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机关”诞生记
浙江省泰顺县人民法院文化建设工作调查
2017-11-16 10:33:39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孟焕良 虞新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于人民法院来说,抓好文化建设是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审判执行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位于浙江南部山区的泰顺县人民法院,与闽东接壤,交通落后,信息相对闭塞。法院干警学习资源匮乏,文化生活单一,队伍建设面临巨大瓶颈,与日益繁重的审判执行工作任务不相适应。为改变这一现状,从2015年开始,泰顺法院扎实推进以学习为导向的法院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崇尚学习、积极进取、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着力提升法官的文化底蕴,增强干警司法能力,打造公正廉洁的法官队伍,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10月20日,泰顺县人民法院被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浙江日报社评为全省首批“书香机关”。据悉,全省仅有20家机关单位获此殊荣。
法院图书馆:变碎片式手机阅读为思考式纸质阅读
为督促干警学习并完善自身知识系统,提升干警的业务知识水平,泰顺法院专门建立了自己的图书馆,开设期刊室,让干警们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思考空间。图书馆实行规范化运作,由专人负责管理,通过图书管理系统录入、借阅书籍。法院为每位干警办理借书卡,一张卡一次可借用6本书。图书馆内藏书超1万册,期刊室订阅法学期刊等近100种,书籍内容门类广泛,干警们可以学习各种想学的知识。
法院还特别设立“法律书架”,根据法院工作实际需要,科学配备并且及时更新法律业务书籍,为广大干警工作和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以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图书馆的开放运行,得到了干警们的肯定,让干警暂时抛开微博、微信的碎片式的手机阅读,重新感受纸质阅读的乐趣。
该院常务副院长沈纪顺介绍,图书馆是本届院党组力推的,目的是借助这样的平台,培养全科式的、专业化的法官队伍。同时也让青年干警的业余时间更加充实。“对于我院来说,这个定位非常准确,找准了当前队伍建设的脉门,对法院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对办案人员来说,这些高质量的藏书是他们工作上的良师益友,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可以准确地帮助他们解答审判实务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民一庭庭长刘晓翠在办理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时犯了难,因为这类案件以前没有接触过,经过专业法官会议讨论也没能解决,后来,沈纪顺建议她去图书馆查阅一下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试试,她在书中深入理解了关于三个核心的解答,问题迎刃而解。
金融庭庭长梅婉旭深有感受:“现在都是电子信息时代,我看书、查资料、读新闻都习惯性地用手机或者电脑,因为数据更新快,还可以把一些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但是网络资料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获取的信息往往不够准确或者有失偏颇。之前也去过县图书馆查阅资料,那里虽然藏书也很丰富,但法律专业书籍很有限,不能满足我们工作的需要。现在我们有自己的图书馆了,里面的藏书真的很多很全面,平时查资料写论文的时候可以直接利用图书馆,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感觉还挺好的!”
