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十二五”规划 加强社会心态建设
2011-03-21 15:27:56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湖南省宁乡县人民法院院长 马贤兴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去年来《人民日报》连续刊发多篇评论文章呼吁建设良好国民心态,主流媒体纷纷关注报道我们法院提出的“心态建设”。 特别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对“社会心态”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进行了热烈讨论、积极评价。可见,社会心态建设在社会上已形成共识,并上升到国家主流价值导向,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
那么,怎样贯彻“十二五”规划纲要?如何建设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笔者以为应当从三个层面来进行:
国家与社会层面的引领
首先,政府和舆论要旗帜鲜明地重视心态建设、倡导心态建设、呼吁心态建设,纠正把社会发展等同于GDP发展的片面认知。要积极动员、引导、鼓励社会各个行业、组织、群体投身社会心态建设,使营造健康的社会心态成为全社会清晰的目标和持续的自觉。与此同时,在社会转型期,还要下大力气解决几个攸关社会心态的问题。
一是要弘扬社会主流价值。人只有以正确的价值观看待、理解和分析自身处境、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才可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应对这些处境和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规划提出“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是社会主流价值的正确导向。要通过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创新来彰显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并通过不断地传播、强化,使正确的、有益于社会就看发展的主流道德价值内化为公民的信仰和道德信念。
二是要着力改进民生保障。民生问题不但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现实利益分配的问题,更影响到社会成员的幸福感和社会心态的良性发展。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社会贫富差距的日益表面化和显性化,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缺失,仍然是影响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切实加强以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加强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领域的改革,全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并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有效调整和处理,促进社会心态良性发展。
三是要努力推进民主法治。社会正义是影响社会成员个体心态的重要认知与情感元素,社会正义的制度化保障及其可感知程度,是建设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的一个前提性条件。要积极推进权力的法治化、民主化、透明化,通过合理的程序机制接纳公民对公共事务的民主参与,以使社会正义越来越彰显,社会心态越来越健康文明。
四是要注重文化引领。“文化传递精神力量,艺术感召美好心灵”,这句话充分诠释了文化引领对于一个人精神面貌、人格提升所具有的支撑力和感染力。在国家和社会层面,价值观、理念等的塑造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较以前大大丰富了,但不少人却感觉不如以前幸福,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相对缺少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浸润。因此,十七大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其意就在于运用理性、积极、健康的文化来凝聚和感染人心,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教育在社会心态建设中更要发挥好基础性作用。心态建设应从娃娃抓起,贯彻整个人生。小学、中学、大学、成人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老年大学都要把社会心态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使每个受教育主体确立健康心态理念,培育良好心理素质,促进优良人格品质的形成。
五是要创新社会管理,拓展社会情绪疏导机制。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矛盾的多发时期,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往往透过社会舆论、社会情绪等层面影响社会心态。由于社会心态具有显著的辐射性、渗透性和弥漫性特点,任由其积聚则可能导致负面后果。因此“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注重心理疏导”,就是要全方位拓展疏导社会不良情绪的体制与机制。作为特殊时期的特殊应对,我们还必须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通过全方位拓展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创设化解社会矛盾和疏导社会不良情绪的有效途径,多方位构建起社会成员诉求表达的渠道和网络。这里要特别强调媒体的责任担当和引导责任。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都要强化社会责任和良知,正确引导舆论,恰当引导民情,传达主流价值导向,促进社会建立理性平和、宽容开放的良好心态。
行业与集体层面的推进
