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法院人”云南法院离、退休老干部系列报道之三
“好政工”邹世富:人无亲疏同相待
——记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退休法官邹世富
2015-04-27 15:50:28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童晓宁 唐时华
  人物名片:邹世富,男,汉族,1933年11月出生,大专学历,四川金堂县人。1950年12月参军,1953年参加四川军区首届功模代表大会。在部队工作31年,先后参加过四川黑水剿匪战役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多次立功受奖。1982年3月转业到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先后担任民事审判庭滇南片合议庭负责人,省高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等。1994年8月退休,曾被云南省省级国家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起至今,连续5届当选为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离休支部被省委组织部表彰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

  邹世富走路风风火火,声如洪钟,精力充沛,记忆力惊人。在采访中,这位八旬老人手中的电话频频响起,离休支部的同志们,张家的事,李家的事,大家都不忘听听这位老政治部主任、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法苑小区业主委员会老主任的建议。

  风雨数十年,从解放初期参加黑水剿匪战役到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从部队战士到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如今退休多年还在忙碌。邹世富说,自己是一名法院的“老政工”,为大家做点工作是应该的。他最喜欢用一位老部下送给他的一副对联来勉励自己,内容是:“人无亲疏同相待,事有巨细皆认真”。

  一、历经多次战役:胜利成果来之不易

  1933年11月28日,邹世富出生在四川金堂县莲花墩村(现为长乐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家中八个兄妹,经济条件较差。读过几年书私塾,刚满17周岁的邹世富是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军的人。

  当时的情况,邹世富记得很清楚,“我们从家乡到罗江县的解放军部队驻地,走了整整3天。出发时天下着雨,我来不及赶回家告别,同村的村长借了些零钱给我做路费。”

  部队当时条件非常艰苦,邹世富两只脚后跟长了冻疮,班长把他背到团卫生队换药。尽管如此,邹世富没有受病痛干扰。这位农家子弟虽然身体单薄,但是手脚勤快,好学上进,深得战友喜爱。

  1952年,邹世富所在的部队奉命到四川黑水剿匪,邹世富当时在团机炮连当通讯员。从都江堰到黑水,一个背包,一支步枪,一百发子弹,一袋干粮,一个军用水壶,是单兵的“标配”。邹世富个子小,连长傅殿仕比较照顾他,爬山时还帮他背枪,让邹世富感受到了军队大家庭的温暖。

  黑水剿匪中,一次战斗打响前,团参谋长带领连队干部去看阵地。看好阵地后,连长派邹世富回到预备阵地把连队带到前沿阵地。当时是夜晚天黑,往返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当邹世富圆满完成任务时,大家对这个小个子战士刮目相看。

  另一次任务在夜晚,连队刚刚打完仗,连长派邹世富去向营长报告情况,当时也不清楚营长所在地点,一不小心就会走错路,后果不堪设想。邹世富准确判断位置,摸黑找到营长并向他汇报了连队情况,返回连队时已经深夜。

  战斗是残酷的,在黑水战斗中,一位叫杨万堂的山东战友,大个子,当时炮弹在他身边爆炸,杨万堂当场牺牲。“正是因为他个子大,挡住了弹片,我才幸免于难。我也是幸存者。很感慨,和平环境来之不易!”

  黑水山大,终年积雪,海拔很高,当时还不通公路,条件非常艰苦。入冬前,连队派人到山上砍柴烧木炭,为连队冬天取暖使用。剿匪战斗非常激烈,土匪不时骚扰打冷枪,邹世富所在的机炮队牺牲了三位战友。其中,一位姓韩的连长,邹世富记得:“他声音洪亮,原来在警卫连任连长,因为对炮很有研究,军事上很有一套,临近战斗打响时,上级把他调到机炮连任连长。牺牲时他才三十多岁,很年轻,太可惜了!”

