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会您,王锋永法官
2018-01-12 10:09:27 | 来源:法影斑斓 | 作者:路 正(南开大学法学院硕士生,最高法院第四批法律实习生)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写这样一篇文章,也从来不想写这样一篇文章。用以回忆和纪念一位老师。
然而命运使我有幸与他相识,又使我恰逢他的离别。
我内心是惶恐不安的。一切都太突然,突然到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心情去面对他的离开,去回忆他的过往。
得知这个消息是在他离开那天的清晨,新年的第二个周二。我坐在呆了将近半年的办公桌前,还在看着他前几天交给我案子的卷宗。以一种很小声的语言,我隐约听到关于他离开的消息。我的内心是难以相信的。再三确定,是他,确定是他,他走了。
我再无心思去接着看手头的庭审记录、合议笔录。就在刚刚过去的上个周一,他将我叫到办公室,关切地问了问我的近况,“之前案子看得怎样”,“学校论文完成得如何”,“来这里多久了,实习到什么时候结束”,我还乐呵呵地回答他,“一切都好”,“学校的事儿都弄完了”,“手头的案子也看完了”。
他满意地点点头,问我有没有兴趣再办一个案子,我不假思索地说,“没问题啊”。这之后,他交给我一个毒品案子。他说我来最高院半年,一直都办的是杀人抢劫,临近离开,再办一个毒品案子,就非常圆满了。他神采奕奕的面孔,干脆利落的语气,仿佛还在昨天。
提及来最高院实习的初衷,我是抱着一个非常纯粹的心态的。我所理解的人生,不是万丈光芒的成功,不是万众瞩目的荣光,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去亲历不同的境遇。去奋斗和拼命,去经历和感受。可以是迷茫的,挣扎的;可以是得意的,畅快的。
我硕士的专业是刑法学。我很幸运,被顺利分到了刑事审判庭。初次踏入最高院刑庭办公区,我的内心是混乱的。作为实习生的我们,每人会被分配一名审判长担任导师,在实习工作中给我们以指导。
还记得那天清晨,2017年8月25日,是我第一次见到王老师的日子。初次接触王老师,就能看出他是一个非常干练和健康的中年男人。中等的个头,黝黑的皮肤,挺直的腰板,说话声音铿锵有力。
他询问了我的情况,给我打印了一些办理案件的指导材料和一套完整的他办过案子的报告范文让我学习。初次遇见,我感觉得到他是一位非常平易近人的审判长。
他们都说,王老师是一名优秀的法官。二十二岁大学毕业进入基层法院做书记员。别的人需要经历好几年才有资格升为法官助理办理案件,王老师只做了一年书记员,就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开始办案。
他秉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从基层法院到高院,到最高院。变换了工作,变换了地点,不变的是他对审判工作的执着和热爱。
在最高院实习的这半年,我感受到了一个法官对其所从事工作真挚的感情。全合议庭每个人写的报告,他总会悉心看过,细微到连标识的卷宗页码也会更正。每一个案子厚厚的几大摞卷宗,他一页不落地翻阅完,多么不起眼的证据都了然于心。
在来最高院之前,我有对法官职业的无限憧憬,但我从来不知道法官究竟是以怎样的状态工作着。这半年,我在王老师这里切实地感受到了。他,真的太认真了。他,真的太累了。每次走进他的办公室,我总是不忍心去打扰盯着电脑屏幕浑然不知我的到来的老师。
我想说,王老师是一名优秀的老师。比起领导和下级、同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与作为实习生的我,更确切地说,王老师是我的师长。
当我第一次熟悉了如何办案、如何写案件报告的时候,是他放下手头的工作,面对面地解答我的疑问,为我讲解如何分析证据,如何排除合理怀疑,如何以庖丁解牛的方式洞察案件真相。
当我第一次尝试阅卷、写出自己的审查报告时,是他耐心地、悉心地检查,查漏补缺,也不忘把我叫过去对他修改的原因进行说明。当我第一次面对被告人、面对死刑犯时,是他给我勇气,告诉我放心大胆地去提问。我只是一个在校的学生,初出茅庐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在他麾下呆不长久。但我从他那里,感受到了被相信,被期待。
我知道王老师一定是一位优秀的丈夫和父亲。不止一次的在饭桌上,他绘声绘色地为我们讲述每道菜的做法。土豆烧牛肉如何入味而不把土豆炖得过于烂,做肉如何香而不腻,拉面怎么拉才是最可口和劲道的。
