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解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2008-01-12 09:52:55 | 来源:新华网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全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从制度上保障人民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一,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基本形成了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国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近年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全民健康,加大卫生事业投入,调整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进展良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推行,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重大疾病防治进展顺利,妇幼卫生保健和卫生监督工作得到加强。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接近73岁,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水平。但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还很不适应。因此,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尽快缓解和克服上述矛盾,是改善民生、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关键环节,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第二,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目标是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这一目标的总体要求,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改革发展道路,建立起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从基础性框架起步,朝着更加全面的水平发展,从覆盖面不够大,朝着逐渐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发展。为了建立这一制度,我们必须把握两个坚持,一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遵循医疗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责任,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加大政府的卫生投入,从有利于群众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出发,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二是“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在政府的主导下,提供全面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重点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和队伍建设,着力解决部分农村缺医少药问题;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促进中西医、中西药相协调,努力缩小城乡、地区、不同收入群众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
第三,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关键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形成比较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框架,由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组成,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其中,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重点是健全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妇幼保健、计划免疫、计划生育技术等服务网络,特别是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医疗服务体系,重点是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参与、兴办医疗机构;建设医疗保障体系,重点是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相互衔接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以慈善事业为补充,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引导群众合理就医;建设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重点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国家基本药物实行招标定点生产、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大幅度减轻群众药物费用负担。为了保障四大体系有效规范运转,还要深化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经费投入机制、医疗服务与医药价格形成机制、监管体制等改革,健全人才队伍、信息系统和法律制度等条件,通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制度化,逐步实现其均等化,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把全民健康不断提升到更高水平。
第一,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基本形成了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国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近年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全民健康,加大卫生事业投入,调整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进展良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推行,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重大疾病防治进展顺利,妇幼卫生保健和卫生监督工作得到加强。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接近73岁,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水平。但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还很不适应。因此,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尽快缓解和克服上述矛盾,是改善民生、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关键环节,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第二,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目标是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这一目标的总体要求,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改革发展道路,建立起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从基础性框架起步,朝着更加全面的水平发展,从覆盖面不够大,朝着逐渐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发展。为了建立这一制度,我们必须把握两个坚持,一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遵循医疗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责任,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加大政府的卫生投入,从有利于群众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出发,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二是“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在政府的主导下,提供全面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重点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和队伍建设,着力解决部分农村缺医少药问题;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促进中西医、中西药相协调,努力缩小城乡、地区、不同收入群众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
第三,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关键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形成比较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框架,由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组成,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其中,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重点是健全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妇幼保健、计划免疫、计划生育技术等服务网络,特别是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医疗服务体系,重点是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参与、兴办医疗机构;建设医疗保障体系,重点是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相互衔接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以慈善事业为补充,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引导群众合理就医;建设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重点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国家基本药物实行招标定点生产、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大幅度减轻群众药物费用负担。为了保障四大体系有效规范运转,还要深化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经费投入机制、医疗服务与医药价格形成机制、监管体制等改革,健全人才队伍、信息系统和法律制度等条件,通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制度化,逐步实现其均等化,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把全民健康不断提升到更高水平。
责任编辑:崔真平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