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融水人民法庭庭长 韦朗华
窗外绿树成荫,一阵微风吹过,是初夏特有的温柔。在全国助残日这天,我的内心也泛起一丝涟漪。看着微信里的聊天记录,思绪又回到了我和小薇相识的那天。
那是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小薇是案件的被告。一天,小薇在接送孩子上学途中不慎撞倒一位老人,因为赔偿金额沟通未果引发了这场纠纷。
因为案情简单、事实清楚,我和同事决定先尝试庭前调解。在县城某社区,我们见到了小薇,她正怀着双胞胎,孕晚期沉重的肚子让她步履蹒跚。得知我们的来意,小薇的脸涨得通红,焦急地用双手比划着表达。
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她是名聋哑人。说明来意后,我和同事耐心安抚着小薇的情绪。在一阵比划沟通后,我们才勉强理解她的意思,同意调解,但是需要跟在外务工的丈夫沟通,首次见面就这样匆忙结束。
“我们都不会手语,这可怎么办?”出门后,我深知这起案件要想调解并没有想象中容易。
可是,我们并没有气馁。回到法庭,我通过在特殊学校任教的同学联系到专业的手语老师当翻译,又约时间到小薇家中了解情况。在一次次的接触中,小薇也敞开心扉诉说了自己家的状况。
原来,小薇家中经济状况十分窘迫,丈夫在广东务工,怀孕在家的她不仅要自行负责饮食起居,还要照顾家中年幼的小孩,这次的交通事故对她一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经过多次耐心协商和深入交流,小薇一家的境遇也得到了被撞老人的理解。我们趁热打铁,组织原、被告再次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由小薇分18个月赔偿原告医疗费等损失,这起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韦庭长,三胎有什么政策补助吗”“我想咨询下孩子上户口的问题”……自那以后,小薇遇到问题经常找我咨询,而我也会尽力为她提供帮助和建议。后来,小薇还介绍她的朋友找我化解矛盾纠纷,每一句谢谢,让我和同事们都感到无比的欣慰,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聋哑人的困境和需求,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的决心。
调解“无声”,司法有情。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个案件,充分释放司法温度,才能让司法温暖可触可感、直抵民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每个残疾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都能在平等尊重的环境中绽放生命之花。
(韦朗华/口述 记者 魏素娟 通讯员 戴坤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