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工头猝死 民工劳动报酬起纷争
山阳法官倾情调解显真情
2012-03-30 14:46:29 | 来源:中国法院网陕西频道 | 作者:王明
  “你们真是守护人民的好法官,如果没有你们,我们压根拿不回这些血汗钱,太感谢你们了!”3月28日,陕西省山阳县人民法院中村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涉及10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件,在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原告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并向法官连声致谢。

  2011年4月,朱卫平、崔云龙等10名农民工在张志祥承包的建筑工地上干活,张志祥一直未结算工资。同年7月,张志祥因病去世,朱卫平等人遂向张志祥之子张刚索要工资,张刚分文未付,仅写下拖欠3万元工资款欠条一张,逾期后,张刚拒不支付。为了讨回血汗钱,给自己的艰辛付出讨个说法,朱卫平等人又多次催要未果。2012年2月15日,朱卫平等人即持欠条将张刚诉至法院,要求支付其劳动报酬。

  在初次调解过程中,被告情绪很激动,认为其父生前与原告未结算工资属实,其父去世后,原告就逼迫被告出具欠条,违背了被告的真实意愿,现被告不继承父亲的任何遗产,亦不支付原告的工资。而原告朱卫平等人认为这笔钱是自己的血汗钱,被告作为法定继承人,应当全额支付其劳动报酬,调解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针对此情况,承办法官未“以判压调”,而是及时将原、被告劝回,让其冷静思考,告诉双方只打自己的“如意算盘”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之后,承办法官三次前往被告家做调解工作,耐心倾听被告的诉求,运用换位思考法让被告了解农民工赚钱来之不易,并告知其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严重后果,被告终于感受到承办法官是真心诚意地化解纠纷,表示愿意配合做好调解工作。通过耐心开导,原告也向法官透露了调解的底线。在双方都有调解合意的基础上,承办法官又单方面与其联系数十次,认为当面调解的时机已经成熟,便传唤原、被告双方于3月28日到庭参加调解。在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从法律、人情、社会现状等角度耐心疏导,双方最终相互体谅,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由被告在调解书生效之日起10日内支付原告劳动报酬2.8万元,其余损失原告自愿放弃。至此,这起涉及多人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件圆满解决。(文中当事人系化名)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