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革命之旅
2016-10-12 14:16:14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孟玲
  2016年国庆之际,我来到陕北延安,沿途经过黄陵县、宜川县、临潼区,游玩了黄帝陵、延安宝塔山、枣园、杨家岭、南泥湾、壶口瀑布、兵马俑、骊山华清池等景区,收获颇多,感受到一次革命的洗礼,真是不虚此行!

  3日中午,我们抵达黄陵县,一进入黄陵县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崇我始祖,强我民族,振我国威,兴我中华”十六个大字,让人精神一震。黄陵县的街道上布满了古老的建筑,都是白墙灰瓦、朱红门庭、镂空窗棂。通往黄帝陵的道路上挂满了黄色的小旗,旗上绣着各种各样的龙。黄帝陵位于黄陵县桥山之巅,门前是一碧波荡漾的湖泊,名曰“龙池”。迈过湖上的孔桥,看到的是几十级笔直的台阶,台阶上就是声名远扬的黄帝陵。黄帝陵共分为三个大殿,第一个大殿门额上写着“轩辕庙”,因为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第二个大殿上写着“人文初祖”,门前供奉着香炉,烟雾氤氲,是过往的游客在烧香敬祖。第三个大殿上则写着“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一进门的左侧,巍然耸立着一棵千年古松,盘古虬枝,煞是好看。院子里,许多藤缠树、树缠藤的古树,盘根错节,耸立院中。院中还立着三块石碑,一块是香港回归纪念石碑,一块是澳门回归纪念石碑,另一块是台湾光复纪念石碑(抗日战争)。石碑的另一面镌刻着铿锵有力的祭文。轩辕庙的后面,依山而建的就是黄帝的陵墓。在青山怀抱中,黄帝的陵墓更显得神圣庄严。

  4日上午,我们来到延安宝塔山。延安宝塔,原名“岭山寺塔”,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塔高44米,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宝塔底层有南北两个拱门,北门额书“俯视红尘”,南门额书“高超碧落”。且不说沿岭山石阶爬上宝塔山的喜悦,也不说站在宝塔山俯视延河和延安城的气派,单说登上宝塔的过程,真是惊险至极。宝塔的三层以下是石阶,塔身里狭窄无比,仅够一人通过。三层以上是很陡的木头梯子,攀爬上去,上下都是人,头接着脚,脚接着头,无法转身,真无法想象一脚踩空会是什么结果。上到九层即为塔顶,塔顶非常窄小,人在塔顶无法直立,只有猫腰蹲着。

  游览完宝塔山,我们来到枣园革命旧址。枣园是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红军居住过的地方。这里分布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毛泽东旧居在一个较大的黄土院子里,院子里种着一棵大枣树,毛主席就住在院子里的五间大窑洞里。窑洞里有卧室、书房,还有图片展。卧室里是简单的一桌一椅一床,桌子上摆放着几本书和破旧的摇柄式电话机。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旧居分布在四周,旧居之间几步可见一两棵柏树和槐树,更显得庄重森严。

  4日下午,我们参观了杨家岭革命旧址。在这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和枣园的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他们的旧居分布在高台上,在更高的山上,还分布着中共中央机要室、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中央机关所在的窑洞。山下的平地上是中央大礼堂,礼堂前面立着七块巨大的花岗石,镌刻着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七大的会议简介和参会人员。礼堂内布置着中共七大的会议现场,庄严的国旗、整齐的桌椅、肃穆的讲坛,显得庄重朴实而又严肃。礼堂往西走不多远是毛泽东种过的菜地,地里长着卷心菜、生菜、葱等蔬菜。

  参观完杨家岭,我们来到南泥湾。南泥湾是两座大山中间夹着的狭长平原,有百十里远。时值秋季,田里长满了水稻,稻谷上结满沉沉的谷穗,正像毛泽东诗词中所说“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5日上午,我们来到宜川县壶口镇,观看了壶口瀑布。咆哮的黄河就在眼前,昏黄的河水从几十米的高处一泻而下,到了河底卷起一片飞沫,浑浊的河水打着漩涡向南流去,黄白相间的河水恰似加了牛奶的咖啡,浓厚而又有深情厚谊。

  5日下午,我们来到西安市临潼区,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陈列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和“青铜之冠”秦陵铜车马。一进入一号坑展厅,看到的是成百上千的秦兵马俑,比真人略小一点,泥塑的栩栩如生,整齐地排列在坑中,还有散落的车辐、车轮,泥俑也有残缺的部分。近些年来,兵马俑遭盗窃、失落的较多,二号坑、三号坑随处可见空空的坑而不见兵马俑。可见,保护文物、传承中国古老文明已迫在眉睫!

  6日上午,我们游览了骊山华清池。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在此建有离宫别苑。因其亘古不变的温泉资源、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西安事变”发生地而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国唐宫文化旅游标志性景区。在骊山脚下,我们看到了蒋介石曾居住的五间厅,里面呈现着蒋介石居住时的原貌,有卧室、会客厅和会议室,其中卧室的窗户上可见西安事变时的弹孔。蒋介石从卧室仓皇出逃后上了骊山,在现在兵谏亭的旁边的两块巨石之间躲着,在此被抓住。兵谏亭旁边的石壁上书写着红色大字“砥柱中流,青史永垂”、“中外共仰,铁壁金瓯”、“丹心照汗青”、“西安事变旧址”。在蒋介石被捉住的石洞旁,刻有“蒋介石藏身地”。就是在这个地方,中华民族走上全民抗战之路,改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走向,挽救了国家、挽救了民族!

  游览完骊山华清池,我们踏上了归途。这次旅游,除了对老区蓬勃发展的经济态势、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有所见闻外,还对陕北的生态环境保护有了深刻的印象。在陕北一旅游景区的洗手间内,看到了这样的话语“不求涌泉相报,只求止水之恩”。在水资源极其珍贵的陕北,有什么能比节约用水这举手之劳更能唤醒人们对革命老区的深刻感情呢?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南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高赞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