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村那送达
2016-04-28 09:50:49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赵增强
岁月总如霜,总能催白了头发,冷了烟花,那些过去的记忆,不经意间就散淡了,再也难寻。
犹记得,去年一个秋天的下午,刚上班不久,民庭的书记员郭延盛找到我要去送达一份民事判决书。我看了一下下午的工作安排后,便简单的处理了一下手头的工作就随着他出了门。
路上郭延盛告诉我要送达的是一起违约合同纠纷案的判决书,当事人开庭时留的电话现在已经打不通了,通过邮寄又被退了回来,没办法只能去他家送达了。
我看了一眼判决书,才知道要去说到的地方是200里以外的临城县的一个小山村。案情是被告承包了原告房屋装修的部分工程,原告按照双方的合同约定,给付了被告部分定金后,被告开始了装修工程,工程快结束时,被告要求原告支付剩余的工程款。次日的上午,原告通过转账的方式将剩余的工程款全部给付了被告。然而,令原告没有想到的是被告在收到工程款后,匆匆的把工程干完后,没有等原告验收就不辞而别,致使原告装修的房屋多处不达标。原告电话要求被告将不达标的地方重新装修时,被告以其他工程比较忙为由,迟迟不返工装修。无奈之下,原告一纸诉状将被告告上了法庭。
看完判决书后,郭延盛说到:“在开庭前去被告家送过应诉通知书和开庭传票,可被告始终不给见面,这次送达判决书不知能否见到他本人。”
“他家还有别人吗?”我问到。
“上次送达时他母亲在家,这次在不在家就不知道了。”郭延盛开着车说到。
为了能找到当事人,我们选择了走107国道,因为被告的装修门市曾经在107国道边上。车子从邢台出发快1个小时的时候,我们找到了被告曾经的装修门市。从门市外面的门缝看到里面地上的灰尘已是厚厚的一层,房顶的蜘蛛网也布满了房角处。郭延盛看了看门上的“铁将军”也已是锈迹斑斑,我们在门市不远处的一个小卖部打探了一番被告的情况,才得知被告的门市早在二年前就关闭了。
在没有得到有效的信息后,我们继续驾车向被告的家——临城县的山里驶去。
大约在5点左右,我们经过一段山路来到了被告的村子。
“我们把车停在这里吧,被告的家还要向上走一会呢,车子开不上去了。这里是村子的‘广场’,车停在这里不会影响其它车辆通行。”郭延盛边说便将车熄了火。
把要送达的判决书和送达回证都准备好后,我们下了车。 怀着满腔的希望,带着一路的风尘与疲惫,走了近五分钟的泥泞弯曲山路,穿过几条小巷,两间破损不堪的石房子终于出现在眼前了。一路上来,我们两个人都喘着粗气。
“喏——这就是被告的家,”郭延盛指着孤零零地蜷缩在山坳里的石房子说到。
看着那低矮破旧的石房子,我心里有着说不清的茫然和失落。
“家里有人吗?”郭延盛冲着石房里喊道。
一个70左右的老大娘手中端着半簸萁板栗从石房西边的一间屋子里走出来。
“大娘,我们是邢台县法院的工作人员,你儿子违约纠纷一案的判决书下来了,我们过来给送达一下,他在家吗?”郭延盛说完话把工作证递给大娘看。
“这个不用看,上次来送传票的就是你吧。”大娘看了看郭延盛说到。
“是我,大娘的记性真是好,”郭延盛笑着说到。
“今天,我们过来是把你儿子的判决书……”,还没等郭延盛把话说完。大娘就插嘴说到:“他的事我管不了,从你上次来送手续到现在我都没有见过他的面了,你们还是去找他说吧!”大娘说完就端着簸萁里的板栗向外走。
我和郭延盛互相看了一眼后,就跟在大娘的身后问询着被告的下落。大娘任凭我们怎么说就是不说被告的下落,我们拿着判决书甚是无奈,如果将判决书强行给老人留下会使老人有些为难,如果判决不能生效,又会影响原告的合法权益,我们就像膏药似得紧紧的黏着大娘追问被告的下落。村里的乡亲们看着两个穿着制服的人跟着大娘在村里走来走去,感到特别好奇,都在一块议论纷纷。我们两个人就行来自外星球的人一样,浑身不自在。正在我们不知怎么收场的时候,一位与大娘岁还大些的老大爷走过来问我们情况。在我们向哪位老大爷说明详情后,老大爷拉着大娘走到一旁不知说了些什么,回头对我们说到:“两位年轻人,你们看这样行不行,让我们跟小三子(被告的小名)通个话以后再说,好吗?”
