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画治疗解开孩子心结
——江苏徐州铜山区法院家事心理疏导工作侧记
2017-09-09 13:10:51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徐丽君
  “阿姨,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想继续跟着姨妈,而且我不想和优优(小狗)分开。”丹丹稚气的脸上显露出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这是一起因抚养权争议诉至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庭的案件。由于家庭条件极度困难,刚出生的丹丹就被爸爸谢某寄养在其姨妈刘某家,刘某对丹丹视如己出。然而,2017年3月,谢某突然提出想要回孩子,因沟通不当导致双方发生激烈冲突,刘某遂要求谢某支付抚养费7万元,否则孩子不能带走。对于家庭经济并无明显好转的谢某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无奈之下,谢某一纸诉状将刘某告上法庭,要求要回丹丹的抚养权,与此同时,刘某也将谢某告上法庭索要抚养费,原本相亲相敬、相互扶持的两家人,此时成了对簿公堂的对立双方。

  为了使这个案件得到圆满解决,在全面评估案件性质后,铜山区法院的心理咨询师采用以心理画治疗为主的咨询方式,促使小丹丹表达心声。绘画心理分析一般无需通过言语表达就能将自己内在的想法、观念或问题投射在图画中,适合不愿说话、智力发展迟缓或年龄较小的来访者。

  在历经热身和深入两个阶段后,心理咨询师发现丹丹内心存在着非常深刻的矛盾冲突、不自信、退缩、敏感以及未释放的压力。当治疗到了“整合——解决问题”阶段,心理咨询师就丹丹画中表达的情绪问题与之交流时,出现了文初的那番话,这或许正是压抑在丹丹内心深处最难开口的一段话。通过与丹丹的深入交流,心理咨询师感到这次抚养权纠纷已经对丹丹幼小的心灵产生了负面影响和心理创伤,并将部分情况告知了谢某和刘某,两家人均内疚不已。在后续调解过程中,双方各有退让,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丹丹的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是该院作为江苏省家事审判方式改革试点法院以来,经历的又一件温馨案例。按照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要求,铜山区法院配备了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并专职从事心理测试、心理辅导的司法辅助人员,通过心理矫正和情感治愈,针对不同群体综合运用沙盘游戏治疗、心理画治疗、理性情绪疗法、焦点短程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实现了问题家庭及其成员之间关系的修复和弥合,助力了家事案件的审理。该院不仅设置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工作场所,配备了科学的心理测评软件、沙盘治疗等辅助治疗工具,还率先发布了《少年家事案件心理疏导工作规则》等一系列文件,并联合司法局、教育局及当地高校等,组织挑选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人员组成了专家团队,建立了心理疏导师人才库及名册。

  自2016年5月试点工作至今,该院利用心理疏导的专业优势已成功累计接待家事案件当事人心理咨询并进行辅导干预134人次,协助化解疑难案件33件。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