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者承蜩与法官成长
2017-12-13 09:20:49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周陈华
  《佝偻者承蜩》是记载在《庄子·达生》中的一则典故。讲的是,孔子带着学生游说,来到楚国。在经过一片树林时,他们看见一位驼背老人正拿着一根竹竿粘知了,看起来轻松自如,像拾取东西那么容易。

  于是,孔子向老人请教窍门。老人承认,“我有道也”,并阐述说,“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坠落,知了就很少能逃跑;叠起三个,十个知了至多跑一个;叠起五个,就会像拾取东西一样容易。我站在这里,身体如树桩般扎根,举竿的手臂,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众多,我却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我不动不摇,不受外界干扰,怎会捉不到知了呢?”

  最后,孔子对弟子感慨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意思为,精神集中,专心致志,就可以练就过硬本领,这正是老人所讲的道理。

  短短百余字的小故事,细品下来,却蕴藏着孔子在修身、处事、治学等诸多方面的深邃思想。

  在行走路上,当看到“佝偻者”娴熟的动作,不是等闲旁观、惊叹了事,而是向对方虚心求“道”,这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请教对象虽是一位身体残疾的老者,一位处于社会底层的贫苦百姓,但孔子依然以礼相待、以诚相待,这就是“不耻下问”;当老者的话语对孔子产生心灵触动时,他又从理性的视角把握、从规律的高度总结,并将道理传授给弟子,这就是“诲人不倦”。

  知了捕捉本就不易,而这位老人年龄上有劣势,生理上有短板,“承蜩”难度可想而知。在内外部条件均不占优的前提下,老人却将捕蝉技艺练就得炉火纯青,可以想象,在量变向质变酝酿转化的过程中,他得耗费多少精力、经历多少磨难、忍受多少苦楚!

  对孔子的弟子们来说,这正是一堂鲜活的户外体验课,是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会在无形中为他们的成长注入“营养剂”,汇入“正能量”。而置于当下的时空环境,具体到司法系统,对所有梦想成为一名合格法官的干警而言,这何尝不是生动的一课?

  在员额制改革背景下,成为法官尚且不易,而在法官岗位上,要经受住动态考核的考验,仍存挑战。必须看到,随着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愈发凸显,人民群众对公正正义的追求越来越强,法官唯有像捕蝉老人般,练就起担当的真功夫、成事的硬本领,方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挑起重担、担起大任。

  习总书记指出,“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在成长道路上,法官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加速本领养成,走上人生高地。

  一方面,要修得一颗“工匠心”。捕蝉老人正因为“心心在一艺”,这才“其艺必工”。应将对法治的初心和激情融入到每一天的成长、融入到每一个案件的办理、融入到每一点权力的运用,无论入额与否,都要立最严标准、尽最大努力、寻最优结果。

  另一方面,则要舍得一番“绣花功”。要坐得了“冷板凳”,花得下“十年功”,在理论学习上求活、业务锤炼上求实、把脉问题上求准,全面积厚司法专业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即便事业有成,也应以永在路上的心态,将自身的紧迫感、责任感转化为人民群众源源不断的幸福感、获得感。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吴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