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阅读了青年作家徐海蛟所著《不朽的落魄》一书,感悟颇多。
书中讲述了十三位科举落榜者的故事。科举落榜,意味着他们没有通过古代最重要的国家人才选拔考试,没有实现“学而优则仕”的梦想与抱负,是失败者。但这十三位落榜者的名字,杜甫、李贺、唐寅、张岱、金圣叹、顾炎武······却是让每一位国人都耳熟能详和肃然起敬,都曾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是真正的成功者。或许,命运的责难和坎坷,是为了在另一个层面开辟一条成功的道路。试想,若是杜甫未遭遇权相李林甫“野无遗贤”的闹剧和笑话,成功走上尚书甚至宰相的高位,整日深陷于尔虞我诈,还会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爱么?若是唐寅未牵涉徐经科场舞弊案,顺利成为一方大员,整日在衙门里思考如何给上司送上一份大礼,以便进一步升迁,相信也绝不会再有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的闲适与淡泊,也不会有《山路松声图》《虚阁晚凉图》的名画流传千古。遭遇一时或者一事的挫折和失败,是就此颓废消沉,还是换一种角度和眼光正确看待,决定了走向继续失败和转向成功的两条不同路径。
正如书名一般,《不朽的落魄》是一本写满了失落和落魄的书,但失败和挫折本就是人生不可避免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走过铺满荆棘的道路,在黑暗中不断探索,才会明白光明的可贵,而伟大的人格也往往是在暗夜中彰显。晚年的杜甫,耳鸣、手颤、糖尿病······身体的多年痼疾与无家可归的孤寂让他如风中飘摇的野草,但他仍有对国家和人民的挚爱。公元770年冬,在湘江的小船上,他写下了绝笔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即使面对“羁旅病年侵”的伤痛和“鹑衣寸寸针”的困窘,却仍旧记挂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挂念着那些与他一样在大唐的落寞中受难的人民,这让世人千古传诵的襟怀和大爱,才真正闪耀着成功者的光芒。其实,人生的路并非简单的“华山一条路”,而是充满无限可能,即使看上去已临绝境,但同样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而那些被主流和世俗认可的成功,或许会让你拥有一时的荣耀,但未必真正长久。记得上中学时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唐代的张继落榜后夜宿姑苏寒山寺,在失意中写下了《枫桥夜泊》的故事。其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千年过去,那金榜上的名字早已为世人所忘却。管他是谁呢?我只记得那个不朽的夜晚,那首不朽的《枫桥夜泊》。”
作为年轻干部,我们成长、求学、成家、立业的一路走来,伴随着党和国家给予的太多好政策,也享受着太多的改革红利,可以说“赶上了好时代”。正因如此,我们所遭遇的困难和挫折,远比想象的少,但工作和成长的道路上,必然面临顺境与逆境、得意与失意,不可能也不应当一帆风顺,不经风雨、见世面,如何壮筋骨、长才干,如何在实践中“增益其所不能”。回望党的百年历史,我们从南湖上的一叶扁舟起航,成长为拥有9800余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也是在不断遭遇的失败和挫折中修正道路、坚定前行。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作为年轻干部,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养成“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初心,从容面对成败得失,只求“无愧于心”。要持续提升能力水平,保持“本领恐慌”,用好学习、思考、实践三大途径,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协调左右,练就“干成事”过硬本领。要时刻坚守清风正气,抵得住困难与挫折,经得起考验和诱惑,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找准方向、增强定力,严以修身、正心明道,保持人民公仆本色,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书写青春画卷!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