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中院:推进信息化建设 打造“网络法院”
2015-10-16 10:10:23 | 来源:咸阳法院 | 作者:董晓飞
  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大力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通过网上办公平台,实现了网上接访、网上办案、网上执行等司法活动的全覆盖,提高了办案质效,有力促进了司法公正。

  网上接访――千里诉缘一线牵

  家住礼泉县坡上村的王某,今年已经70多岁了,以前是村里的民办教师,因教师资格和待遇问题未得到满意的解决,来到当地法院信访办,寻求法律救济。考虑到王某年事已高,信访不便的实际,当地法院信访人员在王某提供的身份证件和填报了相关信息后,便通过网上申诉平台向该院进行了预约,并流转了案件资料。

  根据预约安排,该院副院长刘仲屹通过视频接访系统对王某进了接访,逐一解答了王某的申诉要求,并就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了讲解释明。通过和该院领导的交流,王某感到中院领导对自己的事情很重视,也做了大量工作,表示愿意接受调解,熄诉罢访。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系统投入使用一年来,该院共网上视频接访案件80余起,组织40余名当事与省高院、最高院法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减少了环节,降低了成本,为当事人依法、公开、便捷维权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网上办案――让我欢喜让我忧

  早晨一上班,民一庭席法官同往常一样习惯性的打开办公电脑,看到办案系统亮起的绿色提示灯,她那严肃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了欣慰的笑容。

  回想起刚刚实施“网上办案”的过程,着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该院“网上办案”系统投入使用后,案件审判管理流程受到了严格控制,办案法官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运行操作,一但出现疏漏,将无法向下一环节流转。从网下到网上,看似简单的变化,确对法官的思想观念和业务技能提出了新的挑战。 

  制作司法公开告知书、网上排期开庭、文书发送、案卷扫描、文书上网,刚开始确实不适应,手忙脚乱,系统提示“全线飘红”也是常有的事。通过反复的学习摸索,席法官也惊奇的发现,严格的程序操作,虽然提高了要求,但也避免了办案的随意性,样板化的诉讼文书和卷宗制作,减少了重复劳动、节省了办案时间,不但提高了文书质量,而且使文书更加规范、美观。

  席法官说,自己现在已经离不开“网上办案”系统了,每次看到整齐的案卷,特别有成就感,自己也已经由最初的“菜鸟”晋级为院里网上办案的标兵。

  网上执行――让老赖无处遁形

  7月20日,该院召开执行工作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对执行工作的意见建议,申请执行人邵某滔滔不绝的讲述了自己申请执行的过程。

  2013年11月,自己与某港商投资的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发生纠纷,经咸阳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发生效力。但该公司拒不履行仲裁裁决,双方多次协商无果,自己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期间,被申请执行公司法定代表人吴某采取转移基本账户资金、开办关联公司、变更公司法人代表等手段,想方设法规避法院执行,使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这次头功应该归执行指挥系统,邵某激动的说,眼看自己的钱要不回,心中十分焦急。针对这一情况,该院执行一庭办案法官主动出击,通过“点对点”网上查控系统,对被申请执行人10余个关联账户进行了锁定,逐一进行余额查询,并对余额进行了冻结。在被申请执行人帐户金额不足以清偿执行款项的情况下,于2014年4月将该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纳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网上进行公布。5月该院通过网络执行系统对其法定代表人吴某做出限制出境决定,同时对吴某限制高消费。7月,吴某在准备离境时,被相关部门予以控制,限制离境。

  在网上执行的强势威慑下,被申请执行公司法定代表人吴某与申请人邵某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一次性付清了执行款51万元,自己的血汗钱终于有了着落。

  邵某口中的“点对点”网上查控系统,只是该院新建成的信息化执行指挥中心的一个子系统,该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先后多次实施网上查询冻结、异地执行现场实时监控等执行活动,成为应对老赖的“千里眼”。

  目前,该院已经完成了网络系统以及信息化机房的升级改造,总共投入70余万元,实现了案件分配、开庭、送达、执行、归档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同步录入和监督。“今后,当事人寻求司法救助将更加快捷和便利,案件办理将更加阳光透明,人民群众监督的渠道将更加畅通。”咸阳中院司法行政装备处副处长刘映华表示。
责任编辑:王小磊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