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纷有道的“三张方子”
——福建省屏南县人民法院解纷工作纪实
2012-10-25 08:36:30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林超峰
屏南法院法官为工人提供法律咨询
  “没曾想,12年过去了,我的案子还有转机,更没想到仅因我一句话,你们法官一天内奔波800公里为我要回我儿子的赔偿款,我替我九泉之下的儿子谢谢你们……”在福建省屏南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办公室里,手捧着法官送来的2万元,郑老汉哽咽道。

  12年前,郑老汉的儿子因交通意外死亡,但因事后车主外出杳无音信,在多方执行无果的情况下,该案被迫中止。

  今年7月以来,在该院组织的法官进村入户化解矛盾活动中,郑老汉的要求再一次摆到法官面前,该院就郑老汉的案件再次制定了执行方案,通过到被执行人家人处做思想动员工作,以情动人,最终促使车主家人提供线索,从而迅速执结该案。

  2009年以来,该院前移解纷关口,不断创新解纷方式,提高息诉止争水平。通过将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巡回审判以案释法、委托社会力量参与调解等方式共化解各类民事纠纷1337件,占该院所办结案件的近半。

  面对逐年递增的案件,法官们发挥“五加二,白加黑”精神,全力办案,实现审限内结案率100%,民事法官人均年结案148件、年均调撤率为73.91%、服判息诉率达98%。

  其成功奥妙何在?答案在于他们结合当地实际,融合中医把脉问诊精髓开出的“三张方子”。不管是输是赢,都把案件“诊”得明明白白;不管是调是判,都把案件“断”得清清楚楚,让当事人赢得理直气壮,输得心服口服。

  且看,屏南法院是如何开好“解纷方”,煎好“止诉汤”:

  ■方子一:“冷水浸泡”泡化新仇旧怨

  煎过中药的人都知道,中药不是一加水就煮,往往要浸泡一段时间后方能开煮,原因在于中药药材大多是干燥且质地密实坚硬的干品,直接煎煮无法煎出有效成分,影响药效,因此,煎煮之前用冷水浸泡便能最大程度发挥药效。

  所谓医者制汤剂以化症结,那么法官与医者的异曲同工之处就在于法者明法理以释纠纷。一起案件就好比一例病症,法官在开出“方子”的同时,更要善于“煎药”,只有这样才能“药到病除”,化去心结。

  一起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的健康权纠纷案在开庭时竟然聚集了分属两个村子的20余名村民到场助威,庭前火药味十足。经法官了解后,方知双方当事人因林木权属问题才发生肢体冲突,而后闹到法院的。

  两个村子之间常年因林木纠纷纠缠不清,曾发生多次械斗,历史问题至今未解,该起案件的起诉无异在旧怨未了时又添新仇。这起案中案似乎让法官无处下笔“开方”,但在充分了解该案“症结”后,法官得知双方当事人及村民十分敬重各自村中的宗族长辈,要化解双方的心结需从这里入手,法官决定让案子缓一缓。

  委托调解的“方子”开好了,法官并未急于马上开庭,而是对双方进行“冷处理”,以庭前调解之机分别找双方宗族长辈协助调处,法官从法理、情理等方面进行阐明,希望双方宗族长辈出面调停,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的宗族长辈出面最终促成该案和解,同时还就今后林权纠纷问题达成了依法文明处理的协议。

  屏南地处闽东内陆山区,民风淳朴,县内人脉交错,具有典型的熟人型社会特点,日常看似“鸡毛蒜皮”的官司也会因各方颜面问题而上升至沸点,对此,该院均采取“事前冷却、事中协调、合力解纷”的模式一一化解。仅2009年以来,该院就以委托调解、邀请社会力量调解等方式先后化解了各类民事纠纷850余起,及时平息群体性事件130余起,有效地维护了当地和谐稳定。

  ■ 方子二:“武火煮沸”制成维权良方

  “先武后文,如法服之,未有不效者。”《本草纲目》中这段关于中药煎煮的论断至今仍被中医们所谨守。它讲的是对于祛风解表的药要先用武火急煎,将药香熬出,而后用文火方能奏效。

