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朋友家的孩子所在的篮球培训机构,搞了个“篮球之星”评选活动。该活动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投票,设置了丰富的奖项等级。小程序还设有购买虚拟礼物增加票数的功能,如花费10元购买一架“飞机”可额外获得30票,20元的“火箭”则能带来65票的提升。这种设计迅速引发了家长间的激烈竞争,导致原本旨在激励孩子的活动演变成了一场商业化的票数争夺战。
随着活动的推进,家长们纷纷为了孩子,放下面子,积极动员身边的每一个人。从亲朋好友到同事同学,无论熟悉与否,都被动卷入,成为了这场投票大战的一部分,朋友圈被各种投票链接和请求支持的信息所淹没。对于家长而言,如今孩子的事是第一位的,主打就是为了孩子的情绪和荣誉。活动举办方正是抓住了家长这个心理。一场由名不见经传的小培训机构举办、百十名小朋友参加的小活动,竟撬动起了全县民众的神经,甚至辐射到了外省外市,其激烈紧张的程度,超乎想象。
被绑上投票战车的家长们,已是欲罢不能。你涨1000票,我就涨上2000票,总是要盖过你并且还得拉开差距才行,大几百甚至万八千的礼物不知不觉就刷出去了。不仅如此,同事同学亲朋好友也成天被催促投票、转发链接甚至暗示买礼物刷票,不胜其扰不胜其烦。微信投票还催生出了专门的刷票行业。据了解,由专业团队操作的刷票,可用现金购买,多了还能优惠。家长们除了花钱买礼物刷票外,还能联系专业的投票团队助力。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家长对孩子成功的渴望,也揭示了当前社会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焦虑和内卷现象。
据透露,投票小程序能实时监控后台数据,依据刷礼物的次数和频率,从而分析出争夺名次的欲望。当按兵不动打算放弃时,平台就会通过技术手段增加票数,刺激参加者继续参与竞争。最终,这种投票活动的核心目的在于制造竞争氛围来吸引更多的关注和参与,以此实现商家和平台的利益最大化。尽管家长们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但往往难以获得预期的结果,因为后台数据能人为操纵,据业内人士透露,评选名次是可以更改的。
遗憾的是,这类没有任何公平和意义可言的投票活动,并未因曝光而减少。这种通过金钱和刷票手段获得名次的行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严重阻碍了诚信社会建设,不仅扭曲了孩子们对公平竞争的理解,还可能让他们过早地学会攀比和投机取巧;对那些表现优良积极上进的孩子来说,从小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对今后社会的认知、奋斗的动力和诚信的养成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外,朋友圈投票泛滥,还可能暗藏骗局,不法分子通过“投票”实施诈骗。
微信投票现象已经从一种简单的互动方式演变为一种商业化的操作手段。面对这些偏离初衷、沦为牟利工具的网络投票活动,我们必须加大整治力度,从法律、教育和社会治理等多方面入手,共同治理这一乱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投票活动的监管,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和审核制度,避免任何未经审核的活动轻易上线,确保活动的规范、公平和透明。畅通举报渠道,强化社会监督,发现不符合法律法规、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投票活动要及时处理,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形成有效的震慑,让网络空间回归其应有的清朗。同时,家长和学校也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努力而非投机取巧来赢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