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执行程序 需扎牢制度“篱笆”
2016-11-13 09:01:30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张智全
  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扎牢了规范适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制度“篱笆”,给随意适用该程序的行为套上“紧箍咒”,有利于执行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就防止各地法院为片面追求结案率而滥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作出规定。这意味着,法院执行工作中的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规范适用,从此有了更为严密的制度“篱笆”。

  所谓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主要是指对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法院将暂时终结执行程序并做结案处理,待发现财产后继续恢复执行的一项制度。这种制度安排,不仅有利于将有限的司法资源用于有可供执行财产案件的执行上,而且也能避免部分案件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遭遇“执行不力”的责难,赢得公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在目前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占执行案件总数40%左右的现实语境下,更有必要对一些“执行不能”的案件适用终结本次执行的程序。这对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执行效率,正确区分法院执行中的“执行难”与“执行不能”,确保司法权威的树立,均有重要意义。

  然而现实中,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被滥用的情形。不少法院为追求结案率,往往将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作为应对绩效考核的“法宝”,以致一些本不该终结执行程序的案件被人为地终结,不仅无助于“执行难”的解决,反而因终结程序的滥用导致债权人合法权益严重受损,司法权威亦因此受到戕害。

  司法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上述问题,急需严密的刚性制度对其予以规范。最高法院出台的《规定》,除从程序性要件和实质性要件对其适用作了一揽子系统而严密的规定外,还对执行中的财产报告事项、穷尽财产调查措施等设置了近乎苛刻的细化标准,这就扎牢了规范适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制度“篱笆”,无疑给随意适用该程序的行为套上“紧箍咒”,显然更有利于执行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助力“执行难”的解决。

  法院执行是保障公平正义能否真正实现的最后屏障,规范适用本次执行程序的终结手段,实乃题中应有之义。也正因如此,最高法院在《规定》中,还特别强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是程序性终结,而非实体上的彻底终结,要求在发现被执行人具有可供执行财产的情形时,必须无条件地依职权及时恢复执行。这样严苛的制度设计,无疑让那些以本次执行程序终结为名而怠于积极执行的行为没有了退路,债权人也不必担忧因为本次执行程序的终结而权益难以保障。因此,可以这样说,《规定》在强力规范执行行为的同时,更是为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依法保障夯实了制度根基。

  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庄严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目标的如期实现,既有赖于社会各界的合力攻坚,又有赖于法院自身执行行为的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范适用,对于准确定性“执行不能”,助力“执行难”的基本解决,意义重大。期待各级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不折不扣地让其落地生根,从而真正让这一制度成为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有力利器。
责任编辑:杨青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