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访中的几点感想
2015-01-15 15:20:18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韩慧珍
  热茶暖心

  一天上午,7点50分,我刚将法官接待室门打开,就有几个人过来大吵大闹,还时不时拍拍桌子。我看着那个拍桌子的人愣了几秒,整理了一下思绪,微笑着对他说:“您请坐,先别生气,慢慢说,不急。来,我先给你倒杯茶。”在我烧水以及泡茶的这段时间里,他还在不停地说,我只是静静地听着,当我将这杯热茶端到他的手边时,他忽然停顿了一下,然后将声音降了几个分贝,说道:“凌晨四点钟,我就被村民们吵醒,问这个案子为什么败诉了?吵着闹着,非要我来法院讨个说法。”我这才明白,原来他是那些村民委托的律师。按理说,他应该懂点法律,没必要发这么大的脾气,而且没一句在用法律说话。这让我忽然明白:在他人生气的时候,尤其是暴怒的情况下,不要试图去与他争论,也许此刻他正需要一杯茶水润润喉。

  当然,这个律师在喝着热茶时没有再拍桌子,也能够有条理地说起案子的事情来,再后来,他静静地带着村民们走了。

  耐心聆听

  当然,也有一些人,一杯茶水是难以浇灭他心头的怒火的。这个时候,你需要留心观察,他也许关心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自己不满的情绪无处发泄。尤其是那些打了很多场、很多年官司的人,更是如此。多年来,他一直在寻求“一个说法”,自己的案子经过了一审、二审、再审,甚至有些还经过了市访、省访、进京访,仅仅路费这项开支,就足以让他抓狂,更何况案件处理结果还不能如他所愿,于是就积累了更多的怒气,有些当事人甚至有点偏执。这个时候他来到你的办公室,或许不是想听你解释案子败诉的理由,而是发泄和诉苦,甚至重复诉说他在“讨个说法”过程中所受到的种种委屈。此时,他最需要你做的,就是聆听:安静地听、认真地听、耐心地听,甚至不要打断他重复重复再重复的话语,尽情地让他诉说。

  在预备法官培训时,有位法官老师也曾说起同样的事情来。有个当事人,年龄比较大,在他的办公室一说就是一个上午,连续四个小时,这位法官始终未打断过,后来这位当事人终于说完了,叹了口气,说道:“嗨,谢谢你,听我说了一个上午,其实我就是觉得心里憋屈得慌,你能耐心地听这么久而没有打断我,谢谢你。我一直认为那个法官之所以让我败诉,就是因为没有听我说完,没有了解案件事实的真相,现在经过你这么一个上午的聆听,还有你刚才的解释,我终于明白了,虽然案子败诉了,我心里也舒坦了。”

  法官是“会说话的法律”

  有些当事人,茶水、耐心地聆听,都难以令他满意,他需要的是你的回应,有问有答,甚至还有对道理的争执。你说通了,他就服你;你说不通,他就觉得你是错误的。这样的当事人,自尊心、好胜心都很强。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地尊重他并且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将法律解释清楚。

  法官是“会说话的法律“,法官的工作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论辩说理,或许一生都在致力于如何将法律的道理说清楚。所以接待这种当事人,你只要慢慢地将理论说给他听,并且指出他思考这个问题时为什么是错误的,将其中原委慢慢地剖析给他听,他听明白了,也就接受了你的观点。所以,法官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水准、良好的素质,严谨的逻辑,也需要具备良好的口才。能将法律解释得通俗易懂、深刻透彻;能将道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情感拉近

  还有一种当事人,你与他说理,他根本听不进去。此时,你就需要换个角度,从情感方面切入。简单地了解一下他的家庭背景,尤其是中老年人,与他简单地聊聊家庭、事业甚至孩子教育之类的问题,无形中会拉近你与他的距离。随着话题的轻松,他也会舒缓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此时,你不妨尝试和他说说案子之外的事情。结束谈话时,简单地说一下案子如此处理的原因,这时或许他会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一定要杜绝一种错误观点,即与当事人讲不清道理的时候就认为是当事人在无理取闹,更要杜绝将这种想法表现在你的神态或者语言中。你神情的不耐烦或者是语言的不礼貌都可能影响当事人的情绪,他甚至会成为一面镜子,将你的情绪以及语言全部照出来并原样返还给你。这样不利于化解矛盾,反而会激化矛盾。

  把握心理

  在回答当事人问题时,态度端正,表达全面、措辞准确,切中要害都非常重要。当然,多思考当事人所提问题时的心理更为重要。

  有件小事,对我启发很大。有一次,我想查询银行卡内的金额,但却忘记了初始密码,于是拨打了银行服务热线,第一位工作人员直接回复说拿身份证到柜台办理,无法告知初始密码,口吻强硬,语言中甚至带有很不耐烦的情绪。挂断电话后,我再次拨打了服务热线,第二位工作人员虽然回复的答案与之一样,但我却非常满意并给了好评。第二位工作人员在回答完我的问题之后,又补充道:“初始密码只是作为重置密码使用,没有其他诸如查询或取现等功能。”言外之意,即使告诉你原始密码了,你还是无法查询或取现。

  同样的答案,却给人不一样的感受,第二位工作人员的回答,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知道我在想什么,并且为什么咨询此问题,及时地解决了我的困惑与疑问。

  其实我们在接待当事人的时候,道理同样如此。不仅仅是单纯回答他的疑问,更要了解并把握他的心理:他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他的困惑或者心结究竟在哪里。在回答之前,不妨多想想这些问题的背后究竟反映了当事人怎样的困惑与难处,站在他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但又不局限于此,从而更好地回答当事人的问题。

  在校园里学了七年的法学,却很少对诸如如何接待当事人这类工作技巧性问题进行过思考。但这些技巧,却非常重要,如同润滑油一般,使案件的流程顺利进行,从而使你有效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霍姆斯说的没错:“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对于法律的理解,逻辑固然重要,但是经验也很重要。而我们这些法律的从业者,更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诠释法律的精神,为更好地解决纠纷做好准备。

  作者单位:湖南省茶陵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侯裕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