我和郭延盛一看有人帮着拾台下,立即心里暗自高兴的说到:“好的,麻烦大爷了。”
十来分钟后,哪位老大爷和大娘走到我们身边说到:“刚才我们给小三子通了个话,小三子过几天就回来了,到时候会到你们法院去领的,你们到时候直接跟他吧!”
“大爷不瞒您说,我们给小三子大过好几次电话了,一接听就挂机,要不就不说话,前些天还专门邮寄过一次又被退回去了,如果再等几天就会影响他们双方的合法权益了……”郭延盛动情的给两位老人说着。
时间一分一分的过去了,原先太阳还在正西方,可现在再看太阳,已经落到村西边的山顶了,山上的柿子在太阳照耀下是那么的诱人。再看远处,太阳透过山头露出淡淡的彩虹,显出浅浅的青蓝,红蓝之间,个个山头形成波浪,一浪连着一浪,波浪起伏,连绵不断。
两位老人可能已经猜到我们是不达目的不会罢休的,在又僵持了十分钟后,老大爷再次把大娘拉到一旁嘀咕了起来。
看着从我们身旁经过的小学生们,背着书包三三两两的结伴走过,我们两人的心里犯起了嘀咕,如果这位大娘就是不肯代收判决书,我们该怎么办,难道真要强行给老人留下,让她作难吗,难道这次真的要无功而返吗。
正在我们还在犯嘀咕的时候,郭延盛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喂,你是法院的哪一位同志?”还没等郭延盛说话,对方就主动的问了起来。
“我是邢台县法院民庭的书记员郭延盛,你是谁?”郭延盛疑惑的回问对方。
“我就是你现在送达判决书的被告人,不就是一个判决书吗,过两天我去领还不行吗,你们至于呆在村里不走吗,你们这样做让我以后会怎么回村里啊!”电话里对方有些生气的说着。
“小三子啊,并不是我们呆在村子里不走,我们多次打你的电话,你要不是挂机,要不接通了就是不说话,我们给你邮寄过来,你又不去领取被退回到法院,我们不来找你行吗,再说了如果你主动给配合的话就不会走到今天,明确告诉你,今天这份判决书必须给你送达,你如果还想回村子就掂量着办吧。”郭延盛把话说完后就挂断了电话。
不一会,老大爷领着大娘再次走过来对我们说:“你们真是够执着的,小三子刚才打过来电话说了,回来后就去处理这件事,你们就把判决书留下吧?”
