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感情风波惹起的债
2014-12-23 14:17:15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谢永能
  近日在扶绥县法院审理的一起疑似普通的债务纠纷案件中,整个审判法庭被来自原被告双方亲属和知情的乡亲以及群众坐得满满当当,原先听到消息来看热闹的人没坐也愿意站在走道旁听。吸引大家的是两位古稀之年的老人状告自己儿媳还债,儿说是债妻不随,大家都对原告起诉被告的诉讼请求盼个期待:“到底是债不是债,看看法官怎么判?”

  缘尽风波起,夫妻分枕眠 

  读书的时候记得有一句古话,“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说的是一百年的缘分,可以在今世坐同一座船;而做夫妻,则需要一千年的缘分,做夫妻不容易,所以要珍惜缘分,好好关爱你的爱人。可现实生活里,千年修来的缘分总会有人不懂得珍惜,常引来不断的感情风波和积怨的幽恨。

  初见黄某和陈某,你看上去不会觉得他们是一对相恨恶对的陌路人,也许是他们长年的煎熬和痛苦的磨练,看惯看透了对方的言行举止和表现,他们都显得那么的淡定从容,平静如常。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貌美俊俏的陈妹通过熟人的介绍认识了走出山沟不久的村后生黄某,憨厚老实又不缺精明的他深得阿妹的喜欢。交往一段时间后,彼此的爱慕化作浓浓的深情,幸福容不了太多的遐想,很快他们就结合在一起。两人同居生活后,阿妹持家内外,勤俭有度;阿哥勤劳苦干,赚钱有方,生活虽然没有大富人家有蜜度,但也甜甜美美,脸上常常溢满笑容,人见人羡。不久,幸福的种子发芽了,果实收成了,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宝宝。宝宝的到来给这个温馨的家庭增添了更多的快乐,公公婆婆疼爱有加。在县城购得楼房的家公婆把好的房子挪给他们居住,无所不从,只要全家过得幸福欢乐老人什么都舍得。家里夫妻恩爱,女儿乖巧,老幼互相敬重,其乐融融,一幅和谐有爱家庭的新面貌,切实值得给人尊重羡慕。一段时间过后,当喜悦带来的快乐慢慢退去,没有稳定生活来源的家庭注定会带来生活的压力。作为丈夫,作为儿子的黄某知道支撑家庭的重担不容易,家庭日常生活的开支,女儿上学的费用,还有看不见的费用,着实让他喘着气卖力干。慢慢地妻子也起早贪黑为丈夫减负,年老父母回农村种地,各人都在主动为家庭的担子卸重。可时间改变人啊,作为顶梁柱的黄某不忍心就这么过,默默地下决心要干出个人样。于是乎,他学着做起了生意,亏亏赚赚妻子能理解,他也得到慰藉,心里也踏实。可他不服气,开始瞒着妻子干。对家庭的各项大事务不再征求妻子意见,生意投资也不再跟妻子商量。由于黄某长期外出经营,家庭没有太多的时间顾及,夫妻俩平时交流不多,又缺乏沟通,渐渐地两人开始疏远了。过后一数,惨唉,黄某欠了一屁股的债,债主隔三差五来催债,夫妻烦啊,吵啊骂啊成了家常便饭。从此谁也不顾家,男的说去山头看林木,女的说他是去看情妇,欠的债都是资助给那个女人,大家相互不再信任,你猜疑我,我也不相信你,两个人的心冷了、淡了,感情开始裂了。女的犟了起来,抛开家庭一路向东踏上打工路。

  路为人选择,感情不再牵

  人在千里之外打工的陈某,虽说自身在外脱离家里烦忧,暂时得到了一时的安静,可人在外谁能没有个思念,特别家有儿女在远方哪能没有个牵挂。打工没有了心思,陈某匆匆回到了曾经给她带来幸福和快乐的那间房屋。可眼前看到的现实使她的心又凉透了。杂乱的房间没有人收拾,饭桌空荡荡没人擦,她含泪整理起来,期望着重新开始好起来。一时间里,人们看到了她变了样,没有了怨言,没有了消闲,她忙碌着操持着这个家,女儿有了妈妈的照料又变得活泼可爱,家公家婆也来看望孙女了,真的又像个家了,生活真的有了新盼头。一段时间里,丈夫没有回来,她等着、盼着他回心转意,相信两人的感情会牵手。生活虽过得清苦,但忘不了债务在身,想方设法应付上门的债主,补得一些债窟窿心里也舒畅。然而,人不能总是由己所想,该来的还是要来。黄某回来了,他回来没有给她安慰,没有给她鼓劲,带给她的是冷嘲热讽,面面相讥,时不时的责骂,还有那些心酸的新债。更可恨的是听到耳朵的是他在外移情别恋的风声,还有他那不可与否的心态。她心淡了,也冷漠了,也消极了。她对家不在那么的热心,消沉的度过每一天,夫妻间谁也没有了相互理会。十几年的婚姻大厦即刻倾倒,谁都没心思扶持。而生活总要走下去,痛苦的活着不如卸掉包袱,自己去重启生活的大门。

