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来了,安全莫“盖被睡觉”
2024-10-21 09:24:14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江德斌
 

  为保障司乘人员的安全,在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同时,各方要加强对智能驾驶安全性的监管和评估。

  近日,一段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中,车内驾驶人员将主、副驾的座椅放平,躺在上面“盖被睡觉”,任由车辆自动驾驶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关于智能驾驶便捷性、安全性的相关话题引发了业界不少讨论。

  从“智能驾驶”到“完全自动驾驶”的跨越,并非一蹴而就。当前,汽车智能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扮演着“驾驶辅助者”的角色,其技术水平和安全程度还不足以完全取代人类司机。因此,司机在享受智能驾驶辅助带来的便利时,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和责任感。这种在高速公路上“盖被睡觉”的行为,不仅违反了交通法规,漠视自身和社会公共安全,同时暴露了智能驾驶技术在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可能存在的漏洞和风险。

  智能驾驶的技术核心在于系统自主决策和自动控制的能力。按照相关等级划分,智能汽车要达到L4级才能实现高度自动化,也就是驾驶员仅在极少数复杂或特殊情况下需介入操作,而到L5级时才可以实现完全自动化,无需人为干预。然而,目前车企所推出的智驾系统,主要在L2至L3之间,只能在特定环境下实现汽车自动行驶,并且行驶途中需要驾驶员保持警惕,手不能离开方向盘,以便随时接管驾驶。

  由此可见,目前车企安装的智驾技术水平有限,无论是识别路况、判断距离,还是应对突发情况,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如果驾驶员完全放手,将驾驶通通交给系统,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对驾驶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事实上,近年来各地已经发生多起智能驾驶故障引发的交通事故,有的因系统失控撞上路边,有的因判断不清导致追尾,造成车辆受损和人员受伤、死亡。这些事故再次敲响了智能驾驶安全性的警钟。

  因此,为保障司乘人员的安全,在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同时,各方要加强对智能驾驶安全性的监管和评估。一方面,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和完善智能驾驶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智驾系统的使用条件和责任划分,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另一方面,车企和科研机构也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给系统打上补丁,有效识别司机不规范驾驶行为,并不断提升智驾技术等级,强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其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同时,车企在营销推广时,要注意遵守法律和社会责任,不要过度夸大智驾技术、炒作概念噱头,以免误导消费者。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大智驾技术的宣传和教育,通过普及智驾技术的原理、特点和风险,引导车主正确使用智驾系统,避免盲目跟风或滥用智驾技术,杜绝由此产生的安全隐患。

责任编辑:朱晓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