  部队生活比较枯燥,在战斗间歇,活跃的邹世富通过文化教员辅导,积极自学,和战友们练习扭秧歌、打快板、跳花棍舞,并经常参加团里组织的文娱活动。还记得当时的几句唱词:“花棍舞,棍棒棒,一面打来一面唱,今年跟往年不一样,住在黑水高山上”。

  1952年11月,邹世富加入共青团。1953年3月,部队驻扎在黑水麻窝,不满二十岁的邹世富在煤油灯下连夜写下了入党申请书,“我这个人历来好学上进,不甘落后,通过战斗生活的锻炼和党组织的培养,我对党有了一定的认识,想到今后有希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激动得睡不着觉。”

  支部大会通过后,团党委书记亲自同邹世富和另外一个战友谈话。1953年4月邹世富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因为在剿匪期间表现较好,全连举手表决通过,邹世富和战友们一起步行4天走到灌县,乘坐解放牌大卡车到成都参加了四川军区首届功模代表大会。

  入了党,组织派邹世富到了三班当副班长,当时三班被派驻去守一座卡子桥,这个桥离连部约5公里,两边是高山,中间一条小河。是黑水通往军分区的必经之路,荒无人烟。晚上除了河水声音,就是野兽的声音。三班9名战士在这里驻扎半年,除完成守桥任务外,还积极开荒种菜。

  1956年1月至1959年4月底,邹世富作为全军工农骨干,被选派到学校深造培养。开始在泸州军政干部学校,后到南充公安部队第一预备学校补习文化,再到武汉市的武警部队第二干部学校学习。在武汉学习期间,邹世富被表彰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每人发了一张喜报。为防损坏,邹世富小心翼翼地找来一个竹筒,将珍贵的喜报放在里面,邮寄回老家。

  学校毕业时,邹世富写了一段《告别母校》的顺口溜,前四句是:“学校生活今日满,告别母校在眼前,服从需要无条件,奔赴边疆我意愿”。没想到学校将这个顺口溜制作成幻灯片,在学校放电影前放映。

  1959年5月,怀着奉献边疆理想的邹世富离开学校,奔赴云南边疆,分配在当时的武警云南省总队机关训练科。从见习参谋一直到师直政科科长。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邹世富所在的师直政科负责师直属部队的政治工作,他和科里的同志不分白天黑夜,往返于前线后方做战时政治工作,并奉命参与运送烈士遗体,到工兵营了解排雷情况等,战斗结束后,被荣记三等功。

  邹世富说:“想起这些为国家付出年轻生命的战友。我常常在想,我们这些幸存者一定要建设好我们的国家!”

  1982年3月15日,邹世富转业到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结束了31年的军旅生涯。

   “今天,回忆起黑水剿匪战役、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经历,深感我们今天的胜利成果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邹世富说。

  二、法院政工要做法官的 “贴心人”

  1982年3月15日,邹世富转业到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在民事审判庭担任滇南片合议庭负责人。

  当时,法院办案车辆很少,邹世富和同事们经常一个人提着一个大包,装着卷宗,下乡办案。记得一次到石屏县宝秀镇办案,邹世富一行三人在县法院等了几个小时还没有等到客车,后来每人花了三毛钱买了小火车票赶到宝秀镇。

  “那个年代,坐长途客车,走路下乡办案,是普遍现象。我们一个合议庭的法官周林妹,是上海人,经常晕车,当时道路颠簸,从个旧到金平,她就是一路晕车,大家都很心疼,一路照顾她”。

  后来,邹世富调到纪检组担任专职纪检员。1987年担任政治处副主任,1991年,邹世富被任命为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如何做好政治工作,做法官们的‘贴心人’,是我们政工干部应该思考的问题”当时,政治部兼有老干部、机关党委、工会、机关保卫等工作,如何提高效率,做好工作。调整到新岗位的邹世富琢磨着新的工作思路。

