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暴力”抗拒执行问题的对策
2013-07-15 10:11:39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侯传蒙
  近年来,在执行工作中暴力抗法屡见不鲜,然而以扬言自杀、自残、恶意投诉、无理上访等“冷暴力”方式抗拒执行更是层出不穷,给执行法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2012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东平县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遭遇“冷暴力”抗拒执行案件多达70余件,主要发生在民间借贷、侵权、相邻关系、婚姻家庭等案件中的拘传被执行人、查封扣押、嫁妆交付等强制执行过程中。

  “冷暴力”抗拒执行表现方式主要有:当事人及其亲属以自杀、自残等方式威胁抗拒执行;当事人以老弱病残家庭为由要挟抗拒执行;以恶意投诉、无理上访等不正当方式缠诉,拖延执行;以到法官家里静坐、干扰法官正常生活等方式向法官施加压力等。

  “冷暴力”抗拒执行的危害巨大。

  一是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冷暴力”抗拒执行行为频发,使得相当数量的执行案件一时无法执结,矛盾纠纷无法及时有效化解,进而引发信访、投诉等问题。

  二是严重影响执行效率,造成工作被动。工作中,遇到“冷暴力”时,为了避免事态扩大,执行人员往往不得不暂停采取强制措施,一方面执行期限被迫拖延,另一方面当事人认为法院对“冷暴力”行为无所适从,进而肆意妄为,法院的执行工作将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三是易对公众产生负面影响,恶化法院执行环境。在“冷暴力”发生的现场,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可能会对有自杀、自残行为或老弱病残当事人产生同情,把法院执行行为看成是“官逼民”的恶举,从而滋生对法院执行工作反感,影响全社会执行环境。

  四是长期面临压力,影响执行队伍稳定。当前,执行法官在承受案多人少、人难找、财难查等大量执行压力的同时,还要疲于应付来自“冷暴力”当事人的精神要挟,长此以往,难免产生厌倦心理而希望调离执行岗位,严重影响执行队伍的稳定性。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东平法院总结出一套应对“冷暴力”抗拒执行的对策。

  一是对“冷暴力”抗拒执行问题实行综合治理。加强与公安、检察等政法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对疑难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的执行案件,协调处理,以求达到最佳执行效果。

  二是讲究执行方法,制定执行工作预案。对有抗拒执行苗头的案件,执行法官应对被执行人人品性格、家庭情况进行案前走访了解,“吃透”案情,制订应对突发事件预案,有的放矢化解矛盾。

  三是提高信息化水平,依法公开执行。配备执法记录仪,对每一件执行案件特别是采取强制措施的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完整保存“冷暴力”抗法行为的现场证据,自觉接受人民群众、新闻媒体以及国家机关的监督。

  四是完善立法,加大惩治力度。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对“冷暴力”抗法现象加以遏制,并加大对“冷暴力”等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行为的打击力度,促使当事人自觉履行义务。

  五是强化执行法官职业安全保障机制,提高干警工作积极性。建立和健全科学合理的执行责任评估制度、惩戒制度以及涉诉信访质询定责制度,最大限度降低法官的职业风险。同时,严厉打击对法官悔辱、报复、诬告、伤害的行为,维护法官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切实保障法官依法严格公正司法。

  六是加强法治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营造良好执行环境。通过以案释法、法制宣传等方式,不断提高公民法律意识,让被执行人了解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法律后果,并适时对“冷暴力”抗法行为公开曝光,有效遏制“冷暴力”抗拒执行现象,为执行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平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郭楠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