近年来,在企业管理方面,团队文化塑造已经引起了一些关注重视。但不仅仅是企业,包括公务员群体,教育医疗等事业单位员工群体,还包括农民和农民工群体等等,对每个行业、组织、单位来说,心态建设都是重要而迫切的课题。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我们每个行业、每个组织、每个单位、每个团队都要理直气壮地推行“心态建设”,关注所属成员的心态问题、精神卫生问题,通过制度、物质、文化、情感等多种手段来引导优化个体成员的心态,有意识地为塑造良好的社会心态、行业心态、团队心态和社会成员心态而努力。
一是大力加强职业伦理建设。首先,积极健康的职业伦理,是避免职业行为失范的保证,从而维系每个职业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和良好声誉,提升社会互信和宽容互敬精神;其次,积极健康的职业伦理,能有效避免职业倦怠,使人们从劳动中感受到奋发进取的快乐;再次,积极健康的职业伦理本身就是对“修身律己”、“勤勉做事”的彰扬,能够使人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体会奉献,感悟自我价值,从而在全社会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氛围。
二是实施全方位的人文关怀。团队管理者要适时帮助所属的成员个体了解自身的人格特质,盘点能力参数,找准最佳的发展坐标,实现自我发展与团队需要之间的契合;其次,要以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建立以能力、业绩和公论为核心的业绩考核评价机制,在职业认证和职务升迁中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导向;再次,要积极改善所属成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开辟多途径的情感交流、沟通释疑渠道,引导所属成员以正当途径排解负面情绪,缓冲心理压力,提高他们对团队、对事业的情感忠诚。
三是要建立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健康文明的团队文化,对团队心态健康意义十分重大。适当的、健康的业余爱好能够起到放松紧张情绪、融洽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因此,行业和团队管理者要经常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让每一个成员展示才知的载体和平台,以此让不同层面的个体能找到自我价值认知和归属感,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营造和谐融洽的团队气氛,增强对团队、对职业、对事业的认同感。
四是要建立团队心态健康关爱机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和心态健康教育,使所属成员了解自己的心理结构,掌握自己的心理特点,明白自己的心理缺陷,诊断自己的心态问题或心理疾病,从而有意识地调适自己不平衡的心态。要为所属成员提供便利接受心理咨询服务的途径,及时掌握团队成员的心理状况信息,及时进行预警和心理干预。
家庭与个体层面的调适
人的心态是阳光健康,积极向上,还是滋生心灵困扰或心理疾病、人格精神障碍,除受个体生理、心理、遗传等自然因素和外在因素(应激源)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自身的人格特征、行为习惯、个人经验、人生观、价值观等,即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同样的外界环境,如挫折、困难等对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在挫折面前可能一蹶不振,有的人则还能在逆境中获得坚强的毅力和强大的动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家庭是以血缘和姻缘为基础形成的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社会每个成员的“停靠站”和“港湾”。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引导、扶助、修养、监督,对其道德、品格、良知和理性平和、宽容感恩的良好心态的形成起着最直接、最基础的作用。因而,家庭与个体层面的心态调适,是有效解除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十二五”规划提出“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这是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也是我们作为家庭和社会个体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心治”最基本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家庭和成员心态建设的根本指导。“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精神文明成果的传承、借鉴与弘扬,有助于每个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和名利观。做到眼界高远,胸怀磊落阳光,心态自然就会好。既能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成就作为;又能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经受挫折,正确对待困难和得失,正确对待他人和自己。同时,家庭成员之间应互相成为心灵导师,教育引导,安抚疏导,及时清除各种心理障碍,调控和排遣各种负性情绪,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所以,“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看似简单,却需要时时正心自省。也只有做到了时时正心自省,我们方有自知之明,方有宽和之心,方有容人之量,方能达致“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境界。
在这里还必须明晰一个概念,强调“社会心态建设”,绝不能混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干预。心态建设虽然也关注心理状态问题,也许借助心理学、医学等自然科学手段,但它更注重正面建设,兼顾个体和整体,层次更高、体系更全面。它牵涉到经济制度、民主法治、社会保障、文化引领、舆论宣传等方方面面,涵括了心理学、医学 、职业道德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理想信念教育、人生价值导向、文化熏陶等手段,更注重国家与社会、行业和团队、家庭和个体多个层面的共同努力、协调配合、整体推进,是一项有体系、有意识、目标明确的“心灵治安综合治理”系统工程。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要求,“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才成为我们“十二五”期间的目标要求与行动指南。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去年来《人民日报》连续刊发多篇评论文章呼吁建设良好国民心态,主流媒体纷纷关注报道我们法院提出的“心态建设”。 特别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对“社会心态”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进行了热烈讨论、积极评价。可见,社会心态建设在社会上已形成共识,并上升到国家主流价值导向,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
