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知名连锁品牌突然在全国范围内关闭多家线下门店,致使消费者损失惨重。在“闭店潮”的背后,有一个被称为“职业闭店人”的群体,为商家提供闭店、重建客服团队、与消费者谈判等“一条龙”服务,协助逃避债务、规避法律责任,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降低大众消费信心。结合涉消费纠纷审理实践,笔者认为“职业闭店人”群体助长商家跑路乱象存在以下风险。
一是诱导预充值消费,短期内卷钱跑路。“职业闭店人”多集中于健身锻炼、美容美发、教育培训等预付费市场,通过对经营不善的店铺进行一系列包装,使其营造出正常经营的假象,后教唆、诱导或协助部分商家企业在闭店前通过举行周年庆、年终回馈等多种促销优惠手段的方式,吸引消费者续费或预先充值大量金额,再在暗中转移资产后迅速关门。因突然“人走店空”,消费者申诉无门、员工无处讨薪现象频发,短期内产生大量维权纠纷,甚至可能构成合同诈骗。同时由于法律诉讼存在一定的成本且单个消费者的损失金额往往不大,大部分消费者维权无疾而终。
二是申报虚假材料,恶意注销商铺。“职业闭店人”通常以团队形式出现,主动寻找由于债务缠身、资金链断裂等原因难以维系正常运营的商家,以“止损上岸”为诱饵,通过按债务比例收取服务费、中介费或向其他同类型商家集中转让会员收取转让费等方式进行牟利。为达到迅速注销公司的目的,“职业闭店人”在明知自身不具备经营能力的情况下仍接手店铺经营,后在未经合法清算程序的前提下,提供虚假清算材料恶意申请注销,导致消费者无法在正常的清算程序中申报债权,该行为本质上是利用“公司有限责任”的法律地位逃避债务,损害消费者等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变更经营主体,帮助原法人逃避债务。“职业闭店人”与“职业背债人”相互勾结并形成一条初见雏形的灰色产业链。“职业背债人”团队为“职业闭店人”提供符合条件的“背债者”,利用法定代表登记管理审核门槛较低以及股权变更实际目的难以判定等司法实践现状,恶意变更公司法定代表人,以此实现逃避债务的目的。“职业闭店人”及“职业背债人”青睐居住于偏僻地区、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不强的居民、老年人或者劳务人员,此类人群对恶意背债行为引发的法律后果缺乏必要认知,且名下往往没有可供执行财产,不具备可供执行能力。除此之外,部分“职业闭店人”团队以高额回报招揽“背债人”后,再以“金融过桥”等方式在短期内迅速提升“背债人”的信用资质,严重扰乱信用监管秩序。
针对上述风险点,笔者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是完善预付式消费管理的顶层制度设计,进一步规范“预付费”消费市场。不断完善预付式消费立法体系,建立健全资金监管及信息审查制度,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提供更全面的法律保障;针对缴费、退费、预付卡管理等常见纠纷问题,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防止出现“无人管”“多头管”现象。
二是重视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落实对违法经营者的信用约束和惩戒措施。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制度,强化预付式消费行政监管,开展提升信用水平专项行动,建立市场主体信用承诺机制,督促经营者合法经营;完善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推动多部门联合整治,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力量,推进预付式消费领域“良币逐劣币”。
三是加大对职业背债行为及衍生犯罪行为的甄别和打击,重点要切断其背后的利益链条。互联网平台应加强审核和管理,及时关停违规账号,不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加强信贷审查,建立健全涉嫌从事职业背债行为的个人和单位“黑名单”,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违法线索;对于触犯了刑法,构成犯罪的,必须依法严厉打击。
四是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职业背债行为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加大相关案例宣传力度,向社会传递珍视个人征信、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价值观;及时发布打击背债行为的典型案例,深刻揭示失信被执行人生产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倡导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鼓励和扶持诚信守法的经营者发展,营造健康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