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没有耕地安全,就没有粮食安全。如何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日前公布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
“我国人均耕地数量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任重道远。”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王东杰说,保障耕地数量,必须严守耕地总量,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示,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了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并且逐级分解下达到各地。对此,中央一号文件对落实好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
合法占用耕地方面,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以补定占”,将省域内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作为下年度非农建设允许占用耕地规模上限。
“对乱占、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包括乱建‘大棚房’、破坏黑土地、非法取土等,必须坚持零容忍,坚决整治、严厉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韩文秀说,对耕地“非粮化”,要统筹考虑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保障、农民增收的关系,细化明确整改范围,合理安排恢复时序,分类稳妥开展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
严守耕地总量的同时,是提升耕地质量。
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张征说,中央一号文件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部署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适当提高中央和省级投资补助水平,取消各地对产粮大县资金配套要求,确保建一块、成一块。同时,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制度,加大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力度,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
挖掘后备耕地资源,同样是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的着力点。
韩文秀说,这方面重点是做好“两块地”的文章:一块是撂荒地,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把撂荒地利用起来,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对确实无人耕种的,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种途径种好用好。另一块是盐碱地,随着科技进步,开发潜力相应增大,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种子和盐碱地相互适配,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