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司法协作 小法庭有大作为
2024-05-21 08:33:32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周凌云 聂菁
 

常山法院红旗岗法庭干警为辖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

常山法院红旗岗法庭干警实地调查核实相邻权纠纷案件情况。

常山法院红旗岗法庭法官开展巡回审判。

常山法院红旗岗法庭干警巡回审判途中。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促推诉源治理,做实指导调解,大力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把“抓前端、治未病”落到实处……这是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这也是位于浙江、江西两省交界的浙江省常山县人民法院红旗岗人民法庭一贯努力的方向。

  人民法庭处在司法为民最前沿、化解矛盾纠纷第一线。近年来,只有5名干警的红旗岗法庭紧扣“公正与效率”主题,坚持能动履职,持续深化跨域司法协作,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抓紧抓实诉源治理,有力助推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受到各方肯定。2022年以来,红旗岗法庭受理案件1119件、结案1085件,平均审理天数仅为29天,二审改判、发回重审案件为零。

  下好“一盘棋”,跨域司法协作“双边发力”

  “多亏了兄弟法院的帮助,我们才能这么快了解到被告的相关情况……”2023年10月13日,在被告户籍地完成一次线下调查后,红旗岗法庭法官李自强感叹道。

  被告户籍地位于江西省玉山县北部某村,途中需经过蜿蜒的盘山公路。为解决地方难找、语言不通等问题,玉山县人民法院双明人民法庭副庭长张华陪着李自强来到该村,从村干部处了解到了被告现状,为推进案件后续进展打下了基础。

  浙江省常山县法院红旗岗法庭坐落于有着“浙西第一镇”之称的球川镇,毗邻玉山县,两地经济往来密切,人员流动频繁,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看似平常的案子,在这里往往就成了跨省纠纷。

  “就拿文书送达来说,我们通过邮寄送达的法律文书副本,在别的地方可能送达只要一两天,但在这里却要一个星期,跨省周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红旗岗法庭负责人方程表示,类似的难题,不仅体现在文书送达,几乎涉及整个诉讼环节。

  如何破解跨省带来的不利因素,实现跨域案件快速审结?答案是:必须在体制机制上想办法、求突破——

  2019年年初,浙江省衢州市与江西省上饶市合作开启衢饶示范区建设,两地法院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司法协作,出台《关于在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建设中加强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形成服务保障示范区建设的司法合力。

  2022年7月22日,常山法院、玉山法院与浙江省江山市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协作,签署《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全方位司法协作框架协议》,建立健全跨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执行联动协作机制、交流会商工作机制等多项常态化合作机制。

  协作机制很快发挥了积极作用——2022年9月,某置业公司替余某向银行支付了购房贷款本息,后起诉至法院,要求向余某追偿,而余某因为其他犯罪正在上饶市某监狱服刑。

  “以往此类案件,需先与当地司法局联系,再由司法局和监狱联系,才能找到被告。”方程表示,有了此前签署的司法协作框架协议,承办法官直接通过玉山法院与当地司法局对接,并很快得到回馈。20天内,文书送达、开庭等流程一步步推进,案件顺利办结,法院判决余某归还欠款。

  “我们着力加强跨域在线诉讼体系建设,设立‘衢饶示范区’跨域立案服务专窗,集中管辖原告或被告为江西籍当事人案件,实现当事人诉求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一站式服务。”据方程介绍,红旗岗法庭从解决跨域立案难、审判难、开庭难等问题出发,构建了“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的工作机制,2022年以来,已累计化解跨省纠纷427起,成为省际矛盾纠纷化解的“主阵地”。

  铆足“一股劲”,健全工作机制“双管齐下”

  “你们放心,我一定会督促我儿子尽快把钱还上的。”2023年5月29日,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送达过程中,被告余某的母亲对红旗岗法庭书记员黄一鑫说道。

  余某是玉山人,因为找不到人,黄一鑫选择了线下送达,经过一番曲折,最后在山顶上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余某的母亲。得知是浙江法院的干警不顾路途遥远亲自找上门,余某母亲很受触动,当场给儿子打电话,顺利送达了起诉状副本等材料,当事人也当即作出承诺。后来,余某很快归还了欠款,案件在诉前顺利化解。

