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民一庭法官点赞
2015-04-20 14:37:07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程婉
  每天望着他们匆忙的背影,我的心隐隐作痛。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匆忙?无需思索,是办公桌前、夜明灯下一摞摞的案件。他们当中有揣怀梦想的年轻人,更多的是步入不惑之年,甚有早已不再年轻,头发里夹着丝丝白发,与我一起伴随屯溪区法院走过二、三十年的同龄人,顷刻之间我忽然觉得:原来一个匆忙的背影都能如此动人。而我作为他们的分管副院长,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我时常感到自责和内疚,也许只能在为他们感到骄傲自豪之余,用键盘记录下他们留给我们的记忆,记录下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为他们匆忙的背影点赞。

  他们,就是我院民一庭。这个团队有7名法官,大多数出生在七、八十年代,年龄最大的今年3月底就要离开工作岗位,是一支年轻有为、团结和谐、战斗力强的队伍。他们解决的大多是邻里矛盾、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纠纷,但件件、桩桩都是事关普通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每当案卷一接手,他们自然承担起责任与义务,无形地将自己与当事人的情感绑在一起,亲情、友情、同情……浸润着、充溢着他们的肺腑,亦随当事人喜而喜,随当事人悲而悲——我想,擅用真情办案的法官才是一个合格的法官,才会真正体恤民情、伸张正义,民一庭法官做到了,两年来审结2000多起案件,没有一起因他们裁判不公而造成不良后果,维护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得到了案件当事人的广泛认可,这是他们夜以继日辛劳付出的最大回报。

  2014年我院除民间借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分流到其他业务庭办理外,民一庭肩负着我院75%以上民事案件的审理工作,全年共收案1287件,结案1295件,法官人均结案185件,一天天、一日日,周而复始、年复一年,而他们却仍在民一庭的岗位上执着坚守着、付出着、奉献着。案多人少始终是基层法院面对而又无法克服的难题,身为民一庭法官,却承受着更多,甚至家里遇到有事或生病都无法请假,连生病的“权利”都被剥夺,因为每天都满满的排上七、八个庭审,即使请了假庭审却不能找人替代。

  法官汪卫东,他年过七旬的父亲去年10月重病住院,恰逢是结案的关键期,为了不耽误全庭、全院的结案率,为了不影响全庭、全院的年度考核,他在父亲手术期间,只请了几天假在医院陪护父亲,就将病重的父亲交给了自己的弟弟,便又坐在审判台上开庭审案,他全年共审结案件316件,无一发回和改判。这就是民一庭大多数法官工作的真实写照。难道他们没有怨言吗?我想肯定是有的!他们也想做个称职的“儿女”、“父母”,但他们更明白选择法官这个职业,再苦、再累你得扛住,你得付出,因你是民一庭法官。他们就是顶着这样的压力在工作,每天奔忙着,白天不停的忙碌,晚上睡梦中仍是白天未跑完的案件。当审结一个案件,解决一个纠纷,那份苦过的乐溢于言表,再累也值了。

  法官沈维芳,在法院工作三十多年,有着丰富的审判经验,在即将退休之际,院里为了提高审判效率,明确由她专门审理小额诉讼案件。当告知她时,她二话不说、毫不犹豫地挑起了全院小额诉讼案件审理的重担,打消了我们的顾虑。小额诉讼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新内容,对符合小额诉讼条件的案件一律适用小额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实行一审终审,需要法官在审理前做大量的释法明理工作。一年来通过她的努力,共审理小额诉讼案件222件,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她也因此被省高院嘉奖。

  法官张斌,从事过刑事、立案等工作,平时言语不多,看似瘦弱,但办起案件却雷厉风行,特别善于做调解工作。去年6月份他从中院挂职回来,马上接手审理一批南方百合大夏68户业主诉黄山市金百合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群体诉讼案件,涉案标的达300多万元。当时,被告的负责人不知去向,牵一发而动全身,极易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为了使案件能够正常审理,他多次前往被告及相关单位调查并了解到被告聘请了法律顾问。通过与被告法律顾问的沟通与交流,经过多次协商,原被告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由原告撤诉司法确认后直接进入执行程序。仅半年时间他审理案件105件,其中调解、撤诉96件,调撤率达91%。

  ……

  像这样可歌可泣的法官和感人事迹在民一庭还有很多,不胜枚举,虽然在他们身上没有惊人的壮举,没有慷慨激昂的言语,没有耀眼的光环,甚至还有些不成熟和任性,但他们却坚守在民一庭的工作岗位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审理好每一起案件,用手中的法槌敲响公平与正义的时代强音。

  “为什么我的眼里满含着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句感动着人们,民一庭法官用无声的语言诠释着对职业的热爱与追求,在司法改革步步紧逼的今天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深的赞叹吗!

  尽管他们走得艰辛晦涩,但绝不虚华。你看,法庭依然是他们忙碌的身影,夜深人静依然亮着他们伏案的明灯;你听,调解室里依然是那温馨的话语,办公室里依然是滴答滴答的键盘敲击声,他们正努力用爱心让老百姓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用真情打动你与我。

  作者单位: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侯裕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