  1992年,通过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南巡重要讲话,结合法院工作实际,邹世富带领政治部的同志,总结出新时期法院政治工作要坚持“三个有利于”、处理好“三个关系”、做好“四个服务”的思路。“三个有利于”是:一是有利于调动干警的积极性,二是有利于保持干警的思想稳定,三是有利于增强干警之间的团结。“三个关系”是指:一是抓本院机关与抓全省法院系统的关系;二是完成日常事务性工作与完成重点工作的关系;三是继承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四个服务”是指:为审判工作服务,为机关干警服务,为离退休老同志服务,为下级法院服务。

  当时,云南高院有两位干部下派到地州工作,无暇照顾家庭,邹世富将两位干部家庭作为自己的联系点。一位干部儿子住院,另外一位干部的岳父病故,期间邹世富积极协助处理,让两位下派干部非常感动。

  当时,云南高院老地址还在昆明市华山南路。每天上班,邹世富总是提前到达单位。每逢过节,邹世富总要骑着自行车去政治部同志的家中家访,看望家人,问问情况。“通过这种形式,加强同事之间的沟通。”

  邹世富在担任政治部主任期间,政治部有一个不成文的做法:凡是下级法院的干警和家属在昆明住院的,只要政治部知道,都会派人去看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时任楚雄中院院长的普桂和感慨地说:“省法院政治部,真是我们的干部之家。”

  每次下到中、基层法院调研期间,邹世富都会代表省法院慰问已经退休的老法官,邀请他们到法院坐坐,聊聊天,听听他们对法院工作的意见。

  在政治部工作期间,邹世富先后三次受院党组指派,率队到澜沧、德钦、普洱地震灾区慰问法院干警。1989年11月,到德钦正值大雪纷飞,本来准备停留两天,结果第二天吃晚饭时,天气突然变化,当地法院的同志告诉邹世富,必须立即离开德钦,否则大雪封山以后,少则个把月多则几个月。瞬间飞起了鹅毛大雪,不见人迹,还好汽车司机很有经验,邹世富一行立即启程翻越白芒雪山,道路艰难,最终在大雪封山之前赶回到安全的地方。“这次翻越白芒雪山的经历,让我更加感到基层工作的不易,感到基层的同志们真的很敬业,我们一定要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 邹世富感动地说。

  1988年到1989年,刚分配到省法院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都要到对口的支教点支教一年。邹世富多次带领政治处的同志,逐一去看望慰问这些年轻人。 有一次慰问过程中,车坏在峨山县内,邹世富和另外一个同志就改乘公交车先回到玉溪,再从玉溪返回昆明。

  “那些年,云南法官们条件艰苦,办案任务重,工作很不容易,但是他们精神面貌好,从没有听见人叫过苦。” 邹世富说。

  邹世富还注重推荐先进。记得当时丽江地区的中级法院院长赵元甲因为工作成绩突出,通过省法院政治部调查核实,报院党组研究同意后,向最高人民法院推荐,赵元甲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模范法官”,这是云南首位获得这一荣誉的法官,云南高院和中共丽江地委在丽江联合举行了隆重的命名表彰大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布置,经云南高院政治部调查核实,报云南高院党组批准,1993年3月27日,云南高院举行隆重仪式,向从事法院工作30年的同志首次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章。邹世富记得云南高院有30个同志,全省法院有544名同志获得这个荣誉。

  在法院政工部门工作多年,邹世富有三点感受,“一是遇事要用心思考,勇于担当,绝不随声附和,敷衍应付。二是作为政治部领导,要带头工作,遵守规矩,绝不能搞特殊。三是要把关心爱护同志作为一个重要职责,不断增添他们的温暖感,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做老干部工作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幸福

  退休后,组织安排邹世富参加离休干部党支部过组织生活,并两次被省法院返聘到云南省法官协会和督导组工作。2004年12月到2009年12月,经过民主选举,邹世富还担任了法苑小区首届业主委员会主任。

