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典型案例让普法更加深入人心
2024-02-19 08:45:03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杨怀荣
 

  以互联网思维深耕智慧普法,注重运用新技术分析不同的法治需求,才能提高普法产品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新年伊始,由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宣传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孤寡残疾老人遗产指定管理案等十起案件入选。作为全国法院一年来审理案件的典型,代表性强、覆盖面广,既是人民法院依法适用法律的实践样本,也是一次更深层更具实效性的全民普法过程。

  十大案件的评选,是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的一次公益普法。普法工作不只是以通俗的语言向公民解读法律的内涵,更需要在法治实践全过程同社会公众保持良性互动。多年来,普法所取得的成就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人民立场,做到普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八五”普法规划特别强调,以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工作着力点,形成法治需求与普法供给之间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律的温暖和力量。普法是最应该接地气的,落实好“八五”普法规划,就要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普法重点,在实时普法、公益普法、精准普法上下足功夫。此次评选既有专家委员会的专业审定,更有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对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要充分用好这次典型案件评选案例,让释法普法深入人心。典型案件是维护社会公正的优秀范本,具有价值导向的功能,具有培植法治信仰引领社会新风尚的作用。“八五”普法规划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正义可期待、权利有保障、义务须履行。而每一个个案公平正义的实现,都是法律权威的最佳证明。如当选案件中的隐形加班劳动争议案,针对李女士关于其下班后存在延时加班等情形,公司未向其支付加班费的主张,法院判决支持李女士加班费3万元。本案系全国首例在裁判文书中明确“隐形加班”问题,首次对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进行隐形加班提出相关认定标准的案件,明确界定了工作和休息的边界,达到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的。

  法律文本是人民群众了解法律内容最直接的途径,而司法判例则是将“文本上的法”落实转化为人民群众“现实中的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将法律中相对专业化的法律条文依法适用于具体个案中,以更具体鲜活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法律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导向,同样是发挥法律指引作用的重要途径。各级法院要联系当地实际,开展精准普法实践,聚焦人民群众的关注点,深入挖掘典型司法案例,通过“小案件”讲述“大道理”,以有力量、有温度的裁判,指引人民群众学法、信法、用法,让人民群众更真切感受到法律对护航美好生活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各级法院应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如短视频、网络直播、动漫等,促进单向式宣传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增强受众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使普法更为群众喜闻乐见。结合实际,与有关部门密切联系,组织做好当地典型案件推荐评选、宣传推广工作,以案释法,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