听老大爷这么一说,我们悬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郭延盛从文件包里把判决书拿出来递给了大娘,并向两位老人解释了一番判决书的适用法律条款。
老大爷从大娘手中接过判决书看了一边后,帮助着大娘在送达回证上签了名字,代收了判决书。
当我们再看向西边的时候,太阳早已经下山了,留下的是满天的彩霞。夕阳的余辉染红了在蓝天里游荡的白云,形成的景象,形状不一,造型奇特。不免让人联想到人生有低潮走向高峰,又有高峰走向低潮,高高低低,起起伏伏,永无休止。
在老大爷的指引下,我们决定从山里的近道返还邢台。
驶离村子走到村口的小桥处,正赶上从地里干活的人们牵着牛,走上小桥。于是,我们停住了车等他们先过。当干活的人牵着牛走在小桥上时,看着桥下护村河里的水在彩霞的衬映下倒影着人和牛的身影是那么的醉人。
随着彩霞的散去,我们驾着车,在黑暗的夜里闪烁着警灯,绕着山梁慢慢的爬行着……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县人民法院
犹记得,去年一个秋天的下午,刚上班不久,民庭的书记员郭延盛找到我要去送达一份民事判决书。我看了一下下午的工作安排后,便简单的处理了一下手头的工作就随着他出了门。
路上郭延盛告诉我要送达的是一起违约合同纠纷案的判决书,当事人开庭时留的电话现在已经打不通了,通过邮寄又被退了回来,没办法只能去他家送达了。
我看了一眼判决书,才知道要去说到的地方是200里以外的临城县的一个小山村。案情是被告承包了原告房屋装修的部分工程,原告按照双方的合同约定,给付了被告部分定金后,被告开始了装修工程,工程快结束时,被告要求原告支付剩余的工程款。次日的上午,原告通过转账的方式将剩余的工程款全部给付了被告。然而,令原告没有想到的是被告在收到工程款后,匆匆的把工程干完后,没有等原告验收就不辞而别,致使原告装修的房屋多处不达标。原告电话要求被告将不达标的地方重新装修时,被告以其他工程比较忙为由,迟迟不返工装修。无奈之下,原告一纸诉状将被告告上了法庭。
看完判决书后,郭延盛说到:“在开庭前去被告家送过应诉通知书和开庭传票,可被告始终不给见面,这次送达判决书不知能否见到他本人。”
“他家还有别人吗?”我问到。
“上次送达时他母亲在家,这次在不在家就不知道了。”郭延盛开着车说到。
为了能找到当事人,我们选择了走107国道,因为被告的装修门市曾经在107国道边上。车子从邢台出发快1个小时的时候,我们找到了被告曾经的装修门市。从门市外面的门缝看到里面地上的灰尘已是厚厚的一层,房顶的蜘蛛网也布满了房角处。郭延盛看了看门上的“铁将军”也已是锈迹斑斑,我们在门市不远处的一个小卖部打探了一番被告的情况,才得知被告的门市早在二年前就关闭了。
在没有得到有效的信息后,我们继续驾车向被告的家——临城县的山里驶去。
大约在5点左右,我们经过一段山路来到了被告的村子。
“我们把车停在这里吧,被告的家还要向上走一会呢,车子开不上去了。这里是村子的‘广场’,车停在这里不会影响其它车辆通行。”郭延盛边说便将车熄了火。
把要送达的判决书和送达回证都准备好后,我们下了车。 怀着满腔的希望,带着一路的风尘与疲惫,走了近五分钟的泥泞弯曲山路,穿过几条小巷,两间破损不堪的石房子终于出现在眼前了。一路上来,我们两个人都喘着粗气。
“喏——这就是被告的家,”郭延盛指着孤零零地蜷缩在山坳里的石房子说到。
看着那低矮破旧的石房子,我心里有着说不清的茫然和失落。
“家里有人吗?”郭延盛冲着石房里喊道。
一个70左右的老大娘手中端着半簸萁板栗从石房西边的一间屋子里走出来。
“大娘,我们是邢台县法院的工作人员,你儿子违约纠纷一案的判决书下来了,我们过来给送达一下,他在家吗?”郭延盛说完话把工作证递给大娘看。
“这个不用看,上次来送传票的就是你吧。”大娘看了看郭延盛说到。
“是我,大娘的记性真是好,”郭延盛笑着说到。
“今天,我们过来是把你儿子的判决书……”,还没等郭延盛把话说完。大娘就插嘴说到:“他的事我管不了,从你上次来送手续到现在我都没有见过他的面了,你们还是去找他说吧!”大娘说完就端着簸萁里的板栗向外走。
我和郭延盛互相看了一眼后,就跟在大娘的身后问询着被告的下落。大娘任凭我们怎么说就是不说被告的下落,我们拿着判决书甚是无奈,如果将判决书强行给老人留下会使老人有些为难,如果判决不能生效,又会影响原告的合法权益,我们就像膏药似得紧紧的黏着大娘追问被告的下落。村里的乡亲们看着两个穿着制服的人跟着大娘在村里走来走去,感到特别好奇,都在一块议论纷纷。我们两个人就行来自外星球的人一样,浑身不自在。正在我们不知怎么收场的时候,一位与大娘岁还大些的老大爷走过来问我们情况。在我们向哪位老大爷说明详情后,老大爷拉着大娘走到一旁不知说了些什么,回头对我们说到:“两位年轻人,你们看这样行不行,让我们跟小三子(被告的小名)通个话以后再说,好吗?”
