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足球的故事
2017-09-06 16:37:56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袁明
  依稀记得自己第一次接触足球是在小学三年级,我到乡里的中心小学去念书了。在这之前我根本没有听说过足球,当然也没有见过,更谈不上了解。一次体育课上,老师让全班的男生踢足球,我才第一次接触到了足球这个东西。当时一群男孩儿胡乱争抢中把球踢到主席台和教室之间的角落里,大家你一脚我一脚的踢成一锅粥了,皮球还在角落里乱窜。我心想这多费劲儿啊,就双手抓起皮球跑向了对方的半场。“嘟嘟嘟……”,体育老师脖子上挂着的哨声响了起来:“那谁……你把球放下,足球是用脚踢的,你怎么用手拿?”我才在大家的哄笑声中把皮球扔到地上。

  初中时候,学校为了学生能在中考的体育加试中取得好成绩,体育课基本上就围绕着加试的项目开展,长跑、引体向上、立定跳远、投铅球,偶尔我们才被允许踢踢足球。乡下的学校操场其实就是一片砂石地,满地都是鸡蛋大的石头,有的甚至更大,不过同学们显然并不计较这些,依然玩的不亦乐乎。一个稍微懂点足球的同学给大家布置站位,我是前锋,你是后卫,谁谁守门等等。我因为个人性格、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的原因,被分配为右后卫,此后我也一直踢这个位置。我踢球的第一次受伤也发生在那个时候,右脚大脚趾在和对方前锋对脚时受伤,整个脚趾又青又肿,后来基本上一踢球就复发,一直也没有好过。现在看来,当时的我们根本不会踢球,更不懂踢球,甚至连最基本的规则都不了解,一方的队员甚至跑到对方的球门里和对方的门将站在一起,就等着本方队员的传球,哪有什么越位的说法。现在想想仍然觉得很好笑。

  1999年,我来到了县城的延庆一中读高中。这里踢足球的同学自然比乡下多了不少,踢的水平也强多了。体育课上,全班喜欢踢球的男同学通过“手心手背”的方式分出两队后就开始踢球了。而几个踢球水平稍高的同学在“分拨”前就商量好了一齐出手心或者手背,以便他们能够分在一拨,这样就造成了两拨人员实力上的悬殊。不过那时候大家就为了踢个高兴,对这种明目张胆的“作弊”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却不会有人计较。学校灰土的操场也在我上高二时升级改造成了塑胶操场,这在当时可是全延庆县唯一的塑胶操场。高二下半年进行了文理分班,因为偏文厌理,我选择了进入全年级唯一的一个文科班,一个由各个班选择学文的同学拼凑起来的一个班。学校在那之后举办了全校的足球联赛。全班只有13个男生的文科班,甚至连一只球队都凑不齐,经过班长做工作,才勉强组织起来了球队报了名。这样的球队实力可想而知,小组赛两战皆墨,一球未进,净吞六蛋,但同学们确实是已经尽了全力了。2002年,我上高三。这一年和足球有关的最大的事情就是韩日世界杯了,而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看世界杯。那一年,中国国家队在神奇教练米卢蒂诺维奇的带领下首次闯入世界杯决赛圈,举国欢庆。可想而知同学们想看中国队在世界杯上首秀的愿望是多么的迫切。然而,教学楼前的黑板上写着学校的通知:“高一、高二年级的同学由班主任组织在教室内统一观看世界杯中国队的三场小组赛,高三年级正常上课。”犹如晴天霹雳的“噩耗”让整个高三年级爱好足球的同学们悲愤不已却又无可奈何。虽然临近高考,学校这样的布置也是一片苦心,但我们仍然觉得还是缺少了一些人性化,毕竟中国队杀入世界杯决赛圈是百年不遇的事情。再说了,听着楼上高二年级教室发出的阵阵欢呼声、叹气声、尖叫声,你说我们还能有心思上课吗?我们班一个男同学就趁着英语老师写板书的时候从教室后门偷偷溜回家看球去了,结果可想而知,挨批是免不了的。只有在决赛中巴西队对阵德国队的那个晚上,班主任带着全班爱看球的同学们在教室里观看了这场比赛的直播。虽然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五年,但我还清晰地记得班长在罗纳尔多补射攻破卡恩十指关后激动地把矿泉水瓶重重地摔在地上后上蹿下跳的情景……