  业委会工作千头万绪,上任伊始,邹世富立即着手代表业主与物业服务公司签订物业服务合同。他不辞辛苦,经常走家串户征求意见,积极做服务工作。他根据业主意见,改建了小区大门,新建休闲亭子,完善配套设施。他带领业委会成员到省、市、区物业主管部门和别的小区学习参观,制定了一批管理规定,让小区管理规范有序。

  担任业主委员会主任期间,邹世富被省物业协会表彰为“优秀业主委员会主任”,省高院法苑小区被昆明市政府命名为“园林小区”。至今,邹世富还一直被小区业主委员会聘为顾问。

  离休老干部住地分散,为了做好服务工作,邹世富经常带着一个小本,本子上记着老干部的有关情况,这是他开展老干部工作的一个重点。邹世富的好记性是众人皆知,谁家里电话多少,子女情况如何,何时离退休,他记得清清楚楚。隔三差五,他都会打个电话,嘘寒问暖,老干部们家中有事,不管天晴下雨,一个电话,邹世富坐上公交车就赶去看望。

  作为云南高院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邹世富通过调研,先后,共提出老干部工作意见建议60多条。在谈到提意见建议的话题时,邹世富认为,既要“敢于提意见,也要善于提意见;要诚恳,要善于从单位全局和对老干部负责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做老干部工作是既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幸福。我得到的回报比付出多得多”。

  今年是邹世富退休的第21个年头,退休以后,他本着“坚持锻炼身体,养成规律生活,保持平和心态,营造文明和谐家庭”的思路,来安排退休生活。邹世富家里大小十人,5个子女和孙子女中,一个博士,两个硕士,两个本科生,两个共产党员。“他们热爱科学,追求进步。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彼此关爱,是一个和谐幸福之家,我深感欣慰。” 邹世富说。

  1992年,邹世富的家庭在云南省妇联主办的“云南省首届九十年代家庭文明大赛”中荣获 “优秀奖”。

  四、发挥好支部对党员的凝聚作用

  从1994年退休至今,邹世富先后担任云南高院离休干部党支部支委、副书记、支部书记等职务。

  离休干部党支部现有党员19名,平均年龄84岁。回顾担任党支部书记十多年来的工作,邹世富认为,他在支部工作中较好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一是退休前,多次担任基层党组织工作负责人,熟悉基层党组织工作。二是在政治部工作多年,对机关干部和老干部工作比较熟悉。三是自己记性好,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离休干部党支部的同志主要居住在法苑小区、新闻南路宿舍两个片区,9个公交车站,40分钟公交车,邹世富对这些情况非常熟悉。

  “支部工作,主要是发挥好支部对党员的凝聚作用和关怀激励机制。” 邹世富这样总结。老红军、云南高院离休老干部李文进住院一年零四个月,邹世富去探视了16次。

  邹世富认为,“共产党员人退了休,但心不能退休,共产党员不能忘记自己对党的承诺。”在离休干部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是一项常规工作。邹世富发挥自己熟悉机关工作业务和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优势,团结带领支部成员积极开展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离休支部积极引入相互关爱活动机制,以党小组为单位,组成了四个关爱活动小组,党员个人和家庭有困难,关爱小组先帮助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再向上一级党组织反映。同时,支部还鼓励支持老同志根据自身熟悉法律的优势,积极服务社会。

  邹世富还自掏腰包为大家购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汇编,积极为大家的政治理论学习提供方便。这个热心肠的老人,2008年开始至今,在自己退休金并不高的情况下,先后拿出5000多元,8次向云南灾区人民献爱心。他五次被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八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1年以来,离休干部党支部连续四年被云南高院表彰为“先进党支部”。2015年1月9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离休干部党支部被省委组织部表彰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

   “我出生在农村,是农民的后代,我的成长进步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我要尽心尽力多做回报社会的工作。法院是我的家,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老政工干部,我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余热和优势,为单位的改革发展创新积极建言献策,为老同志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特别是想想那些牺牲了的战友,我更应该珍惜时间,多做工作。”采访结束时,邹世富说。

作者单位: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胥立鑫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