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商联调研组观摩庐阳区法院“云调解”一起商事纠纷。
在大型商圈设立法官工作室,指导“巷导员”诉前化解商事纠纷;搭建涉外商事纠纷调解与诉讼衔接的多元解纷平台,做好“一带一路”贸易秩序维护者……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健全多元解纷机制,努力做到“小事不出商圈、大事不出街道”,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2022年、2023年,该院新收民商事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3.95%、9.30%,被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确定为诉源治理示范法院。
创新机制
将商事纠纷化解在商圈
位于合肥市区中北部的庐阳区拥有安徽第一商圈四牌楼商圈, 38幢商务楼宇云集了众多商业旗舰和时尚消费新地标。
针对商事纠纷较多的实际,庐阳区法院早在2016年5月,就引入安徽省总商会调解中心驻法院调解工作站。2019年12月,又推动庐阳区司法局、区工商联共同成立庐阳区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
围绕“商人纠纷商人解”“会员纠纷商会解”的工作目标,庐阳区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逐步建立起“一中心、多站点”商会调解“庐阳模式”,以庐阳区商调委为中心,组建了11个街道、乡镇商会工作站及四牌楼商圈工作站。庐阳区逍遥津街道党工委整合力量组建四牌楼商圈联合党委,创新实施“巷导计划”。庐阳区法院同步在商圈设立法官工作站,指导“巷导员”就地化解纠纷。并联合当地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建立“法官、民警、司法、律师”四位一体的“三所一庭”基层联调机制。至今,全区已设立8个“三所一庭”,累计调处9696件矛盾纠纷,未形成一件信访事项。
不久前,逍遥津街道商会受理了一起棘手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潘某某等19名小微企业店主因没有按期缴纳房租,合肥某商业运营管理公司提出解除租赁合同。
“双方闹得很凶,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商会调解员、“巷导员”高成科受逍遥津街道商会委派,调解这起纠纷,及时向四牌楼商圈法官工作站李成菊法官通报情况。
了解到这起纠纷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外部客观因素影响产生,具有调解的基础。李成菊、高成科和商会工作人员将双方召集在一起,将“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传统商业文化融入调解全过程。最终,租赁合同解除、租金支付、保证金返还等问题一揽子得以解决。法官当场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
“本以为这次肯定要当被告了,心里一直很忐忑。没想到,法官和调解员工作做得这么到家,我们保住了面子,也不失里子。”潘某某动容地说道。
“我感受到调解并不是‘和稀泥’,而是在法律和情理的框架内,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 合肥某商业运营管理公司负责人钱某对调解过程和结果表示满意。
“庐阳区法院在繁华商圈建立法官工作站,将‘调’往前延伸,让‘解’更接地气,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红枫调研四牌楼商圈法官工作站后称赞道。
搭建平台
做好“一带一路”贸易秩序维护者
合肥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是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成员,也是中欧班列的重要站点,相关跨境运输企业涉诉案件时有发生。
2021年1月28日,“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调解室正式挂牌成立,为涉外商事纠纷搭建诉讼与调解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平台。
2022年9月初,庐阳区法院依托该调解室,成功化解一起涉跨境电商业务的货运合同纠纷案。原告某联运公司是从事铁路运输代理的公司,被告某供应链公司主要从事跨境电商业务,双方的合作涉及中欧、中亚等跨境铁路运输。合作过程中双方产生争议,某联运公司诉至庐阳区法院,要求被告支付运输代理服务费、超期租箱费、超期堆存费、集装箱灭失费等共计约200万美元。
因案件涉及中欧回程班列延迟发车产生的延期堆存费、租箱费等问题,案情较为复杂。此案分流至调解室进行诉前调解后,庐阳区法院民二庭庭长刘军全程指导调解工作。
“班列延迟导致多种矛盾并存,双方发生分歧的内容较多,还涉及汇错币种、错还集装箱等问题。在原、被告都同意的情况下,我们组织调解了5次,前前后后用了近3个月的时间,最终双方共达成了10项调解内容。” 法官助理廖婕介绍说,“每一项内容都要花费时间精力去寻找平衡点,好在调出了好结果,在我们的努力下,将所有矛盾化解,双方都表示要继续合作。”
调解室自建立以来,顺利化解了5起涉国际贸易纠纷。
精准施策
持之以恒提高调解质效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让我们的纠纷这么快得到解决。”
拿到调解书后,双方当事人都向调解员崔薇致谢。
这是一起合同纠纷案,原告广州某企业管理公司与被告合肥某文化传播公司签订了一份活动培训策划合同,约定原告为被告的7家店面策划某品牌的宣发活动。原告依约完成了合同义务,但被告一直未支付相关费用。
庐阳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受理案件后,经征求双方同意,先行委托崔薇进行诉前调解,但被告公司负责人张某始终不接崔薇的电话。崔薇不厌其烦地通过短信向张某释法明理,讲解利害关系。功夫不负有心人,崔薇在短信中对案件客观的分析和温情的话语打动了张某。张某回复崔薇,之所以没有按时付款,是因为公司受其他纠纷影响导致账户被冻结,资金一时周转不开,现在需要化解其他纠纷,尽快将账户解封。
核实被告所言非虚后,崔薇拨通了原告公司负责人李某的电话。“我怎么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的?他之前的态度可差劲了,没准又是忽悠人的话!”见李某情绪激动,崔薇敏锐地意识到纠纷迟迟难以化解的原因在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彼此间缺乏信任。
崔薇耐心地向李某解释,待其情绪平复后,又和他说起被告目前的困境,希望他能尽量理解被告资金链紧张的实际情况,多给一点缓冲时间。
在崔薇一次又一次的协调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既保护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也为被告筹措资金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很快足额向原告支付了款项,实现了双赢共赢的结果。
近年来,庐阳区法院先后引入18家行业调解组织,覆盖金融、道交、保险、物业、家事、建设工程、劳动争议、国际物流、中小微企业合同纠纷等领域。紧扣业务专门化、技能专业化、队伍多元化、管理正规化思路,优化组建特邀调解员队伍,构建“1+1+N”解纷团队。实质化推行调解员分级分类管理,根据调解员各自专业优势和领域所长,分为金融纠纷、物业纠纷等调解小组,实行精细化、类案化、定向化推送模式,让调解队伍既有“全科医生”,又有“专家问诊”,实现案件“应调尽调”。
庐阳区法院还建立健全调解员业务培训和传帮带机制,以“线上+线下”的形式,提高调解员在法律知识、程序观念、行为规范、理念思维等方面与新时代法院工作的融合度。截至目前,庐阳区法院开展调解员培训20次,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水平“提档升级”。创新调解员初调、法官助理跟进调、员额法官指导调的“三步调解法”及“老带新”工作模式,不断提升调解能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前端,为当事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多元司法服务。
2022年以来,庐阳区法院的特邀调解员调解案件数27960件,调解成功17775件,调解成功率达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