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个结合” 实现“三个提升”
努力彰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效
2011-06-13 10:01:15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院长 许建兵
  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人民法院提升审判质效、树立司法公信的重要举措,是建设过硬法官队伍、推动司法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切实提高认识,认真组织落实,扎实加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坚持与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着力提升队伍素质

  一是党组引领路上。“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院始终将班子建设作为龙头工程常抓不懈,不断提升班子的执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注重高品质沟通。定期开展交心谈心活动,通过真诚、真心、真情的沟通实现目标同向、思想同心、工作同步。我院班子建设考评连续4年位居盐城基层法院第一。注重制度化学习。坚持和完善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做到方针政策经常学,法律法规经常读,拒腐防变的“经”经常念,进一步增强班子对“三个至上”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实践认同。目前,我院7名班子成员,5位获得硕士学位。注重科学化决策。准确把握方向,建立战略远见,进行科学决策。去年以来,我院先后12次在全国、全省法院会议上介绍审判管理、诉讼服务、行政审判等特色工作经验。

  二是支部建在庭上。我院19个部门全部成立了党支部。同时通过“公推直选”,配强选优党总支和各支部负责人,充分发挥团结和引领干警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五好党支部”评选活动,努力实现“一支部一特色,一部门一品牌”,创先争优、勇争一流已成为我院各支部的自觉行动。诉讼服务中心创新执行督促机制,推行执行案件繁简分流,有效提高自动履行率,引起中央电视台的关注,《新闻30分》等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时堰法庭在全国首创“诉警对接”机制,整合“一庭两所”(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资源,合力化解纠纷,受到最高法院的肯定。安丰法庭打造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法庭文化。去年10月,该庭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基层法庭,在全省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三是党员奉献岗上。扎实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活动,组织学习宋鱼水、陈燕萍等同志的先进事迹,引导干警争当“五心”(公正之心、善良之心、进取之心、为民之心、奉献之心)级法官,努力实现干警人生价值与法院发展使命的和谐统一。积极开展“学理论、比成绩,学技能、比作为,学典型、比奉献”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最佳贡献奖,评比办案标兵、调解能手,在全院营造干事创业、进位争先、正气升腾的良好氛围。目前,我院党员占干警比例达80.1%,超出全省法院3.1个百分点;作为盐城地区唯一的法官,院主要领导入选全省首批审判业务专家库;唐洋法庭庭长喻赤被表彰为“全省十佳法官”,受到省委罗志军书记的亲切接见;3名同志荣获盐城首届知名法官称号,我院成为获此殊荣最多的法院。

  二、坚持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努力提升审判质效

  一是激发潜力,加大目标考核力度。在全省法院率先建立起科学、合理、规范的法官业绩考评体系,坚持以实绩论英雄、靠数据排名次,突出绩效量化考评的激励作用,重褒有功之人、重奖创新功臣、重用优秀人才,真正让吃苦的人吃香、实干的人实惠、有为的人有位。同时,倡导自主管理和团队管理。每年年初,院党组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岗位目标承诺书,并在全院公示,到年终按照自我认格的承诺进行奖惩。设立“最佳伯乐奖”和“最佳管理奖”,重奖大力培养人才和在年度考评中名列条线第一的部门负责人。去年,全院有12个部门在条线考评中获得第一,其部门负责人被授予“最佳管理奖”。1个部门因排名靠后,未能实现目标承诺,其部门负责人被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二是传递动力,创新审判管理机制。加强重要流程监控、均衡结案管理以及案件质量评查,着力提高审判质效。通过全面、全程、全员管理,我院审判质效持续走高,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基层法院前列。去年,我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0629件(含旧存204件),审、执结10455件,案件被发回改判率仅为0.15%,当事人一审息诉服判率高达90.3%,审判质效综合考评连续4年名列盐城基层法院第一。创新审判管理方式,推行开放式管理,让群众走进法院参与审判管理,让法官走出法院助推社会管理。构建“四评”机制,即让人民群众评选知名法官、知名律师评析发改案件、专家学者评定精品案件、社会公众评判法律文书。我院作为全国唯一的基层法院在全国审判管理工作座谈会上作经验介绍。

  三是释放活力,注重法院文化建设。坚持“四品”理念,即司法产品要有品质、司法人员要注重品行、法院文化要提升品位、法院工作要打造品牌。以精神文化为魂。大力弘扬“崇法致公、厚德为民”院训精神,引导干警做到“三远离”:远离无知,不做不学无术者;远离无识,不做急功近利者;远离无赖,不做缺乏诚信者。以制度文化为尺。注重制度的思想化和思想的制度化,通过大量“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直达、渗透到干警的心灵。以行为文化为镜。深入推进学习型法院创建活动,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开展“非法证据排除试点项目”实证研究,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去年,我院一篇信息得到最高法院王胜俊院长和张俊副院长的批示肯定,一篇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用,开创了盐城基层法院先河。

  三、坚持与践行为民宗旨相结合,大力提升司法公信

  一是实施“惠民工程”,彰显为群众服务的情怀。司法有了温度,才更有力度。我院秉承“司法有限,真情无限”理念,建成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力量最强的诉讼服务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零距离的司法服务,实现了“八个有”:诉讼有人引、材料有人收、案件有人查、约见有人排、咨询有人答、上诉有人办、执行有人促、纠纷有人解。去年4月,江苏高院组织全省125家法院现场观摩我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最高法院以《工作简报》并配发编者按的形式向全国推介了服务人文化、管理集约化、设施信息化、解纷一体化的诉讼服务 “东台模式”。作为最高法院的试点单位,我院积极开展小额速裁试点工作,成立调解与速裁中心,短、平、快地化解纠纷,最大限度地减轻当事人讼累。

  二是实施“阳光工程”,拉近司法与群众的距离。创新公开方式。组织开展“三访促三信”活动,通过回访败诉当事人、走访涉诉企业单位、下访涉诉信访人,促进当事人信服裁判、信任法官、信赖法院,实现人民群众“看得见的公正”。拓宽公开渠道。在全省首家开通12368司法信息查询系统,及时公布案件进展,方便当事自助查询,实现人民群众“可感受的便利”。搭建公开平台。定期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公众参观百米法文化长廊,让公众接近司法、了解司法;举办人民陪审员专项培训,有效发挥其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的作用,实现人民群众“能认同的权威”。今年1月,我院被省高院命名为全省首批司法公开示范法院。

  三是实施“引航工程”,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年轻干警大都是从家门走进校门、再从校门走进法院大门,其化解矛盾纠纷、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和能力相对欠缺。针对这一现状,我院党组着眼长远、超前谋划,启动一带一“引航工程”,建立“资深法官库”和“青年人才库”,32名资深法官结对32名年轻干警,通过司法精神、司法文化、司法技能的“薪火相传”,促进年轻干警尽快成长、成才。推行异岗交流制度,将优秀年轻干警轮流分配到人民法庭、信访部门锻炼,熟悉民情、了解民俗、掌握民意,着力培养其掌握群众心理、使用群众语言、处理群众诉求的能力。近年来,我院先后有13名德才兼备的年轻干警走上中层岗位,18名年轻干警成为一线办案骨干,为法院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裴夏静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