  缠着是痛苦,解开才轻松

  面对陈某冷对现实的人生观,她的朋友为她着急。开导的,劝说的,甚至急了开骂的都有。可她是个重感情的人,希望时间给她这个家庭还有个暖和的日子,女儿能有个温馨的家。然而时间的流逝是一样的,人的生活方式却千差万别,各人的需求不会因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一样的给予。黄某对她的态度一样没有改变,吵架责骂照样不断,没有迹象重拾他们当初那样的感情曙光出现,他们的感情确实破裂了,和好的可能也许裂缝过大补不回来。长痛不如短痛,砍断绞缠的绳索,脱离苦海重新开始那后来的人生。于是,她一纸诉状递到了法院,要求判令和黄某离婚;分割双方的共同财产。面对陈某的诉讼请求,黄某有备应对,辩称,夫妻共同生活期间,和别人借的款大家分担还债,还列明了一串借款人名单。这个陈某心里有了准备,觉得夫妻之间为了家庭生活所负的债务有责任偿还,同意对方的要求。可在这时候,半路上杀出了程咬金。想不到昔日的家公家婆一张诉状把陈某也告上了法庭。诉状上白纸黑字写着,当年为了把他们夫妻所欠债务还上,两老把县城的楼房卖了,卖房得款36万元都借给了他们,现在该是他们还款的时候了。面对横来的一大笔债务,陈某一时弄得傻呆了:“当初他们不是口口声声说见我们困难帮我们还债的吗?什么时候变成借了?”搞得陈某一时无所适从欲哭无泪。故里乡亲、朋友亲戚你说是借他说是帮,还还是不还?各说各是,没有一个有说服力的主见,大家盼着法庭来个理。

  法庭里说法,事理透个明

  原来,中国父母都有个舔犊护子之心,更何况我们的文明古国尚有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博爱思想,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的落难做父母的都于心不忍,关键时刻都会伸手拉上一把。当两个老人看到儿子因为债务缠身与媳妇争吵不休时,他们为帮不上忙而心如刀割;他们预见儿子的婚姻大夏可能因此倾倒时,他们心急如焚。债主一次、两次、三次上门催债空手而归便撂下狠话,家庭不安宁的因素正逐步升级。儿子慌了,媳妇怕了,无奈,做媳妇的便把情况告诉两位老人,要求老人把城里的楼房卖了还债。无路可走的一家人聚在一起商量,最后老人同意卖房,希望尽快把欠的债填上。经过联系,买家出价36万元成交。钱交到媳妇手里的时候,老人特别交待说:“把债还清了,剩下的拿来当作补贴家用,以后夫妻别在吵架了,好好过日子。”那个时候父母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温暖,作为儿女的应该是愧对了父母。可现在,你的儿子不争气,不念情,家不顾,女不理,媳妇要求离婚的时候为什么把卖房的事当作借款了,如果念在老人当年帮忙而退回房款,是念在感情上,如果作为借债来追还,心里觉得不是个滋味,心中不舒坦。此时的陈某就有了个心思,你讨个债我也讨个说法。于是陈某便认真应诉,走上法庭与家公家婆对簿公堂。法庭上,陈某和家公家婆的代理律师以及黄某经过一番唇枪舌战之后,法官向双方进行明理释法。法官说,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双方之间借款关系是否成立要看双方行为是否符合构成要件。民间借贷的主要法律特征,一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借贷双方通过签订书面借贷协议或达成口头协议形成的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从而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二是有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合约行为,借贷双方是否形成借贷关系以及借贷数额、借贷标的、借贷期限等取决于双方书面或口头协议。三是民间借贷关系存在标的实际支付。本案中,原告转让房产的过程中,原、被告之间一直没有签订书面借贷协议或通过口头方式表达借贷关系,以便把它形成双方的债权、债务。其次原、被告没有就借贷有过合约的意思表示,在行为上更没有表达。本案的被告因欠外债无力偿还,请求父母卖房为其还债。两原告在同意卖房前后明确表示卖房所得款部分用于偿还债务后,所剩部分给两被告作为日常生活共同使用,并没有要求两被告偿还表示,只是附条件地要求两被告搞好团结,不要再闹矛盾。由此可见,原告在同意卖房替被告还债时并没有借款给被告的意思表示,表明了原告的行为是对被告的资助,是一种亲情关系的赠与。其次,原告为了替儿子还清债务,在转让房产得款中明确交给被告还债,剩余部分作生产生活使用。如果是借贷关系,应该明确借款的数额,何时还款都应有个具体的交待。但原告自始至终都不提及,只是认为担心两被告离婚以后自己年老体迈生活困难才要求被告退回房产转让款。这不符合民间借贷的形式要件。再次,虽然被告黄某承认借贷关系成立,但被告陈某予以否认,因被告黄某与两原告系父母儿子关系,且两被告正在进行离婚诉讼,本案借款的成立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离婚诉讼中夫妻共同债权债务的分割和承担。因此,被告黄某的辩称没有证据证实,法院不予采信。同时,原告对被告的债务进行帮助偿还的行为是自愿的,开始不太情愿,但顾及亲情也实施了资助。在此过程中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受到胁迫,因此,可证明其行为合法,符合生活常理。原告从签名卖房帮忙被告还债,到房产转让得款支付给债务人,均没有异议,甚至交待所剩部分一起使用,都表明了原告资助被告是其从内心表达的,对被告的资助是无偿的,是其对亲人的帮忙和赠与。赠与实践后,只有符合法定情形才能返还,否则,赠与人不能要求对方返还。因此,原、被告之间的借贷关系不成立。听了法庭的详细解说,旁听人员幡然领悟,频频点头称是。

作者单位:广西扶绥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胥立鑫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