  病有轻重之分,案有缓急之别。涉及弱势群体起诉的追索劳动报酬案件可以说是急案中的一个缩影,对此类案件,法官均先以“武火”急攻,务求“药到病除”。

  2009年1月,临近农历新年,4名江西籍农民工到法院请求帮忙讨薪,原来是他们的包工头以种种理由拒不支付工资已经长达一年之久,现临近年关,他们希望能讨回工资好回家过年,因此,就到法院请法官帮忙。

  农民工讨薪案件一刻也耽误不得,立案当日,承办法官立即联系了楼盘负责人打听包工头下落,得知被告在城关某工地,事不宜迟,承办法官当即决定前往现场送达。

  在送达现场,被告的气焰十分嚣张,不仅拒绝支付所拖欠的工资款,还拒绝签收文书。对此,法官找到楼盘发包人协助调解,同时对被告进行法律、政策攻心,并告知其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经不懈努力,在该案立案后的第三天,被告最终将工资偿付给4位农民工。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经充分调研,该院发现劳动者权益受侵害不外乎是用人单位依法用工意识不强和劳动者自身维权意识薄弱,致使当事人均在侵权发生时才想到维权。

  “病症”找到了,就开“方子”。该院的法官先后与工会、劳动监察等部门召开维权联席会议,开办劳动维权讲座,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用工意识,提高职工维权能力,为营造劳资双方和谐共处的用工环境提供司法保障。2009年来,该院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农民工讨薪等案件82件,涉及标的350余万元,为农民工讨回工资230余万元。

  ■ 方子三:“文火慢煎”炼出解纷良药

  文火慢煎主要适用于滋补调理类的药物,此类药物需长期服用方有调和阴阳、强身健体之功效。法官们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发现,产生纠纷的因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酝酿而成的,对此不能仅仅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模式去调处,对此,该院立足法院司法资源,科学发挥“编外法官”的矛盾“诊断”功能,对纠纷中的“疑难杂症”实行全面诊疗、联合会诊、对症下药、根治“病灶”。

  一对叔侄因房屋间的相邻问题而争吵,继而三个侄子先后对叔叔动手,造成叔叔身体多处受伤,为此花费医疗费一万余元,叔叔一气之下把三个侄子告上了法庭,双方心里都堵着一口气。

  案件到了法院,经与双方沟通后,法官得知双方既想了结此事但又不想对簿公堂,原告到法院起诉也只是争口气,并不想将事情闹大,如何能以平和的方式结案,既能使原告得到补偿,又能不伤亲戚间的和气,法官从中积极斡旋,但双方都不愿先妥协,调解陷入僵局。

  就在山穷水尽之时,人民陪审员陆盛彪给案件调解创造了柳暗花明的转机。原来他是当事人所在社区的干部,与双方当事人相识,他的介入一下缓和了双方的紧张气氛,通过他分别与当事人话家常、念亲情、讲法理,消除当事人对法律的陌生感和亲情间的隔阂,终于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使破碎的亲情得以弥合。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屏南法院从中总结出一些化解民事纠纷的捷径,在审判工作中科学引入司法外部资源参与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将解纷工作由单一的就案调解转变为多元调解,并逐步构建起一个长效的社会矛盾化解网络,实现诉讼关口前移,善于借助外力止争息诉。

  2009年10月,该院专门设立全省首家人民陪审员调解室,人民陪审员功能由单纯的参审逐渐延伸到参与案件全程调解、执行和解、司法确认、化解信访矛盾等领域,一些人民陪审员还主动担当起社区的“法制宣传员”、处理纠纷的“人民调解员”、社区矫正的“帮扶指导员”等,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据了解,自2009年10月以来,该院人民陪审员以诉讼调解、社区调解和民间调解等方式化解各类纠纷450余起,有效实现刚柔并济、合力解纷,开创社会矛盾化解的新路子。

  此外,屏南法院还积极延伸维权触角,先后与县总工会、县妇联成立职工维权合议庭、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合议庭,致力于农民工、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维权工作,为他们撑起一片法治的蓝天。
责任编辑:周利航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