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和煦,暖化失足少年冰封的心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法院少年审判帮教纪实
2008-03-19 15:20:10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王婉冰
  “陈某,你应该深刻反省自己所犯的错误,你的犯罪行为给自己和亲人都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要以此为诫,你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你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增强法律意识,努力学习,悔过自新,成为一个自食其力,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2008年的初春,稚气未脱的未成年被告人陈某闻听法官的敦敦教诲,回望旁听席上关爱自己的亲人和年近八十、老泪纵横的祖母,泣不成声:“我……我一定……不辜负法官和……亲人对我的期望……好好改造,重新做人。”

  庭审一结束,祖母对陈某说:“好好改造,我们会去看你。”望着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泪如雨下的陈某郑重地点头:“我会的。”亲人们流着泪依依不舍地看着法警将陈某押下审判庭。

  众人的关爱,化做一道冬日和煦,暖化了陈某被罪过浸染冰封的心。这个冬日,陈某在回归之路上因有了亲人的呵护,不再寒冷而孤单。

  为了陈某的这一句真心悔过,法官们在背后倾注了不少心血。

  ……

  陈某于2006年8月伙同他人抢劫,同年9月被捕。案子移送到吉州区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后,主审法官多次联系其亲属(其父、母联系不上),情词恳切的要其转告陈某的父亲或母亲来出席开庭。在得知其父母均在外地,来不了时。主审法官一再请求其亲属派出代表来出庭,但每次得到的答复都是:“没有人会来。”

  根据以往办案经验,未成年被告人的亲人往往出于对犯罪的耻辱感,置其于不顾,陈某此时不但面临刑罚制裁,而且丧失了亲情。法官深知,对于一个被打上犯罪烙印的少年犯,此时,如果再失去亲情,其心无疑如落入冰窖,以后再想用任何方法去打开少年的心锁,都将成为不可能。只有为陈某赢回亲情,用亲情这把钥匙才能开启陈某通往光明之路的心门。

  鉴于此,主审法官于一个寒冷的清晨动身前往陈某的家乡,一则为全面了解和掌握陈某的个人情况,为量刑和感化挽救陈某取得第一手资料,二则希望能借此做通陈某家属思想工作,以说服其亲属来出席庭审为契机,重新唤起陈某家属对陈的关爱之情。在当地居委会的帮助下,法官找到了陈某的祖母,详细了解了陈某的个人情况。尽管法官一再向其祖母说明了亲情对于挽救其孙子的重要性,但不知何故,从早上一直到正午,法官还是未能说动其祖母来出席开庭。回到法院,法官仔细回想陈某亲属说过的话,他们尽管对陈某有责备和埋怨,但言语中还是透露出对陈某的关切,并且法官注意到一个细节,回绝出庭的祖母曾一度落泪。多次碰壁的法官,翻出陈某亲属的电话,在开庭前三天,每隔一段时间就打一通情理恳切的劝说电话,陈某家属冷漠如冰的心终于为法官的执著融化,答应前来开庭,并会配合陈某以后的改造挽救工作。于是便有了开头那感人的一幕。

  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的法官们就是这样用细致入微的工作诠释着“教育、感化、挽救”的最生动内涵,使未成年人审判散发出人性之光,这光是冬日里暖化未成年被告人冰封心灵的一道和煦。我们呼吁所有未成年被告人的亲人,还有社会民众,都能对失足少年献出一份宽容和爱心,不要用冷漠去冰冻这些稚嫩脆弱的心。
责任编辑:薛勇秀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