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机制规范创新 推进执行工作科学发展
2008-10-31 16:20:57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 马素本
  今年以来,在山东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党组的领导和上级法院执行局领导的指导帮助下,我院不断完善各项执行工作机制措施,坚持执行公开,强化执行监督,规范执行行为,创新执行理念方法,努力推进执行工作的科学发展。案件执行着眼于和谐社会建设大局,耐心做好当事人的说服疏导教育工作,力争在少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下完成个案的执行工作,同时为维护法律权威,对于个别有能力但经多次说服疏导、释法析理工作后仍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依法果断及时的实施相应的强制执行措施。多种执行方法、措施的综合运用,极大的推进和促进了案件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完善执行工作领导机制。我院党组对执行工作坚持院长亲自抓、分管院长具体抓、其他党组成员配合抓的工作思路,党组把执行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组织一班人学习上级关于执行工作的精神,分析执行工作形势,研究执行工作措施。院领导将更多的精力向执行工作倾斜,通过各种渠道随时了解掌握执行工作尤其是重大疑难案件的进展情况,及时靠上去为案件执行做好内外部协调工作,排除执行障碍。对于执行工作的重大事宜,及时通过审委会、院长办公会、党组会作出决定,部署实施,促进了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立、审、执工作协作的一盘棋运行机制。坚持立案、审判、执行工作分离制度,同时着眼于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目的加强相互协作,使立案、审判工作兼顾案件执行。立案、审判阶段做好调解工作,争取通过和解的方式实现案结事了,减少当事人对立;审理阶段妥善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为后续执行工作作好铺垫减少执行工作压力。全面抓好案件的入口关、审理关,做到不因立案、审判中的问题影响执行工作开展。执行阶段,严格实行审执分立,落实监督裁决权与执行权分离制度,实行执行听证、公告督促等阳光执行措施,提高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强化立案审查,把好执行案件入口关。审查立案阶段,加大对相关立案材料的审查力度,坚决杜绝不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对于被执行人暂无可供执行财产或下落不明而申请执行期间还较长的,耐心做好对申请人的劝导说服工作,让其在条件成就或将满二年期间时申请执行。通过各种方式缓解执行压力,减少案件积存。

  四、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各界配合,是做好执行工作的重要因素。我院党组坚持“案结事了、共建和谐”的执行工作目标,在区委领导下,通过多方努力和协调,构建起了内外联动执行威慑机制并发挥了良好作用,营造了利于执行工作开展的内外部”大合唱“氛围。

  五、深化“大学习、大讨论”成果,严格队伍规范管理,强化内外监督。加强执行干警的业务和理论学习,着力提高执行干警的政治业务能力,使全体执行人员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坚持以“三个至上”为指导,自觉服从和服务大局。不断创新执行方式,强化廉洁执法监督,进一步完善“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的廉洁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规范管理,规范执行行为,履行司法为民要求。

  六、重点案件重点解决。对于因各种原因未能顺利执行完结的案件、部分涉及特困群体和个别长期未结当事人情绪波动大的案件,多方设法,依法做好后续执行和安抚工作。满足救助条件的及时给予一定救助;有执行希望但执行难度很大的,院党组、各级领导主动出面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执行条件暂不具备的,积极做好协调解释工作,在不违背法律规定和当事人意愿的前提下,努力促成双当事人间的和解工作,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纠纷。

  七、以交叉执行、集中执行促执行进展和成效。对一些涉及政府部门、乡镇、村(居)委会和部分大型企事业单位因种种原因执行未果案件,及时进行交叉执行,破解地方保护阻力;有重点的开展集中执行行动,营造和巩固有利于执行工作的浓厚氛围,提高案件权利人对法院执行工作的信心,形成对拒不履行义务被执行人的强大威慑。
责任编辑:张涵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