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把当了妈妈的女性员工集中在一个车间专门生产中高端产品,这也是‘妈妈岗’带给我们的惊喜和超预期的回报”——据2月2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广东省中山市某企业负责人表示,没想到,“妈妈岗”员工会成为公司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关键力量。
春节过后,一些制造业企业再度遭遇“用工荒”问题。如此现实语境下,上述企业生产车间的数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上百名“妈妈岗”员工安全有序作业,令人感慨万千。
在传统观念中,工作与带娃往往会形成冲突。因此,很多承担照顾家庭重任的女性,很难找到适宜的工作,“妈妈岗”的出现无疑为一些女性求职者送来了春风。“妈妈岗”的最大特点在于实行弹性工作,可随时请假,但耽误的工作时长需要补齐。这种灵活工作模式,盘活了本地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实现妇女就业、企业用工、家庭照护和营造生育友好氛围的多赢。
上班带娃两不误的“妈妈岗”,值得倡导和支持。如何推动“妈妈岗”良性发展,亦大有文章可做。
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转变观念,以开放姿态看待“妈妈岗”。这既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一种顺势而为——当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形成了严峻挑战,而随着新业态的快速崛起,相对自由宽松的用工方式吸引了不少人参与其中。顺应形势调整用工理念及招工方式,充分激发“她”力量,既是成人之美,也是自立发展之举。
事实上,“妈妈岗”没有“拉后腿”,还实现了更低的人员流动和更优的工作质量。正如相关企业的实践结果——“她们很珍惜这份工作,流失率很低,基本稳定在5%以下;妈妈们心灵手巧,由于都是熟手工,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在同等条件下比普通员工更高。”也正因此,相关企业表示将进一步拓展“妈妈岗”的范围,相关岗位由原来的一线部门逐渐延伸到研发、文职、供应链等更多部门。
另一方面,倡导和推行“妈妈岗”要从政策层面引导,并提供支持鼓励。一些用人单位不愿设置“妈妈岗”,是出于管理成本可能增加等现实考量。如何有效打消相关疑虑,值得探索。比如,2022年7月,广东中山市印发《关于大力推行“妈妈岗”就业新模式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申报“妈妈岗”的用人单位,实行每月300元/人的社会保险补贴和100元/人的岗位补贴;对符合条件申报“妈妈岗”灵活就业人员,实行每月300元/人社会保险补贴。之后,中山市人社局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照顾家庭的弹性工作方式。
与此同时,山东、浙江等地也纷纷加入倡导“妈妈岗”的行列,今年春节后的各类招聘会上,“妈妈岗”已经成为一大亮点。而在今年的广东两会上,民建广东省委员会的集体提案《关于提高“妈妈岗”就业质量和效率的建议》提出:增加“妈妈岗”中生产岗位和专业技术管理岗的比例,探索“社区+企业”模式开发“妈妈岗”,在基层妇女工作阵地设置“妈妈岗”招聘服务点……
不难看出,“妈妈岗”可以为增加家庭收入、促进企业发展、提振地方经济带来更多可能。期待各地根据本地实际,助力“妈妈岗”成为双向奔赴、实现多赢的有益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