  “涉及诉讼的有些事情,有时过于追求‘快’反而会‘欲速则不达’。还是以文书送达为例,送达过程中,有些被告的联系电话打不通、地址‘查无此人’,邮寄送达虽然对法院干警来说省时省力,但因为要跨省中转,往往需要5天至7天,这个时间我们等不起,当事人更等不起。”方程说,为了尽快通知到被告,法庭干警便采用“最原始”的方式,自己开车去江西,线下送达副本。

  而这种方式,也为法庭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很多矛盾纠纷在找到被告或者其亲属后,得到当场化解。2022年以来,红旗岗法庭在送达过程中直接化解纠纷31起,极大缩短了案件审理天数,实现了效率和效果的双提升。

  “如何提高案件办理效率?”方程表示,一方面是下“笨”功夫,干警线下跑送达,另一方面就是用“巧”方法,运用共享法庭、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数字化应用,为当事人跨省立案、开庭、调解等提供便利。

  “一次都不用跑,法官就帮我解决了难题,真是太方便了!”2023年4月,体验到了“家门口”的司法服务,江西人李某感慨不已。

  李某在常山务工期间,在王某开办的工厂安装电线时摔伤,造成右脚骨折等伤害,花费医疗费3万余元。因赔偿问题,李某将王某诉至红旗岗法庭。

  考虑到李某在江西且脚受伤,法官便通过设在玉山法院鸡头山人民法庭的跨域共享法庭组织调解,并邀请当地法官协助做释法说理工作。最终,王某同意支付李某住院期间医疗费用,并赔偿李某5万元。

  “我们牢固树立‘如我在诉’意识,从解决跨域立案难、审判难、开庭难等问题出发,探索跨域一体化办案,推动智慧法院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消除跨域执法办案信息壁垒。”方程介绍,截至目前,红旗岗法庭通过跨域共享法庭累计化解跨域纠纷152起,节约诉讼成本20余万元。

  织密“一张网”,抓实诉源治理“双向奔赴”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涉及土地的纠纷,必须妥善处理……”2022年11月,红旗岗法庭收到了常山县同弓乡某村委会起诉的案件,要求解除与常山某果业合作社之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

  原来,该村委会多年前与该合作社签订合同,约定将210余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租金由村委会统一发放给村民,流转期限为41年。但合同签订后第三年,合作社就不再按期缴纳租金。多次催要无果后,村委会提起诉讼。

  承办法官调查得知,由于合作社未将租金统一交给村委会,而是零散给了村民,导致村委会和部分村民未收到租金。此外,由于合作社经营不善,部分土地闲置,资金缺乏,所以未能按期缴纳租金。

  摸清问题后,法官多次牵头组织调解,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双方终于达成和解,村委会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得以重新分配流转,用于省级十大田园综合体建设示范点——金色同弓田园综合体项目,重新激发了土地生产活力,所欠租金也全部补缴。

  红旗岗法庭所辖的球川镇、白石镇、同弓乡,均为常山县的经济重镇或文旅特色乡镇。近年来,由于辖区经济发展迅速,买卖纠纷、劳务纠纷等矛盾纠纷相应出现,再加上指定管辖的跨省案件,红旗岗法庭每年案件受理量并不少,但法庭干警只有5名。如何化解案多人少的矛盾?深入农村、深入群众,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门道”。

  “我们以‘少诉多调’‘止纷息访’为目标,探索‘融治理’工作机制。一方面,法庭主动融入乡镇中心工作,帮助乡镇解决难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力量也加入进来,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共同促推诉源治理,形成了守护一方平安的‘双向奔赴’,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乡镇、村社落地落实。”方程说。

  “我们同意这个赔偿方案。”2023年9月,随着某矿业开采公司与最后一户村民李某就赔偿事项达成人民调解协议,涉及当地几十户村民的群体性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为进一步凝聚诉源治理的合力,红旗岗法庭和球川镇共建“平安U指数考评”机制,将村社未调直诉、未尽义务、未履职责等要素纳入该指数诉情模块考核范围,充分发挥乡镇、村社网格队伍力量,通过共享法庭定期开展线上培训、线下指导,培养村社共享法庭骨干30余名,联合入村、入企化解纠纷,指导当地挂牌成立“春霖浓”调解工作室,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责,不断提升调解质效,推动矛盾纠纷的齐抓共管、源头共治。

  “下一步,我们将最大程度发挥人民法庭功能,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省际协作机制,持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努力为浙赣边际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司法动能。”方程表示。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