“图书馆开馆后,感觉好像挺有意思的就去借书看看,没想到看完一本又借一本,后来就是不看书不舒服的状态。”执行法官叶广放说,“图书馆书籍更新也很快,记得那时候《人民的名义》热播,我在图书馆借书的时候一眼就看到同名书籍。”
泰顺法院还同步建立了电子图书馆,并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配备了一台电子书借阅机,内置政治、法律、心理学、生活保健等电子书5000余册,每月能够自动进行更新,本院干警可下载阅读,来访的当事人、律师在排队等待办理业务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进行下载阅读。
泰顺法院不断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和文化建设工作,因特色鲜明、成果显著,被列入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分馆试点建设单位,以期建成华东区第一家基层法院分馆。未来数字图书馆分馆建成,将给法院干警们提供更丰富、更完整、更准确的文献资源和更便捷的查阅方式,干警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大数据中检索并收集资料,充盈自身的知识体系,这为规范办案人员审判执行工作和提升业务水平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据了解,法院内网还专门开设“法院文化”专栏,为广大干警加强学习,参与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平台。该栏目不断更新法院的文化建设情况,展现干警的卓越身姿,以及丰富多彩的法院生活。比如,在“三八”妇女节,法院组织女干警登山或在绿道徒步走,增强体质;在党日活动中,安排党员重走红军路,重温入党誓词,感受红军文化。
搭建学习平台:变独自学习为“头脑风暴”
在高强度工作的冲击下,法院的干警们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补充自己想要的知识,泰顺法院因此建立了周一晚上夜学、每周五下午政治业务学习的常态机制,给干警们创造学习的时间,鼓励干警多学多用多做。法院会定期给每位干警发送政治业务学习资料,由庭室自行组织学习或者干警自己学习,不断提升干警的业务水平和司法能力。
举办各类学习论坛,邀请专家教授和上级法院业务骨干到法院讲座,这在泰顺法院是极为平常的。近年来,曾邀请美国国家宇航局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学者李菁教授作《人工智能与法律》专题讲座,邀请武汉大学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莫洪宪教授作《刑法指导性案例的若干问题》专题讲座,邀请时任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审判》杂志副总编宣海林博士作《论司法调研和案例的写作》专题讲座,邀请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原院长李学尧作《中国司法改革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专题讲座等等。这一系列讲座大大丰富了干警的知识体系,开拓了思维视野。2016年以来,泰顺法院平均每两个月会举办一期法官论坛。目前,论坛已经举办了12期。除了本院干警参加外,泰顺县委组织部、泰顺县人民检察院、泰顺县公安局的工作人员及泰顺多家律所的律师也都慕名前来参加。多次的讲座学习,在共享学习资源的同时,也让各单位相互间联系加强,为工作中公检法协作机制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提高干警的专业涵养和文化视野,泰顺法院还创办了自己的学习刊物——《审判参考》,刊物的内容涵盖法律制度、法条解析、案例分析、领导讲话、外国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2016年以来,已经编印了20期《审判参考》。《审判参考》的连续编印,受到上级法院的好评。县里领导很关注这本内部资料,县委组织部、政法委也要求法院定期寄送,扩大了法院工作的社会影响。
院长带头示范:调研成果和办案质量相得益彰
2015年以来,泰顺法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鼓励干警学思并行,积极开展调研工作。泰顺法院因司法理论宣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最高人民法院通报表扬。
该院院长邹挺谦率先垂范,他在香港城市大学就读博士期间,连续两年获得博士学生优秀著作奖。他撰写的关于小额诉讼的论文在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香港召开的亚太调解论坛上宣读,其英文版在威科出版集团的《亚太调解》上发表,中文版发表于《判解研究》。所撰写的《香港丁屋权利的法律分析》获得中国法学会论坛征文三等奖。多篇论文在《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等法学刊物上发表,此外,合著的《小额贷款法律规范与风险防范》等多本书在法律出版社出版。由于调研工作成绩突出,被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浙江省审判业务专家,并授予“全省调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荣记个人三等功。
在院领导的带动下,干警们自觉地开展调研活动,撰写了一大批文章,相继在《浙江审判》《审判实务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不仅扭转了调研工作多年以来在全市法院落后的局面,也促进了办案质量的提高。今年,浙江高院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价庭审活动,在全省法院推报的210件案件中,泰顺法院参评的两个案件均获得专家评委的较高评价,平均得分居全市法院第二。
法院内网还专门设置了“调研园地”专栏,为广大干警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在该栏目充分展示干警的调研成果与写作风采,同时供初涉调研队伍的干警借鉴参考。