那么,怎样贯彻“十二五”规划纲要?如何建设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笔者以为应当从三个层面来进行:
国家与社会层面的引领
首先,政府和舆论要旗帜鲜明地重视心态建设、倡导心态建设、呼吁心态建设,纠正把社会发展等同于GDP发展的片面认知。要积极动员、引导、鼓励社会各个行业、组织、群体投身社会心态建设,使营造健康的社会心态成为全社会清晰的目标和持续的自觉。与此同时,在社会转型期,还要下大力气解决几个攸关社会心态的问题。
一是要弘扬社会主流价值。人只有以正确的价值观看待、理解和分析自身处境、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才可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应对这些处境和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规划提出“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是社会主流价值的正确导向。要通过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创新来彰显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并通过不断地传播、强化,使正确的、有益于社会就看发展的主流道德价值内化为公民的信仰和道德信念。
二是要着力改进民生保障。民生问题不但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现实利益分配的问题,更影响到社会成员的幸福感和社会心态的良性发展。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社会贫富差距的日益表面化和显性化,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缺失,仍然是影响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切实加强以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加强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领域的改革,全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并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有效调整和处理,促进社会心态良性发展。
三是要努力推进民主法治。社会正义是影响社会成员个体心态的重要认知与情感元素,社会正义的制度化保障及其可感知程度,是建设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的一个前提性条件。要积极推进权力的法治化、民主化、透明化,通过合理的程序机制接纳公民对公共事务的民主参与,以使社会正义越来越彰显,社会心态越来越健康文明。
四是要注重文化引领。“文化传递精神力量,艺术感召美好心灵”,这句话充分诠释了文化引领对于一个人精神面貌、人格提升所具有的支撑力和感染力。在国家和社会层面,价值观、理念等的塑造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较以前大大丰富了,但不少人却感觉不如以前幸福,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相对缺少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浸润。因此,十七大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其意就在于运用理性、积极、健康的文化来凝聚和感染人心,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教育在社会心态建设中更要发挥好基础性作用。心态建设应从娃娃抓起,贯彻整个人生。小学、中学、大学、成人继续教育、职业教育、老年大学都要把社会心态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使每个受教育主体确立健康心态理念,培育良好心理素质,促进优良人格品质的形成。
五是要创新社会管理,拓展社会情绪疏导机制。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矛盾的多发时期,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往往透过社会舆论、社会情绪等层面影响社会心态。由于社会心态具有显著的辐射性、渗透性和弥漫性特点,任由其积聚则可能导致负面后果。因此“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注重心理疏导”,就是要全方位拓展疏导社会不良情绪的体制与机制。作为特殊时期的特殊应对,我们还必须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通过全方位拓展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创设化解社会矛盾和疏导社会不良情绪的有效途径,多方位构建起社会成员诉求表达的渠道和网络。这里要特别强调媒体的责任担当和引导责任。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都要强化社会责任和良知,正确引导舆论,恰当引导民情,传达主流价值导向,促进社会建立理性平和、宽容开放的良好心态。
行业与集体层面的推进
近年来,在企业管理方面,团队文化塑造已经引起了一些关注重视。但不仅仅是企业,包括公务员群体,教育医疗等事业单位员工群体,还包括农民和农民工群体等等,对每个行业、组织、单位来说,心态建设都是重要而迫切的课题。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我们每个行业、每个组织、每个单位、每个团队都要理直气壮地推行“心态建设”,关注所属成员的心态问题、精神卫生问题,通过制度、物质、文化、情感等多种手段来引导优化个体成员的心态,有意识地为塑造良好的社会心态、行业心态、团队心态和社会成员心态而努力。