我和郭延盛一看有人帮着拾台下,立即心里暗自高兴的说到:“好的,麻烦大爷了。”
十来分钟后,哪位老大爷和大娘走到我们身边说到:“刚才我们给小三子通了个话,小三子过几天就回来了,到时候会到你们法院去领的,你们到时候直接跟他吧!”
“大爷不瞒您说,我们给小三子大过好几次电话了,一接听就挂机,要不就不说话,前些天还专门邮寄过一次又被退回去了,如果再等几天就会影响他们双方的合法权益了……”郭延盛动情的给两位老人说着。
时间一分一分的过去了,原先太阳还在正西方,可现在再看太阳,已经落到村西边的山顶了,山上的柿子在太阳照耀下是那么的诱人。再看远处,太阳透过山头露出淡淡的彩虹,显出浅浅的青蓝,红蓝之间,个个山头形成波浪,一浪连着一浪,波浪起伏,连绵不断。
两位老人可能已经猜到我们是不达目的不会罢休的,在又僵持了十分钟后,老大爷再次把大娘拉到一旁嘀咕了起来。
看着从我们身旁经过的小学生们,背着书包三三两两的结伴走过,我们两人的心里犯起了嘀咕,如果这位大娘就是不肯代收判决书,我们该怎么办,难道真要强行给老人留下,让她作难吗,难道这次真的要无功而返吗。
正在我们还在犯嘀咕的时候,郭延盛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喂,你是法院的哪一位同志?”还没等郭延盛说话,对方就主动的问了起来。
“我是邢台县法院民庭的书记员郭延盛,你是谁?”郭延盛疑惑的回问对方。
“我就是你现在送达判决书的被告人,不就是一个判决书吗,过两天我去领还不行吗,你们至于呆在村里不走吗,你们这样做让我以后会怎么回村里啊!”电话里对方有些生气的说着。
“小三子啊,并不是我们呆在村子里不走,我们多次打你的电话,你要不是挂机,要不接通了就是不说话,我们给你邮寄过来,你又不去领取被退回到法院,我们不来找你行吗,再说了如果你主动给配合的话就不会走到今天,明确告诉你,今天这份判决书必须给你送达,你如果还想回村子就掂量着办吧。”郭延盛把话说完后就挂断了电话。
不一会,老大爷领着大娘再次走过来对我们说:“你们真是够执着的,小三子刚才打过来电话说了,回来后就去处理这件事,你们就把判决书留下吧?”
听老大爷这么一说,我们悬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郭延盛从文件包里把判决书拿出来递给了大娘,并向两位老人解释了一番判决书的适用法律条款。
老大爷从大娘手中接过判决书看了一边后,帮助着大娘在送达回证上签了名字,代收了判决书。
当我们再看向西边的时候,太阳早已经下山了,留下的是满天的彩霞。夕阳的余辉染红了在蓝天里游荡的白云,形成的景象,形状不一,造型奇特。不免让人联想到人生有低潮走向高峰,又有高峰走向低潮,高高低低,起起伏伏,永无休止。
在老大爷的指引下,我们决定从山里的近道返还邢台。
驶离村子走到村口的小桥处,正赶上从地里干活的人们牵着牛,走上小桥。于是,我们停住了车等他们先过。当干活的人牵着牛走在小桥上时,看着桥下护村河里的水在彩霞的衬映下倒影着人和牛的身影是那么的醉人。
随着彩霞的散去,我们驾着车,在黑暗的夜里闪烁着警灯,绕着山梁慢慢的爬行着……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胥立鑫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