文化建设全员投入 构建法院精神家园
“哇!院长亲自写的生日贺卡啊!真的是院长写的啊!”一位新入职的法警拿着一张生日贺卡感动地说。在泰顺法院,每一位干警生日时都会收到一张特别的生日贺卡——院长在每一张生日贺卡上亲笔留言祝福,并盖上个人篆刻印章,每一张贺卡上虽然只有寥寥数语的留言,但承载着党组织对干警满满的关心与爱护。
为了干警们的身体健康,法院设置了简易的健身房,配置了跑步机、动感单车、仰卧起坐器等健身器材,在法院后边建有一处篮球场和网球场,在地下室放置乒乓球桌、台球桌,干警下班后可在法院健身,增强体质。在地下室还摆有象棋、围棋等益智类项目,在丰富干警业余生活的同时,还能缓解工作压力。
“平时上班大家都忙着工作,下班后太累了都直接回家,同事之间的沟通了解其实挺少的。现在下班了同事约起来打篮球,打着打着感情也增进了不少。”篮球爱好者聚起来说。
“工作忙了之后感觉身体有点弱,时间久了也因为缺乏运动,体质好像跟不上,工作的时候都有些力不从心。泰顺法院附近只有一家健身房,地方小人又多,而且价格也高。法院这些设施弄起来还挺好的,下班了可以在这里健个身再回去。”健身爱好者不再考虑费用问题。
泰顺法院还设立了自动IP广播系统,在每天的上午10时和下午4时都会准时播放工间操广播,促使干警们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舒展一下筋骨,有助于防治常见的职业病。
“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以前一整天工作下来都不带歇的,每次下班都感觉腰酸背痛,现在只要一听到广播放出来,就有意识的起来动一动,感觉自己整个的工作状态都不一样。”总有干警发出这样的感叹。
为了活跃单位的文化气氛,院里决定拍摄一部反映执行工作的微电影。同时,为了提高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院里派出五人出演,其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倪东方就本色出演电影中的主角——倪局长。一个月下来,执行局、办公室多位同志群策群力,献计献策,一部反映执行工作的微电影《执守》终于杀青。这部电影在网络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县政协委员、知名泰商陈亦相说:“这部片子真实、直观,让人感动,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法院解决执行难的信心和决心,也看到了泰顺法院这几年文化建设的成果。”
位于浙江南部山区的泰顺县人民法院,与闽东接壤,交通落后,信息相对闭塞。法院干警学习资源匮乏,文化生活单一,队伍建设面临巨大瓶颈,与日益繁重的审判执行工作任务不相适应。为改变这一现状,从2015年开始,泰顺法院扎实推进以学习为导向的法院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崇尚学习、积极进取、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着力提升法官的文化底蕴,增强干警司法能力,打造公正廉洁的法官队伍,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10月20日,泰顺县人民法院被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浙江日报社评为全省首批“书香机关”。据悉,全省仅有20家机关单位获此殊荣。
法院图书馆:变碎片式手机阅读为思考式纸质阅读
为督促干警学习并完善自身知识系统,提升干警的业务知识水平,泰顺法院专门建立了自己的图书馆,开设期刊室,让干警们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思考空间。图书馆实行规范化运作,由专人负责管理,通过图书管理系统录入、借阅书籍。法院为每位干警办理借书卡,一张卡一次可借用6本书。图书馆内藏书超1万册,期刊室订阅法学期刊等近100种,书籍内容门类广泛,干警们可以学习各种想学的知识。
法院还特别设立“法律书架”,根据法院工作实际需要,科学配备并且及时更新法律业务书籍,为广大干警工作和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以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图书馆的开放运行,得到了干警们的肯定,让干警暂时抛开微博、微信的碎片式的手机阅读,重新感受纸质阅读的乐趣。
该院常务副院长沈纪顺介绍,图书馆是本届院党组力推的,目的是借助这样的平台,培养全科式的、专业化的法官队伍。同时也让青年干警的业余时间更加充实。“对于我院来说,这个定位非常准确,找准了当前队伍建设的脉门,对法院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对办案人员来说,这些高质量的藏书是他们工作上的良师益友,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可以准确地帮助他们解答审判实务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民一庭庭长刘晓翠在办理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时犯了难,因为这类案件以前没有接触过,经过专业法官会议讨论也没能解决,后来,沈纪顺建议她去图书馆查阅一下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试试,她在书中深入理解了关于三个核心的解答,问题迎刃而解。
金融庭庭长梅婉旭深有感受:“现在都是电子信息时代,我看书、查资料、读新闻都习惯性地用手机或者电脑,因为数据更新快,还可以把一些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但是网络资料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获取的信息往往不够准确或者有失偏颇。之前也去过县图书馆查阅资料,那里虽然藏书也很丰富,但法律专业书籍很有限,不能满足我们工作的需要。现在我们有自己的图书馆了,里面的藏书真的很多很全面,平时查资料写论文的时候可以直接利用图书馆,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感觉还挺好的!”
