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为我找到了一个新家”
——江苏徐州市鼓楼区法院少年审判庭教育挽救两个流浪少年纪实
2008-04-25 14:01:36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慈延年 杨梅花 周琪
小行在新家高兴地吃着宋妈妈亲手为他们包的饺子。
“今天虽然我被法院判了刑,但法官却为我找到了一个新家。”今天上午,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法院少年法庭内,一起简单而又特殊的案件开庭审理,三名“少年犯”均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随后,三被告人中的两人——小行和小强,被他们的“新妈妈”宋桂霞接到了他们的新家——徐州康汇托老服务中心。
面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15岁的小行和14岁的小强充满了希望。他们都格外珍惜法院给他们的这次机会。
今年4月10日,徐州市鼓楼区法院少年庭庭长杜秀兰收到了由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小行、小强、小谭抢劫案的案卷。这本是一起事实清楚、情节十分简单的案件,可就在杜秀兰准备联系各少年犯家长时,她接到派出所打来的电话,说公安机关只联系到了小谭的父母,却至今未能找到小行和小强的父母。当日下午,杜秀兰来小行、小强的住所地调查,二人家里原来的房屋早已被拆得无影无踪。
经过调查发现,小行和小强在网吧里相识,他们有着同样不幸的家庭:父母离异后外出打工不知去向,家中房屋亦被拆迁,两人由“留守儿童”变成了“流浪儿童”,靠拾捡垃圾和小偷小摸生活。今年2月5日,为了“混口饭吃”,两人伙同17岁的小谭来到徐州市堤北“大家福”超市门前,拦截了两名中学生,抢得手机一部(价值人民币1471元)。案发后,三人被公安机关逮捕。
小行、小强的特殊情况让杜秀兰陷入沉思:如果把二人判处实刑、投入监狱,对孩子的成长极不为利;但判处监外刑吧,那么由谁来管理他们的生活和改造?此时,杜秀兰心念一动,她想到了一个人:徐州康汇托老服务社法人代表宋桂霞。宋桂霞是徐州市从事慈善事业的著名人士,多年来致力于孤寡老人、孤残儿童的托养。今年3月,杜秀兰和宋桂霞同时作为“2008年徐州市十大杰出母亲”受奖,在颁奖大会上两人相识相知。经过多次联系协调,宋桂霞女士被杜秀兰法官的真情所打动,同意作为两个流浪孩子监护人,并为他们解决衣、食、住、学习问题。
接着,4月12日,杜秀兰和宋桂霞一起来到派出所,见到了稚气未脱的小行和小强。“你们想不想有个家?”杜秀兰问。突如其来的喜讯让两个孩子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两人半信半疑地点点头,宋桂霞说:“我可以给你们一个家,让你们有吃有穿有住,但你们必须好好学习,听从我的管理,不许重新犯罪。”一席话,说得两少年几乎要跳了起来:“宋妈妈,我们听您的,我们跟您走。”
随后,杜秀兰法官买了新床和被褥,在徐州康汇托老服务社为两个少年布置了新家。第二天,杜秀兰又来到居委会,依照法律程序委托宋桂霞为小行和小强的监护人,从而使宋妈妈能够以监护人身份参与庭审活动,与法官共同对两少年犯进行帮教。听说孩子将来想当厨师,杜秀兰又与宋桂霞共同到徐州烹饪学校联系,准备让孩子到学校学习一技之长。
24日中午,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随着法槌敲响,小行、小强和小谭被“判一缓二”。宋桂霞妈妈对他们进行当庭教育:“孩子们,虽然你们的行为和家庭的不幸有很大关系,但你们也不能用父母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啊,你们的本质是好的,只要你们肯用心改过,宋妈妈那里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小行和小强含着泪水分别向宋妈妈写下了一份保证书,并郑重地按上自己的手印。接到,宋桂霞妈妈从法庭将两个流浪孩子领回了他们的新家。
在鼓楼区法院的不懈努力下,24日下午,鼓楼区政法委、妇联、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等部门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决定为两名孩子办理户口转移手续,以便使他们享受徐州市居民生活低保和医疗保险。
面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15岁的小行和14岁的小强充满了希望。他们都格外珍惜法院给他们的这次机会。
今年4月10日,徐州市鼓楼区法院少年庭庭长杜秀兰收到了由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小行、小强、小谭抢劫案的案卷。这本是一起事实清楚、情节十分简单的案件,可就在杜秀兰准备联系各少年犯家长时,她接到派出所打来的电话,说公安机关只联系到了小谭的父母,却至今未能找到小行和小强的父母。当日下午,杜秀兰来小行、小强的住所地调查,二人家里原来的房屋早已被拆得无影无踪。
经过调查发现,小行和小强在网吧里相识,他们有着同样不幸的家庭:父母离异后外出打工不知去向,家中房屋亦被拆迁,两人由“留守儿童”变成了“流浪儿童”,靠拾捡垃圾和小偷小摸生活。今年2月5日,为了“混口饭吃”,两人伙同17岁的小谭来到徐州市堤北“大家福”超市门前,拦截了两名中学生,抢得手机一部(价值人民币1471元)。案发后,三人被公安机关逮捕。
小行、小强的特殊情况让杜秀兰陷入沉思:如果把二人判处实刑、投入监狱,对孩子的成长极不为利;但判处监外刑吧,那么由谁来管理他们的生活和改造?此时,杜秀兰心念一动,她想到了一个人:徐州康汇托老服务社法人代表宋桂霞。宋桂霞是徐州市从事慈善事业的著名人士,多年来致力于孤寡老人、孤残儿童的托养。今年3月,杜秀兰和宋桂霞同时作为“2008年徐州市十大杰出母亲”受奖,在颁奖大会上两人相识相知。经过多次联系协调,宋桂霞女士被杜秀兰法官的真情所打动,同意作为两个流浪孩子监护人,并为他们解决衣、食、住、学习问题。
接着,4月12日,杜秀兰和宋桂霞一起来到派出所,见到了稚气未脱的小行和小强。“你们想不想有个家?”杜秀兰问。突如其来的喜讯让两个孩子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两人半信半疑地点点头,宋桂霞说:“我可以给你们一个家,让你们有吃有穿有住,但你们必须好好学习,听从我的管理,不许重新犯罪。”一席话,说得两少年几乎要跳了起来:“宋妈妈,我们听您的,我们跟您走。”
随后,杜秀兰法官买了新床和被褥,在徐州康汇托老服务社为两个少年布置了新家。第二天,杜秀兰又来到居委会,依照法律程序委托宋桂霞为小行和小强的监护人,从而使宋妈妈能够以监护人身份参与庭审活动,与法官共同对两少年犯进行帮教。听说孩子将来想当厨师,杜秀兰又与宋桂霞共同到徐州烹饪学校联系,准备让孩子到学校学习一技之长。
24日中午,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随着法槌敲响,小行、小强和小谭被“判一缓二”。宋桂霞妈妈对他们进行当庭教育:“孩子们,虽然你们的行为和家庭的不幸有很大关系,但你们也不能用父母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啊,你们的本质是好的,只要你们肯用心改过,宋妈妈那里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小行和小强含着泪水分别向宋妈妈写下了一份保证书,并郑重地按上自己的手印。接到,宋桂霞妈妈从法庭将两个流浪孩子领回了他们的新家。
在鼓楼区法院的不懈努力下,24日下午,鼓楼区政法委、妇联、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等部门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决定为两名孩子办理户口转移手续,以便使他们享受徐州市居民生活低保和医疗保险。
责任编辑:薛勇秀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