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新生少年队”:错过花期之后的绽放
2011-11-07 08:46:59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黎虹
10月30日一早,福建南平剑州大桥和商业城十字路口,十来个英俊少年戴着协管员臂章正在协助交警疏导交通。有闯红灯的摩托车,小伙子们小旗一挥果断拦下;有眼看就要变灯站在马路中央进退两难的老人家,小伙子们快步走过去搀扶。不远处,一个小伙子的妈妈笑着看着这一切,她告诉记者:“今天是‘新生少年队’的活动,我家小杰老早老早就赶过来了。”
詹红荔称回归社会后的失足少年为“新生少年”。詹红荔觉得,这些孩子分散到各个角落,如果没人关心,没人帮助,有些可能就会故态复萌。考虑了很久,她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新生少年队”,这样他们既可互相关照,又给他们提供服务社会的机会。
曾经犯有故意伤害罪被判缓刑的小何是第四任“新生少年队”队长。他这样看待这个特殊的集体:“它像一个大家庭,有詹法官,有三十几个兄弟姐妹,我们互相不鄙视、不抛弃,我们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一起面对人生转折中的艰难。都在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去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在詹妈妈的带领下,我和队员们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到老人院帮老人干活,一起上台义演为灾区献爱心……每次,人们总会向我们投来赞许的目光。”
“新生少年队”成立七年,人员换了四茬,新老队员166人至今没有一个再重回老路。队员里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当了小老板,有的成了总经理助理,有的成了国企技术工人。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其他队员,渐渐地,这些孩子走出了阴影,找回了自信。
去年底,延平区法院的年轻法官和“新生少年”组成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向农民工子女献爱心,还受到了团中央的表彰。所有队员都激动不已,望着在风中飘扬的“新生少年队”队旗,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和认可,找到了久违的骄傲和自豪。
如今,小何的妈妈逢人便说:“我的儿子很幸运,遇到一个比我更像妈妈的 妈妈——詹法官。”小何说,没有詹妈妈,就没有他们的今天。他们需要关心和理解,更需要鼓励和帮助,他们同样会是祖国的建设者,同样可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一个个失足少年回归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学会了爱自己、爱家人、爱我们社会大家庭,这就是我工作的最大安慰。”詹红荔说。
詹红荔忘不了三年前的那件事。
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一个周末,一大早,詹红荔就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是“新生少年”小林、小严打来的,他们说想通过上街义唱、义卖募捐,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放下电话,詹红荔既为他们感到高兴,又担心他们的特殊身份,上街募捐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她赶紧向院领导汇报,得到了支持。
三天后,一场题为“祈福灾民天佑中华”的赈灾义演在南平激情广场举行。詹红荔不知道那天能来多少“新生少年”,她只告诉他们广场中央的红旗下就是集结地。结果当晚红旗下齐刷刷地站着20多个小伙子,有的少年还是从一百多公里外的远方赶来的,他们看到詹妈妈,都自豪地向她挥着手。詹红荔读懂了他们的意思:就是他们也和我们大家一样有爱心,一样能为社会做贡献。
“新生少年”多才多艺,节目表演得很精彩。他们共同表演的诗朗诵感动了很多人。红旗下,面对烛光组成的红心,孩子们深情地朗诵道:“祖国啊,妈妈,我们站起来了,有您,我们真的很坚强!当您有了危难,我们挺起胸膛,成为您的栋梁!”他们的真诚深深打动了在场群众,“汶川顶住,中国加油,中国加油!”的呼喊声此起彼伏!老老少少一次次地上台捐款,那次活动一共募集到7万多元。
望着“新生少年”们那一双双饱含热泪的眼睛,詹红荔的眼眶湿润了。詹红荔知道,眼前的这些孩子已洗尽心灵的尘埃,走向新生。
詹红荔称回归社会后的失足少年为“新生少年”。詹红荔觉得,这些孩子分散到各个角落,如果没人关心,没人帮助,有些可能就会故态复萌。考虑了很久,她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新生少年队”,这样他们既可互相关照,又给他们提供服务社会的机会。
曾经犯有故意伤害罪被判缓刑的小何是第四任“新生少年队”队长。他这样看待这个特殊的集体:“它像一个大家庭,有詹法官,有三十几个兄弟姐妹,我们互相不鄙视、不抛弃,我们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一起面对人生转折中的艰难。都在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去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在詹妈妈的带领下,我和队员们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到老人院帮老人干活,一起上台义演为灾区献爱心……每次,人们总会向我们投来赞许的目光。”
“新生少年队”成立七年,人员换了四茬,新老队员166人至今没有一个再重回老路。队员里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当了小老板,有的成了总经理助理,有的成了国企技术工人。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其他队员,渐渐地,这些孩子走出了阴影,找回了自信。
去年底,延平区法院的年轻法官和“新生少年”组成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向农民工子女献爱心,还受到了团中央的表彰。所有队员都激动不已,望着在风中飘扬的“新生少年队”队旗,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和认可,找到了久违的骄傲和自豪。
如今,小何的妈妈逢人便说:“我的儿子很幸运,遇到一个比我更像妈妈的 妈妈——詹法官。”小何说,没有詹妈妈,就没有他们的今天。他们需要关心和理解,更需要鼓励和帮助,他们同样会是祖国的建设者,同样可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一个个失足少年回归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学会了爱自己、爱家人、爱我们社会大家庭,这就是我工作的最大安慰。”詹红荔说。
詹红荔忘不了三年前的那件事。
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一个周末,一大早,詹红荔就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是“新生少年”小林、小严打来的,他们说想通过上街义唱、义卖募捐,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放下电话,詹红荔既为他们感到高兴,又担心他们的特殊身份,上街募捐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她赶紧向院领导汇报,得到了支持。
三天后,一场题为“祈福灾民天佑中华”的赈灾义演在南平激情广场举行。詹红荔不知道那天能来多少“新生少年”,她只告诉他们广场中央的红旗下就是集结地。结果当晚红旗下齐刷刷地站着20多个小伙子,有的少年还是从一百多公里外的远方赶来的,他们看到詹妈妈,都自豪地向她挥着手。詹红荔读懂了他们的意思:就是他们也和我们大家一样有爱心,一样能为社会做贡献。
“新生少年”多才多艺,节目表演得很精彩。他们共同表演的诗朗诵感动了很多人。红旗下,面对烛光组成的红心,孩子们深情地朗诵道:“祖国啊,妈妈,我们站起来了,有您,我们真的很坚强!当您有了危难,我们挺起胸膛,成为您的栋梁!”他们的真诚深深打动了在场群众,“汶川顶住,中国加油,中国加油!”的呼喊声此起彼伏!老老少少一次次地上台捐款,那次活动一共募集到7万多元。
望着“新生少年”们那一双双饱含热泪的眼睛,詹红荔的眼眶湿润了。詹红荔知道,眼前的这些孩子已洗尽心灵的尘埃,走向新生。
责任编辑:黎虹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