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结合再续“兄弟”情
2018-04-24 10:39:33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蔡蕾 董志新
湖北省安陆市人民法院李店人民法庭副庭长 胡柏松
  今年1月28日,当杭州某企业的谢某收到我们法庭的开庭传票时,无奈地向我说道:“我和熊某平时兄弟相称,这几年我经营状况出了些问题,资金链接不上。5年前我是借了他50万元,但我也是付了利息的,现在暂时还不上,他却将我告上法庭,一点都不念兄弟情分,实在想不通,心里也着实接受不了啊!”

  看着情绪低落的谢某,我一边向他讲解民间借贷的法律知识,一边耐心询问他对这个案件的想法。谢某提出,快过年了,目前自己在杭州做工程,有好多事情要急于处理,希望法庭能够将开庭时间放在年后,这样自己在还款的期限上才有把握。我在实际了解谢某的情况后,及时与原告熊某进行了沟通,并征得了熊某的同意。

  开庭前3天,谢某打电话咨询我是不是案件裁判文书都要上互联网,如果上了互联网,肯定会对自己、对企业影响很大,希望我多做熊某工作,尽量调解结案。为了谢某这一请求,我适时调整手头案件的日程安排,腾出时间组织双方在开庭之前来一个“见面会”。

  调解中,双方对2013年3月2日借款现金50万元,约定月息1角,以及谢某已付45万元利息的事实没有争议。但谢某提出已付45万元利息属于高息,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应按照同期银行利率重新进行计算。熊某则认为,借款还息,天经地义,况且利息的给付也是当初谢某自己提出的。面对各执一词的当事人,我首先摆出法律规定这个硬性扣子:“司法解释对利息有强制性规定,月息不得超过2分,所以你们之间的利息约定显然违反规定,不会得到法律上的支持。对于已经支付的45万元利息,属于你们的自动履行,如没有权利人主张,法院不主动强制干预。”接着我又及时打出感情牌,“你们曾经是好兄弟。对于兄弟,有福可能不必同享,但有难必定同当。‘兄弟’二字,承载了许多情感,是亲情的另一种诠释。”

  这些充满人情味的话语,勾起了熊某、谢某对昔日生活的回忆。熊某首先打破沉默:“老兄,不是我不讲情面将你告上法庭,实在我的日子不好过啊。现在法官的一席话说到我的心坎里,我们还是好兄弟,除了借款本金之外,利息看着给,还款的时间也可以再商量。”最终在我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

  法律不仅仅是白纸黑字的条文,法律人手握法律的目的也不单单是惩罚,还有指引、评价、预测和教育。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情的因素,据情判案,富有人情味地调处纠纷,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方法。
责任编辑:李科元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