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他都是一个勤劳的人。他有一个女儿,和我年龄相仿。四十八岁的大老爷们,每当说起女儿,眼神总会变得很温柔。我曾留意到王老师用着一个很精致的手机壳,上面写着“及时行乐”四个字。
我夸他的手机壳真好看,他一脸幸福地说,“我女儿给我老婆和我每人买了一个这样的手机壳,嘱咐我们不要太累。”记得上个月,他还赶去考场陪女儿参加了今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那天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天很蓝,天上的云朵像是一条攀升的巨龙。他曾经是那么地爱生活,爱家人啊。
我没有去过西北,但我觉得那里应该是广袤的土地和壮阔的山河。土生土长的张掖人,骨子里少不了那份豪气,那份爽朗。他爱喝酒,在的时候最喜欢和三五好友饮酒谈人生。
他酒量很好,见过他一次把脸喝得红扑扑仍然笑着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笑起来的样子真像一个西北汉子,有时候的那份耿直更是明显。他是一个纯粹的人,固执地将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法治事业。我敬佩这样一个纯粹的人。
我还清楚地记得,他走的前一天,2018年1月8日,他叫我给他送两份报纸。我拿着报纸跑过去,看他正在整理书桌。他,终于有一点点空闲的时间看报纸了。
我问他,“老师,您最近挺忙的啊”,他说,“是啊,忙了许久了”。傍晚的时候,我又见到王老师了。我正要乘电梯下去,正好遇见他。昂首挺胸,大步流星。他还是那么精神。坚持多年每天清晨六点半来单位锻炼,让他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很多。
“小路,下班回家了啊”。
“恩,王老师。老师再见!”。
就是这样一个我认为很普通的告别,我没有想过,成了我与王老师最后的告别。王老师走了。带着他对审判事业的热爱,带着他对家人的眷恋、对朋友的赤诚,带着他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听他们说,他走在九日凌晨五点多。平日的他,这个时候该起床了吧。
我曾说,来最高院实习是“所谓经历,止为经历,于生足矣”。可现在,它已不止为经历,更是值得我用一生去铭记的感谢、感恩、感激。
然而命运使我有幸与他相识,又使我恰逢他的离别。
我内心是惶恐不安的。一切都太突然,突然到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心情去面对他的离开,去回忆他的过往。
得知这个消息是在他离开那天的清晨,新年的第二个周二。我坐在呆了将近半年的办公桌前,还在看着他前几天交给我案子的卷宗。以一种很小声的语言,我隐约听到关于他离开的消息。我的内心是难以相信的。再三确定,是他,确定是他,他走了。
我再无心思去接着看手头的庭审记录、合议笔录。就在刚刚过去的上个周一,他将我叫到办公室,关切地问了问我的近况,“之前案子看得怎样”,“学校论文完成得如何”,“来这里多久了,实习到什么时候结束”,我还乐呵呵地回答他,“一切都好”,“学校的事儿都弄完了”,“手头的案子也看完了”。
他满意地点点头,问我有没有兴趣再办一个案子,我不假思索地说,“没问题啊”。这之后,他交给我一个毒品案子。他说我来最高院半年,一直都办的是杀人抢劫,临近离开,再办一个毒品案子,就非常圆满了。他神采奕奕的面孔,干脆利落的语气,仿佛还在昨天。
提及来最高院实习的初衷,我是抱着一个非常纯粹的心态的。我所理解的人生,不是万丈光芒的成功,不是万众瞩目的荣光,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去亲历不同的境遇。去奋斗和拼命,去经历和感受。可以是迷茫的,挣扎的;可以是得意的,畅快的。
我硕士的专业是刑法学。我很幸运,被顺利分到了刑事审判庭。初次踏入最高院刑庭办公区,我的内心是混乱的。作为实习生的我们,每人会被分配一名审判长担任导师,在实习工作中给我们以指导。
还记得那天清晨,2017年8月25日,是我第一次见到王老师的日子。初次接触王老师,就能看出他是一个非常干练和健康的中年男人。中等的个头,黝黑的皮肤,挺直的腰板,说话声音铿锵有力。
他询问了我的情况,给我打印了一些办理案件的指导材料和一套完整的他办过案子的报告范文让我学习。初次遇见,我感觉得到他是一位非常平易近人的审判长。