“图书馆开馆后,感觉好像挺有意思的就去借书看看,没想到看完一本又借一本,后来就是不看书不舒服的状态。”执行法官叶广放说,“图书馆书籍更新也很快,记得那时候《人民的名义》热播,我在图书馆借书的时候一眼就看到同名书籍。”
泰顺法院还同步建立了电子图书馆,并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配备了一台电子书借阅机,内置政治、法律、心理学、生活保健等电子书5000余册,每月能够自动进行更新,本院干警可下载阅读,来访的当事人、律师在排队等待办理业务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进行下载阅读。
泰顺法院不断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和文化建设工作,因特色鲜明、成果显著,被列入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分馆试点建设单位,以期建成华东区第一家基层法院分馆。未来数字图书馆分馆建成,将给法院干警们提供更丰富、更完整、更准确的文献资源和更便捷的查阅方式,干警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大数据中检索并收集资料,充盈自身的知识体系,这为规范办案人员审判执行工作和提升业务水平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据了解,法院内网还专门开设“法院文化”专栏,为广大干警加强学习,参与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平台。该栏目不断更新法院的文化建设情况,展现干警的卓越身姿,以及丰富多彩的法院生活。比如,在“三八”妇女节,法院组织女干警登山或在绿道徒步走,增强体质;在党日活动中,安排党员重走红军路,重温入党誓词,感受红军文化。
搭建学习平台:变独自学习为“头脑风暴”
在高强度工作的冲击下,法院的干警们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补充自己想要的知识,泰顺法院因此建立了周一晚上夜学、每周五下午政治业务学习的常态机制,给干警们创造学习的时间,鼓励干警多学多用多做。法院会定期给每位干警发送政治业务学习资料,由庭室自行组织学习或者干警自己学习,不断提升干警的业务水平和司法能力。
举办各类学习论坛,邀请专家教授和上级法院业务骨干到法院讲座,这在泰顺法院是极为平常的。近年来,曾邀请美国国家宇航局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学者李菁教授作《人工智能与法律》专题讲座,邀请武汉大学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莫洪宪教授作《刑法指导性案例的若干问题》专题讲座,邀请时任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审判》杂志副总编宣海林博士作《论司法调研和案例的写作》专题讲座,邀请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原院长李学尧作《中国司法改革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专题讲座等等。这一系列讲座大大丰富了干警的知识体系,开拓了思维视野。2016年以来,泰顺法院平均每两个月会举办一期法官论坛。目前,论坛已经举办了12期。除了本院干警参加外,泰顺县委组织部、泰顺县人民检察院、泰顺县公安局的工作人员及泰顺多家律所的律师也都慕名前来参加。多次的讲座学习,在共享学习资源的同时,也让各单位相互间联系加强,为工作中公检法协作机制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提高干警的专业涵养和文化视野,泰顺法院还创办了自己的学习刊物——《审判参考》,刊物的内容涵盖法律制度、法条解析、案例分析、领导讲话、外国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2016年以来,已经编印了20期《审判参考》。《审判参考》的连续编印,受到上级法院的好评。县里领导很关注这本内部资料,县委组织部、政法委也要求法院定期寄送,扩大了法院工作的社会影响。
院长带头示范:调研成果和办案质量相得益彰
2015年以来,泰顺法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鼓励干警学思并行,积极开展调研工作。泰顺法院因司法理论宣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最高人民法院通报表扬。
