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旗帜:科技成为西藏百万农牧民的"吉祥宝"
2008-02-09 12:58:35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姜琳 贾立君
高寒缺氧的冬日西藏,许多农牧民走进培训课堂,兴致颇高地利用农闲时节学起牲畜疫病防治、化肥施用等农业生产技术来。科技兴农、科技致富,已经让这里的老百姓在丰产丰收中尝到了甜头。
科技对西藏农牧业的贡献率2007年达29%左右,在广袤的雪域高原上,从草原牧场到万亩良田,从高山峡谷到湖盆湿地,作为农牧业发展的促进力量,科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百万农牧民致富的“吉祥宝”。
科技“特派”创高产
海拔近4000米的拉萨市堆龙德庆县马乡,长期以来由于高海拔的地理位置和粗放的传统耕作模式,青稞地里满是“白帽子”(野燕麦)、“黄裙子”(野油菜),粮食产量较低。
记者在一组2006年的照片中,看到那里的青稞长得稀稀拉拉,又小又瘦,植株间夹杂着许多开着黄花的野油菜,一片靠着山崖的地里野草的数量甚至超过了青稞。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西藏自治区农科院的几名研究人员精心设计了除草和耕种方案,“这里涉及的专业技术比较多,语言又不通,所以必须有懂藏语的翻译去进行指导。”助理研究员关卫星说,“我们会手把手地教村民,甚至连肥料都会给他们配好。”
在研究人员的带领下,村民们精细平整了土地,用机器均匀地播下种子,还喷洒了新型的低毒除草剂。到了秋天,看着成熟的青稞杆粗、穗大,垅与垅之间严严实实,就像步调一致的兵阵一样,亩产由原来的175公斤提高到目前的265公斤,村民们都齐声称赞。
在西藏,像这样携带新技术,与当地百姓同吃住、共同劳动的科研人员还有许多,他们共同的名字叫“科技特派员”。截至2007年年底,全自治区共有542名“科技特派员”进驻到86%的县(市区),平均每人入驻时间达到200天以上。他们通过项目开展,培训农牧民8.5万人次,使农牧民人均收入增幅平均超过15.6%。因此,自治区科技厅一位负责人总结说,“科技特派员”已成为促进农牧业增效、群众增收的生力军。
成果转换收益好
“你摸摸这羊毛,又细又软,比我们原来养的羊好得多。” 在西藏三大粮仓之一的林周县,50岁的举荣村村民阿旺达吉站在一幢色彩鲜艳的二层楼房前,坚持让记者感受一下他家新产羊毛的质量。
阿旺达吉现在饲养的半细毛羊是西藏自主培育的家畜新品种,每只市场价要比传统藏绵羊高出200元。尤其是它的细毛极受市场欢迎,价格也是传统藏绵羊的两倍。靠着良好的销路,阿旺达吉盖起了新房,把3个孩子都送入了大学,最近还买回了一台电脑。像阿旺达吉这样的科技示范户,村里已有25户,去年每户人均年收入比同村的非示范户高出800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西藏坚持科技发展和改善农牧民生活相结合,在拉萨、山南、林芝、阿里四地市10个县实施了科技富民强县计划,投入科技项目资金2199万元。为了使农牧民提高科技素养,更多地了解农业技术,2007年自治区科技厅专门编印藏文科普成果推广小册子2.4万册,面向全区乡村发送,受到农牧民的欢迎。这些手册配有许多简明的图片,记者不懂藏文,也大致看明白了其中的内容。
林周县科技局局长云登感慨道,这些举措不仅让农牧群众能学好和用好农牧业科学知识,而且使项目区内大部分群众的科学技术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技术扶植出佳绩
说起种菜,在内地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可是在高原气候条件下,长期以来蔬菜生长不良、产量不高,甚至不结果实。所以西藏有句老话叫“有钱人吃菜,无钱人吃肉”。
西藏第一个农民蔬菜种植协会--西藏日喀则地区白朗县“星火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将蔬菜种植户一一组织起来,并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的种植技术。协会以“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吸收普通农户入会,并予以全面地技术培训,帮助农牧民致富。目前白朗县已建蔬菜大棚3867栋,惠及1600户农牧民群众,平均每户年创收约6000元。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句话不仅让白朗县的蔬菜种植户心里踏实,更是让“养猪大王”杨开平信心十足。
