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解纠纷,一次传承千年的司法共鸣
2024-10-15 10:56:17 | 来源:福建执行微信公众号
 

  “你看看你,家里的家务从来不帮忙做,衣服鞋子乱丢乱放,就这样你还想带孩子!”

  “孩子从小在我家里长大,你一个人带得过来吗?”

  近日,在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执行服务中心的调解室里,双方当事人因孩子的抚养权发生争吵,互不相让。原来这是一起家事纠纷。2023年初,李某与刘某双方因感情出现危机,意见产生分歧并持续引发矛盾,期间小艾一直在父亲及祖父母身边生活。

  案情简介

  2023年9月,李某诉至法院请求判决直接抚养小艾。芗城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小艾未满两周岁,应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宜,故判令小艾由母亲李某直接抚养,父亲刘某每月支付抚养费,直至小艾年满十八周岁止。2024年7月,李某向芗城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刘某将小艾交由李某直接抚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案件受理后,经办执行员多次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约谈双方当事人,经分析判断发现双方矛盾原因均为生活琐事,加上共同经营的小店生意不景气,矛盾没有及时化解,才导致当前局面。交谈过程中,经办执行员直觉双方尚有感情基础,试图通过最温和的方式促进双方执行和解,为小艾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来,我们先坐下来聊一聊。”8月8日,执行员第一次组织双方当事人面对面调解。

  调解一开始双方便开始互相指责对方的不是,执行员努力安抚双方情绪,引导双方回想彼此的优点,共同回顾幸福时光,并以有利于小艾健康成长为出发点提出纠纷化解方案。经过一个上午的耐心释法,双方虽平复了情绪,但刘某始终不愿意将小艾交由李某抚养,调解陷入了僵局。

  案子如何突破?执行员一直放不下心,决定十天后再次组织双方调解,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调解安排了亲和力满分的女执行员参与。

  为了避免双方再起冲突,法院采用了“背对背”的调解方式,分别与当事人进行谈心,卸下当事人的防备,让他们敞开心扉。

  “其实,我们以前感情还是挺好的,他也挺关心照顾我和孩子,就是后面店里经营出现困难,他心情不好,叫他干什么都拖拖拉拉……”

  通过单独谈心,执行员了解到双方当事人的婚姻关系并未真正破裂,仍存在感情基础,且二人谈吐间都流露着对中华文化的崇高追求。“我们刚刚认识的时候,因为对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所以很有共同语言……”执行员见机提出敦煌莫高窟出土的文物《放妻书》:“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选聘高官之主……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同为‘相离’,古人的《放妻书》字里行间没有相离的怨怼,只有对这半生姻缘的感恩,以及对未来归宿的美好祝愿。古时封建社会的人们尚有如此宽厚的胸襟,这样的《放妻书》更是羡煞今人,更何况你们双方之间仍然是有感情在的。”执行员以此为切入点,从关心小艾的角度,劝慰双方作为成年人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疏导双方寻找矛盾的症结点,对症解结。最终李某签下了保证书,条条款款都是对个人行为的细节约束,字里行间皆是千万家庭的生活日常。

  “你们今后应当时刻铭记自己已为人父母,凡事互相体谅,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调解结束,爸爸作为被执行人将小艾送到了妈妈的身边,当稚嫩的双手搂住妈妈的脖子时,母子积压已久的情绪彻底泄洪,现场哭声一片,后来妈妈抱着小艾坐上了爸爸的电动车后座。落日黄昏,余晖斜照,电动车在归家的道路上缓缓前行,车轮转动的声音仿佛在诉说这个家庭的温馨,夕阳将一家人的身影拉长,在地面上留下一幅充满爱与温暖的画面。

  家事矛盾是生活中常见的纠纷,而宽厚的胸襟、向善的理念正是解开家事纠纷的好钥匙。“若有家事矛盾,不妨‘解怨释结,更莫相憎’,确实无法调和的,也可‘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责任编辑: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