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实认定把握不准确、行政处罚程序不规范、政策性规定宣传力度不强、行政争议非诉化解力度不足、当事人“一股脑儿起诉”、矛盾纠纷高发频发、批量案件不断涌入……如何破局?
在调研分析过去一年办理案件情况后,一份关于工伤待遇认定、劳动保障监察处罚的司法建议,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人民法院行政庭的总结梳理中逐步成形,这是该院2024年1号司法建议。
“贵院的司法建议书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逐项对照,认真自查自纠,并举一反三,进一步降低行政案件数量。”收到司法建议后,有关单位高度重视,及时研究,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完善监管制度,并第一时间给出书面建议答复函。
一份建议,一份回函,搭建起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桥梁,形成了有“建”有“纳”的良性互动,促进了突出问题的有效整治,有力完善了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惠及一方”。
“办案子、化纠纷、抓后端只是治标,提建议、重防范、抓前端才是治本。”这一理念在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心中日益清晰。从审理诉讼个案到预防制止类案,昆区人民法院坚持标本兼治,精准“把脉”审判过程中发现的潜在性和苗头性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单位发出司法建议,变“化解矛盾”为“提前预防”。过去一年,昆区人民法院发出司法建议39篇,收到回函39篇,努力推动司法建议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目标。
司法建议通过“治已病”发现“病根”,从而找到“治未病”的方法,成为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人民法院通过司法建议,不仅可以维护司法权威、提高司法公信力,而且可以有效促进相关领域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和及时化解,以“小切口”书写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大智慧”。
从源头“疗未病”、前端“医将病”、中端“治已病”,现如今,末端“防再病”的力量也将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