杨开平的养猪场在藏东林芝县布久乡孜拉村,由于带动村民养猪致富,最近他获得了林芝地区科技局25万元的科技扶植金,正雄心勃勃地研究藏香猪的圈养技术。“这是个好产品,但技术还没完全攻克下来。” 杨开平告诉记者,“我希望更多的群众从科学养殖中受益,也希望西藏的藏香猪能走向世界。”
科技对西藏农牧业的贡献率2007年达29%左右,在广袤的雪域高原上,从草原牧场到万亩良田,从高山峡谷到湖盆湿地,作为农牧业发展的促进力量,科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百万农牧民致富的“吉祥宝”。
科技“特派”创高产
海拔近4000米的拉萨市堆龙德庆县马乡,长期以来由于高海拔的地理位置和粗放的传统耕作模式,青稞地里满是“白帽子”(野燕麦)、“黄裙子”(野油菜),粮食产量较低。
记者在一组2006年的照片中,看到那里的青稞长得稀稀拉拉,又小又瘦,植株间夹杂着许多开着黄花的野油菜,一片靠着山崖的地里野草的数量甚至超过了青稞。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西藏自治区农科院的几名研究人员精心设计了除草和耕种方案,“这里涉及的专业技术比较多,语言又不通,所以必须有懂藏语的翻译去进行指导。”助理研究员关卫星说,“我们会手把手地教村民,甚至连肥料都会给他们配好。”
在研究人员的带领下,村民们精细平整了土地,用机器均匀地播下种子,还喷洒了新型的低毒除草剂。到了秋天,看着成熟的青稞杆粗、穗大,垅与垅之间严严实实,就像步调一致的兵阵一样,亩产由原来的175公斤提高到目前的265公斤,村民们都齐声称赞。
在西藏,像这样携带新技术,与当地百姓同吃住、共同劳动的科研人员还有许多,他们共同的名字叫“科技特派员”。截至2007年年底,全自治区共有542名“科技特派员”进驻到86%的县(市区),平均每人入驻时间达到200天以上。他们通过项目开展,培训农牧民8.5万人次,使农牧民人均收入增幅平均超过15.6%。因此,自治区科技厅一位负责人总结说,“科技特派员”已成为促进农牧业增效、群众增收的生力军。
成果转换收益好
“你摸摸这羊毛,又细又软,比我们原来养的羊好得多。” 在西藏三大粮仓之一的林周县,50岁的举荣村村民阿旺达吉站在一幢色彩鲜艳的二层楼房前,坚持让记者感受一下他家新产羊毛的质量。
阿旺达吉现在饲养的半细毛羊是西藏自主培育的家畜新品种,每只市场价要比传统藏绵羊高出200元。尤其是它的细毛极受市场欢迎,价格也是传统藏绵羊的两倍。靠着良好的销路,阿旺达吉盖起了新房,把3个孩子都送入了大学,最近还买回了一台电脑。像阿旺达吉这样的科技示范户,村里已有25户,去年每户人均年收入比同村的非示范户高出800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西藏坚持科技发展和改善农牧民生活相结合,在拉萨、山南、林芝、阿里四地市10个县实施了科技富民强县计划,投入科技项目资金2199万元。为了使农牧民提高科技素养,更多地了解农业技术,2007年自治区科技厅专门编印藏文科普成果推广小册子2.4万册,面向全区乡村发送,受到农牧民的欢迎。这些手册配有许多简明的图片,记者不懂藏文,也大致看明白了其中的内容。
林周县科技局局长云登感慨道,这些举措不仅让农牧群众能学好和用好农牧业科学知识,而且使项目区内大部分群众的科学技术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技术扶植出佳绩
说起种菜,在内地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可是在高原气候条件下,长期以来蔬菜生长不良、产量不高,甚至不结果实。所以西藏有句老话叫“有钱人吃菜,无钱人吃肉”。
西藏第一个农民蔬菜种植协会--西藏日喀则地区白朗县“星火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将蔬菜种植户一一组织起来,并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的种植技术。协会以“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吸收普通农户入会,并予以全面地技术培训,帮助农牧民致富。目前白朗县已建蔬菜大棚3867栋,惠及1600户农牧民群众,平均每户年创收约6000元。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句话不仅让白朗县的蔬菜种植户心里踏实,更是让“养猪大王”杨开平信心十足。
杨开平的养猪场在藏东林芝县布久乡孜拉村,由于带动村民养猪致富,最近他获得了林芝地区科技局25万元的科技扶植金,正雄心勃勃地研究藏香猪的圈养技术。“这是个好产品,但技术还没完全攻克下来。” 杨开平告诉记者,“我希望更多的群众从科学养殖中受益,也希望西藏的藏香猪能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张涵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