该院院长邹挺谦率先垂范,他在香港城市大学就读博士期间,连续两年获得博士学生优秀著作奖。他撰写的关于小额诉讼的论文在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香港召开的亚太调解论坛上宣读,其英文版在威科出版集团的《亚太调解》上发表,中文版发表于《判解研究》。所撰写的《香港丁屋权利的法律分析》获得中国法学会论坛征文三等奖。多篇论文在《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等法学刊物上发表,此外,合著的《小额贷款法律规范与风险防范》等多本书在法律出版社出版。由于调研工作成绩突出,被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浙江省审判业务专家,并授予“全省调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荣记个人三等功。
在院领导的带动下,干警们自觉地开展调研活动,撰写了一大批文章,相继在《浙江审判》《审判实务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不仅扭转了调研工作多年以来在全市法院落后的局面,也促进了办案质量的提高。今年,浙江高院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价庭审活动,在全省法院推报的210件案件中,泰顺法院参评的两个案件均获得专家评委的较高评价,平均得分居全市法院第二。
法院内网还专门设置了“调研园地”专栏,为广大干警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在该栏目充分展示干警的调研成果与写作风采,同时供初涉调研队伍的干警借鉴参考。
文化建设全员投入 构建法院精神家园
“哇!院长亲自写的生日贺卡啊!真的是院长写的啊!”一位新入职的法警拿着一张生日贺卡感动地说。在泰顺法院,每一位干警生日时都会收到一张特别的生日贺卡——院长在每一张生日贺卡上亲笔留言祝福,并盖上个人篆刻印章,每一张贺卡上虽然只有寥寥数语的留言,但承载着党组织对干警满满的关心与爱护。
为了干警们的身体健康,法院设置了简易的健身房,配置了跑步机、动感单车、仰卧起坐器等健身器材,在法院后边建有一处篮球场和网球场,在地下室放置乒乓球桌、台球桌,干警下班后可在法院健身,增强体质。在地下室还摆有象棋、围棋等益智类项目,在丰富干警业余生活的同时,还能缓解工作压力。
“平时上班大家都忙着工作,下班后太累了都直接回家,同事之间的沟通了解其实挺少的。现在下班了同事约起来打篮球,打着打着感情也增进了不少。”篮球爱好者聚起来说。
“工作忙了之后感觉身体有点弱,时间久了也因为缺乏运动,体质好像跟不上,工作的时候都有些力不从心。泰顺法院附近只有一家健身房,地方小人又多,而且价格也高。法院这些设施弄起来还挺好的,下班了可以在这里健个身再回去。”健身爱好者不再考虑费用问题。
泰顺法院还设立了自动IP广播系统,在每天的上午10时和下午4时都会准时播放工间操广播,促使干警们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舒展一下筋骨,有助于防治常见的职业病。
“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以前一整天工作下来都不带歇的,每次下班都感觉腰酸背痛,现在只要一听到广播放出来,就有意识的起来动一动,感觉自己整个的工作状态都不一样。”总有干警发出这样的感叹。
为了活跃单位的文化气氛,院里决定拍摄一部反映执行工作的微电影。同时,为了提高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院里派出五人出演,其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倪东方就本色出演电影中的主角——倪局长。一个月下来,执行局、办公室多位同志群策群力,献计献策,一部反映执行工作的微电影《执守》终于杀青。这部电影在网络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县政协委员、知名泰商陈亦相说:“这部片子真实、直观,让人感动,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法院解决执行难的信心和决心,也看到了泰顺法院这几年文化建设的成果。”
责任编辑:韩绪光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