一是大力加强职业伦理建设。首先,积极健康的职业伦理,是避免职业行为失范的保证,从而维系每个职业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和良好声誉,提升社会互信和宽容互敬精神;其次,积极健康的职业伦理,能有效避免职业倦怠,使人们从劳动中感受到奋发进取的快乐;再次,积极健康的职业伦理本身就是对“修身律己”、“勤勉做事”的彰扬,能够使人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体会奉献,感悟自我价值,从而在全社会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氛围。
二是实施全方位的人文关怀。团队管理者要适时帮助所属的成员个体了解自身的人格特质,盘点能力参数,找准最佳的发展坐标,实现自我发展与团队需要之间的契合;其次,要以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建立以能力、业绩和公论为核心的业绩考核评价机制,在职业认证和职务升迁中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导向;再次,要积极改善所属成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开辟多途径的情感交流、沟通释疑渠道,引导所属成员以正当途径排解负面情绪,缓冲心理压力,提高他们对团队、对事业的情感忠诚。
三是要建立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健康文明的团队文化,对团队心态健康意义十分重大。适当的、健康的业余爱好能够起到放松紧张情绪、融洽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因此,行业和团队管理者要经常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让每一个成员展示才知的载体和平台,以此让不同层面的个体能找到自我价值认知和归属感,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营造和谐融洽的团队气氛,增强对团队、对职业、对事业的认同感。
四是要建立团队心态健康关爱机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和心态健康教育,使所属成员了解自己的心理结构,掌握自己的心理特点,明白自己的心理缺陷,诊断自己的心态问题或心理疾病,从而有意识地调适自己不平衡的心态。要为所属成员提供便利接受心理咨询服务的途径,及时掌握团队成员的心理状况信息,及时进行预警和心理干预。
家庭与个体层面的调适
人的心态是阳光健康,积极向上,还是滋生心灵困扰或心理疾病、人格精神障碍,除受个体生理、心理、遗传等自然因素和外在因素(应激源)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自身的人格特征、行为习惯、个人经验、人生观、价值观等,即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同样的外界环境,如挫折、困难等对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在挫折面前可能一蹶不振,有的人则还能在逆境中获得坚强的毅力和强大的动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家庭是以血缘和姻缘为基础形成的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社会每个成员的“停靠站”和“港湾”。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引导、扶助、修养、监督,对其道德、品格、良知和理性平和、宽容感恩的良好心态的形成起着最直接、最基础的作用。因而,家庭与个体层面的心态调适,是有效解除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十二五”规划提出“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这是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也是我们作为家庭和社会个体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心治”最基本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家庭和成员心态建设的根本指导。“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精神文明成果的传承、借鉴与弘扬,有助于每个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和名利观。做到眼界高远,胸怀磊落阳光,心态自然就会好。既能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成就作为;又能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经受挫折,正确对待困难和得失,正确对待他人和自己。同时,家庭成员之间应互相成为心灵导师,教育引导,安抚疏导,及时清除各种心理障碍,调控和排遣各种负性情绪,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所以,“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看似简单,却需要时时正心自省。也只有做到了时时正心自省,我们方有自知之明,方有宽和之心,方有容人之量,方能达致“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境界。
在这里还必须明晰一个概念,强调“社会心态建设”,绝不能混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干预。心态建设虽然也关注心理状态问题,也许借助心理学、医学等自然科学手段,但它更注重正面建设,兼顾个体和整体,层次更高、体系更全面。它牵涉到经济制度、民主法治、社会保障、文化引领、舆论宣传等方方面面,涵括了心理学、医学 、职业道德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理想信念教育、人生价值导向、文化熏陶等手段,更注重国家与社会、行业和团队、家庭和个体多个层面的共同努力、协调配合、整体推进,是一项有体系、有意识、目标明确的“心灵治安综合治理”系统工程。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要求,“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才成为我们“十二五”期间的目标要求与行动指南。
责任编辑:张晶晶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