师大会,在泸州中院执行指挥中心了解泸州法院执行管理系统和网络司法拍卖,通过远程视频画面见证了各县区法院单兵调度使用、案款集中发放、拒执罪庭审情况。
7月2日,在四川法院“院长大比武”执行攻坚竞赛活动中,四川全省22位中院院长上台“比武”。“比武”共分三个环节:各中院院长5分钟现场汇报,省高院院长王树江针对性提问,现场评分。经过激烈角逐,吴洪汛以总得分101.26分的成绩勇夺竞赛冠军,泸县法院院长谢杰被评为先进个人,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获评先进集体。
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以来,泸州两级法院坚决贯彻落实四川省委、泸州市委和省高院决策部署,按照泸州中院党组提出的“无强制非执行,不联动难治赖”的工作思路,全力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 泸州法院执行队伍建设、执行规范化建设、执行创新均取得一定成效。2016年至今,泸州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44901件,执结38222件,结案率为85.13%,执行到位金额42.48亿元。
坚持党委领导
“……积极争取党政支持,按需配备必要的执行工作物质装备,实现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今年6月,泸州中院院长吴洪汛在向泸州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时说。这已经是泸州中院自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开展以来,第三次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了,市委政法委也先后召开了3次全市执行工作联席会,泸州市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执行大格局不断深化。“加强党委对法院工作的领导,争取对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的支持,已经成为泸州法院强势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最为宝贵的经验之一。”吴洪汛说。
通过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巩固深化执行大格局,泸州市基本解决执行难联席会成员单位从最初的23家扩大到现在的52家,全市破解执行难网络迅速铺开筑牢,形成综合治理大格局。市委办、市政府办出台泸州具体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文件,制定责任清单,强化“三卡”(卡工作任务、卡完成时限、卡责任追究),明确将各县区党政、市级部门参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纳入党政绩效考核。法院智慧执行基础建设项目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救助金列入年度政法财政预算等等一系列摆在基本解决执行难路上的现实难题逐步得以化解。
强化联动联惩
“您拨打的机主已被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请劝说其主动履行……”龙马潭法院执行局张法官向笔者展示了该院的失信彩铃并介绍说:“这个失信彩铃威力很大,以前被执行人采取不接法院电话、甚至将法院电话设置为黑名单等方式逃避执行,现在失信彩铃进一步压缩了其生存空间,我自己办理的案件中,已经有好几个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请求法院解除失信彩铃。”
在既有的52家执行联席成员单位基础上,法院积极协调联动如通讯、保险、银行等行业企业20余家,失信彩铃便是与通讯业联动的结果。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泸州法院在全省率先实现不动产网络查询并正在升级网络查封功能,实现住房公积金网络查询。合江县法院在全国率先开启影院动漫播放“老赖”模式,该举措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全市法院与公安机关构建“公法联动、资源共享、纠纷同调”矛盾化解机制;全面开展综治网格员协助执行;推出财产保全、执行悬赏、司法救助三项保险,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解决执行难,联动联惩机制持续深化,执行工作机制日臻完善。
“不联动,难治赖”。泸州两级法院通过市级“点对点”网络查询145568次,涉及被执行人数4472人,涉及存款金额7.61亿元,涉及房屋1426套,涉及土地使用权607宗。对763家失信企业和7399名失信个人实施联合惩戒,193家企业因信用缺失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受到融资限制和行业惩戒,1689名债务人自动履行债务6755.98万元。公安机关协助查找到被执行人385人,基层组织协助查找到被执行人561人,其他部门协助查找财产价值3.61亿元。
院长参与比武
6月27日,泸州法院举行全市法院“百日执行大决战”誓师大会。最高人民法院组织邀请的来自北京、天津、河南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现场观摩誓师大会,在泸州中院执行指挥中心了解泸州法院执行管理系统和网络司法拍卖,通过远程视频画面见证了各县区法院单兵调度使用、案款集中发放、拒执罪庭审情况。
7月2日,在四川法院“院长大比武”执行攻坚竞赛活动中,四川全省22位中院院长上台“比武”。“比武”共分三个环节:各中院院长5分钟现场汇报,省高院院长王树江针对性提问,现场评分。经过激烈角逐,吴洪汛以总得分101.26分的成绩勇夺竞赛冠军,泸县法院院长谢杰被评为先进个人,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获评先进集体。
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以来,泸州两级法院坚决贯彻落实四川省委、泸州市委和省高院决策部署,按照泸州中院党组提出的“无强制非执行,不联动难治赖”的工作思路,全力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 泸州法院执行队伍建设、执行规范化建设、执行创新均取得一定成效。2016年至今,泸州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44901件,执结38222件,结案率为85.13%,执行到位金额42.48亿元。
责任编辑:王娜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