  大学四年是在军都山脚下的法大小校园里度过的,这应该是我一生以来最快乐的时光了。大一、大二时候体育课属于必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选择一种作为自己体育课的修分项目。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足球,虽然我的踢球技术不咋地,甚至连基本的颠球都不会,在大一足球的期末考试中用一只脚颠球才勉强通过考试。我始终认为爱好和能力、成绩是两码事,我可以爱好做一件事,但并不代表我必然要把这件事做到多么的好、取得多么让人瞩目的成绩(这话让别人听着怎么都像是为自己的烂技术找借口)。当然在某一领域内取得丰硕成绩的人也并不代表他就喜欢做这个事情。大二的考试项目是中圈带球过五个椎桶至禁区弧顶完成一脚射门并且打入,时间在10秒以内的为满分。我完成一系列动作居然只用了7秒,得了满分,这让体育老师和同学们惊奇不已,由此可见我平时的足球水平是有多烂了。但踢球技术的欠缺并不影响我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大学四年的体育运动基本上就是踢足球,新生足球赛、体育课分组对抗、班级友谊赛,我都一场不落,场场首发(因为我们班踢球的人实在有限,根本就没有替补队员)。吃完晚饭后约上一群喜欢踢球的同学奔向了操场,不踢到天黑看不见是不会撤的。由于全校只有一个操场,而踢球的人有好多,场地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往往是操场的各个角落都被占满了,但凡是能容得下三五个人的地方就有两拨人在踢球,甚至跑道上都给占了,搞的跑步的同学们怨声载道。面对不断地有人喊着:“哥们,加一个”的要求,原来的“地主”也不忍心拒绝,一来二去,原本三打三变成了十打十,甚至更多,场面极其混乱,有时候都分不清谁和谁是一拨的,同拨的人抢球更是司空见惯。而听到“人太多了,不能再加了”的同学,则只能选择悻悻的离开,等着哪拨有人走了再补充进去。要是场地实在紧张,就只能实行轮流上场的方法了,哪个队先丢球哪个队下场,第三拨接着和赢球的一拨继续踢,依次循环。除了踢球,院里面的各种联赛、友谊赛、校联赛、大学生联赛,只要我知道的,基本上也都会叫上三五球友前往操场观战。2004年的欧洲杯和2006年的世界杯因为宿舍没有电视也看不了直播,网络也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我都是通过第二天的报纸了解一下赛况。大学期间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去工体现场看一场球赛,一是因为经济原因,太穷,一张门票怎么也要三十块钱,相当于自己五六天的伙食费呢;二是因为交通原因,比赛结束后时间太晚,又没有回昌平的公交车,打黑车又太贵。唯一疯狂的一次是2005年6月21日晚上和四五个同学去东门外的小旅馆包夜看荷兰世青赛八分之一决赛。那次,中国队的小伙子们在小组赛中三战全胜,却在同德国队的淘汰赛中在两度领先的情况下最终2:3遗憾负于德国队,无缘八强。

  四年的大学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2006年那个火热的七月,我离开校园回到了家乡延庆,成为了延庆法院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刚到单位的第二天,就有几个同事来宿舍问我踢不踢球,我做了肯定的答复后,他们就说:“明天早上五点来叫你起床。”后来每天早上的五点,对面宿舍的同事就来敲门,大家收拾装备去河边的体育场外场踢球。那时候院里的足球爱好者还是蛮多的,高峰时期有二十多个人参与,甚至有时候还有几个女干警也加入进来。大家去延庆体育场,院内篮球场、北科院、八中、五中、沈家营中学很多地方踢球,不论严寒酷暑也不论草地、塑胶地还是土地、水泥地,都留下了干警们自信潇洒的矫健身影,既有自己内部打对抗赛也和社会上各类足球爱好者组织踢友谊赛。这样的日子在我被调到永宁法庭工作后就戛然而止了。由于在县城没有住处,我成了永宁法庭的“常驻大使”,每天以庭为家,周末还要回家帮助父母干活,基本上就没有了踢球的环境和时间了。有人说“踢球的不看球,看球的不踢球”,我觉得我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的后半句。虽然我不踢球了,但看球的热情却与日俱增,一发不可收拾。2010年和2014年两届世界杯,2008年、2012年、2016年三届欧洲杯,2007年、2011年、2015年三届亚洲杯,每年的欧冠、亚冠以及级别较低的东亚四强赛我都会看直播或者通过媒体进行关注,甚至县里组织的联赛我都顶着大太阳去体育场观战。虽然中国足球的发展水平大家有目共睹,但是涉及到中国队或者中国俱乐部参加的洲际、国际足球比赛的直播我是一场都不落的。

  2015年开始,我开始去工体现场观看北京国安队的主场比赛,一方面这是自己不多的能够有条件长期坚持的爱好,一方面也是在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下释放自己的一种方式。2016年我买了年票,是东看台的六上看台,想必经常去工体看球的国安球迷一定知道这个看台所代表的意义。除了一次极其特殊的情况我没能去现场给国安队加油之外,其余的十四个主场我都到了。2017年的中超联赛已经过去了17轮,主场的比赛我还没有缺席过,我也希望余下的六个主场我还能每场必到。有同事说,在家里看看直播得了,何必跑那么老远去现场看球,又累又热,还得买票。的确如此,现场看球除了以上缺点之外,还不能看回放,也没有电视转播看得那么清楚,角度那么好。但我想说的是,现场看球的那种看台上繁星点点的氛围、那种加油助威的激情、那种震耳欲聋的呐喊、那种庆祝进球的疯狂、那种喊哑嗓子拍红手掌的忘我、那种嘹亮队歌的感染力,那种几万人齐唱国歌的震撼力是没有到过现场看球的人所不能理解和感受得到的。每次去工体看球都要来回奔波将近十个小时,每一次出发都是一次远征,挤公交、地铁,排队进场、验票、安检,在烈日下迎着太阳坐两个小时等待开场,来不及等球员谢场就匆匆奔向东四十条地铁站赶到西直门坐末班的小火车回延庆,等到家已是第二天凌晨将近一点了。但这些在每一个延庆球迷看来都不算什么,能给自己喜欢的球队加油就是最大的满足。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天天体育》栏目的《比赛日,球迷一景》板块曾经制作了一期关于延庆球迷闫文成远征工体观看国安主场比赛的节目,看完这个节目后我哭的泪流满面,许多延庆的国安球迷纷纷留言说自己都看哭了。不得不说北京电视台这节目做的确实煽情,但真正能让我们感动的根源应该是延庆国安球迷对国安的那份坚守和执着、对足球的那份热爱和付出。如果你爱足球,你就会理解和明白这份辛苦和付出;如果你爱足球,你就会乐此不疲地去做这一切;如果你爱足球,你就会觉得自己所做的这些都是心甘情愿的并且是值得的。

  我一直觉得,人能有自己去爱的东西,是一种幸福。这就是我和足球的心路历程。我还会一直走下去……

作者单位::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吴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