他们都说,王老师是一名优秀的法官。二十二岁大学毕业进入基层法院做书记员。别的人需要经历好几年才有资格升为法官助理办理案件,王老师只做了一年书记员,就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开始办案。
他秉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从基层法院到高院,到最高院。变换了工作,变换了地点,不变的是他对审判工作的执着和热爱。
在最高院实习的这半年,我感受到了一个法官对其所从事工作真挚的感情。全合议庭每个人写的报告,他总会悉心看过,细微到连标识的卷宗页码也会更正。每一个案子厚厚的几大摞卷宗,他一页不落地翻阅完,多么不起眼的证据都了然于心。
在来最高院之前,我有对法官职业的无限憧憬,但我从来不知道法官究竟是以怎样的状态工作着。这半年,我在王老师这里切实地感受到了。他,真的太认真了。他,真的太累了。每次走进他的办公室,我总是不忍心去打扰盯着电脑屏幕浑然不知我的到来的老师。
我想说,王老师是一名优秀的老师。比起领导和下级、同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与作为实习生的我,更确切地说,王老师是我的师长。
当我第一次熟悉了如何办案、如何写案件报告的时候,是他放下手头的工作,面对面地解答我的疑问,为我讲解如何分析证据,如何排除合理怀疑,如何以庖丁解牛的方式洞察案件真相。
当我第一次尝试阅卷、写出自己的审查报告时,是他耐心地、悉心地检查,查漏补缺,也不忘把我叫过去对他修改的原因进行说明。当我第一次面对被告人、面对死刑犯时,是他给我勇气,告诉我放心大胆地去提问。我只是一个在校的学生,初出茅庐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在他麾下呆不长久。但我从他那里,感受到了被相信,被期待。
我知道王老师一定是一位优秀的丈夫和父亲。不止一次的在饭桌上,他绘声绘色地为我们讲述每道菜的做法。土豆烧牛肉如何入味而不把土豆炖得过于烂,做肉如何香而不腻,拉面怎么拉才是最可口和劲道的。
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他都是一个勤劳的人。他有一个女儿,和我年龄相仿。四十八岁的大老爷们,每当说起女儿,眼神总会变得很温柔。我曾留意到王老师用着一个很精致的手机壳,上面写着“及时行乐”四个字。
我夸他的手机壳真好看,他一脸幸福地说,“我女儿给我老婆和我每人买了一个这样的手机壳,嘱咐我们不要太累。”记得上个月,他还赶去考场陪女儿参加了今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那天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天很蓝,天上的云朵像是一条攀升的巨龙。他曾经是那么地爱生活,爱家人啊。
我没有去过西北,但我觉得那里应该是广袤的土地和壮阔的山河。土生土长的张掖人,骨子里少不了那份豪气,那份爽朗。他爱喝酒,在的时候最喜欢和三五好友饮酒谈人生。
他酒量很好,见过他一次把脸喝得红扑扑仍然笑着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笑起来的样子真像一个西北汉子,有时候的那份耿直更是明显。他是一个纯粹的人,固执地将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法治事业。我敬佩这样一个纯粹的人。
我还清楚地记得,他走的前一天,2018年1月8日,他叫我给他送两份报纸。我拿着报纸跑过去,看他正在整理书桌。他,终于有一点点空闲的时间看报纸了。
我问他,“老师,您最近挺忙的啊”,他说,“是啊,忙了许久了”。傍晚的时候,我又见到王老师了。我正要乘电梯下去,正好遇见他。昂首挺胸,大步流星。他还是那么精神。坚持多年每天清晨六点半来单位锻炼,让他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很多。
“小路,下班回家了啊”。
“恩,王老师。老师再见!”。
就是这样一个我认为很普通的告别,我没有想过,成了我与王老师最后的告别。王老师走了。带着他对审判事业的热爱,带着他对家人的眷恋、对朋友的赤诚,带着他对生活的无限热情。听他们说,他走在九日凌晨五点多。平日的他,这个时候该起床了吧。
我曾说,来最高院实习是“所谓经历,止为经历,于生足矣”。可现在,它已不止为经历,更是值得我用一生去铭记的感谢、感恩、感激。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