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河区法院法官与调解员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王福强 摄
在泡子镇大集上,阜新县法院干警向来往赶集的群众发放普法宣传手册。卞应龙 摄
细河区法院法官与调解员成功调解一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件。王福强 摄
28名农民工干完活拿不到工钱,心急如焚,情绪激动,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6个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为农民工成功讨回工资10万余元。一起涉众纠纷,没有“过堂”就得到圆满解决。从法官手里拿到辛苦钱时,这些手上长满老茧的汉子眼里都泛着泪花。
2023年,阜新市细河区人民法院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数量在多年递增后首次出现减少,与此同时,阜新市两级法院2023年新收一审民事行政案件下降11.32%,全省降幅最大。
究竟是怎样的“治理密钥”,让阜新市两级法院打开了案件数量的“下降通道”?
■主动融入,当好基层治理“催化剂”
阜新市是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在煤炭产业日渐退出、接续产业不断壮大的过程中,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多发易发、诉求多元等特点。
面对矛盾激增的困境,阜新市在各县区组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把“万人成讼率”纳入平安建设考评、信访工作考核和市委巡察监督范围,为阜新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搭建了平台。
在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导下,全市7家基层法院将诉调对接、民事速裁、执行等诉讼服务入驻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实现线上平台接入、线下实体运行。
“矛盾纠纷化解离不开一个‘法’字,法院要发挥‘催化剂’作用,与各部门联调联动,让群众的解纷成本更低、时间更短,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阜新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夏妍说。
以劳务合同类案件为例,当好基层治理“催化剂”,需要经过三步走——
法院与人社局对接,将案件分流到人社局,由法官指导人社局进行先行调解;
未能调解成功的,该案件流转回法院,由调解员进行第二次调解;
又未能调解成功的,该案件进入立案程序,符合速裁庭审理条件的案件,由法官第三次进行诉中调解或快审快结。
“在这个过程中,法院可以履行对调解的指导职责,提升解纷效率。”细河区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负责人于娟娟说,“我们定期组织法官与职能部门进行座谈,通过具体案例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发挥好生效判决对调解的指引作用。”
“真办事儿!”“没想到这么快!”“是个讲理的地方!”……不久前,细河区法院通过诉前调解,成功解决某小区361名住户“办证难”问题,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法院这味“催化剂”全面激活了阜新市基层治理“末梢神经”,最大限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从源头上减少了案件增量。
■守正创新,打好诉前调解“老哥牌”
每年春耕时节,因地界不清引发的“一根垄”权属纠纷十分常见,让原本和谐友善的乡邻变得剑拔弩张。
“一方面,老百姓为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打官司告状,费神又费钱。”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泡子人民法庭庭长赵丽群说,“另一方面,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一根垄’看似事小,实则是事关两家人饭碗的大事。”
为了有效解决“一根垄、一堵墙、一句话、一口气”引发的矛盾纠纷,阜新县法院积极创建特色调解品牌,大力推广“老哥庭长”调解六步法。
这一方法从源头调查、研判根源、提出方案、征求意见、调整利益、纠纷和解六个维度止纷息诉。同时,与本地特色鲜明的厚道文化相融合,以“和”文化调解每一起纠纷。
“老哥庭长”刘玉术说,基层法庭的工作琐碎繁杂,作为基层法官,整天面对的大部分都是家长里短和鸡毛蒜皮,这些看起来针头线脑的琐事,却是老百姓心尖上的大事。再好的招法,也要和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才能产生好效果。
阜新县法院践行把诉源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村屯,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端和疏导端用力,引导法官更多走近老百姓身边。
受“老哥庭长”调解六步法启发,阜新县法院班子成员协同法庭包联乡镇,在辖区居民“多加面”“常见面”的同时,定期通报各乡镇立案、调解数量情况,强力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对二次分流调解不成功的纠纷,由“诉前调解员+行业调解员+法官”再次调解。
2023年,阜新县法院一审收案数量下降15.41%,为全市下降幅度最大的基层法院。在阜新,“老哥牌”诉前调解越擦越亮,越打越好。
■能动司法,解剖个案“麻雀”治类案
“以前,街道辖区内物业费纠纷四起,群情激愤的居民天天堵门,街道干部想出去办点事,得先越过一堵堵‘人墙’。”细河区玉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国维忆起往日情景,仍不住地摇头。
近年来,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矛盾频发、多样。虽然争议标的额小,但具有主体多、涉及面广、积怨深、易激化等特点,处理不当很容易形成群体性纠纷。
2023年,阜新市两级法院诉前调解物业纠纷2261件,同比上升338.18%;有效化解1722件,同比上升856.67%;进入诉讼程序1941件,同比下降31.46%。一升一降之间,大量纠纷在诉前化于无形,调解的质效立现。
解剖一只“麻雀”、破解一类问题。阜新中院成立课题组,依托司法大数据,对多发类案纠纷深入分析,找准病灶、把脉开方,向住建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共同召开协调会议,联合出台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源头治理行动方案。海州区、细河区、清河门区人民法院联合相关部门召开物业纠纷调解指导座谈会,新邱区人民法院推行物业调解五项经验,太平区人民法院实行“督促程序+诉前调解”模式。两级法院协同用力,推动大量物业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在某物业公司起诉小区业主欠付物业费纠纷中,细河区法院选取1件纠纷现场开庭作出判决,后续产生的同小区80余件类案纠纷均以和解方式解决。这种“示范诉讼+典型案件”新模式,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群众自治组织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了法治样本和导向指引,促进大量高发纠纷诉前化解。
强化使命担当。阜新市两级法院发布全省首份万人成讼率白皮书,为当地党委、政府深化诉源治理提供决策建议和数据参考;向涉案单位发出司法建议靶向“开药方”41件,同步推动相关部门整改37件,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2023年,阜新市“万人成讼率”同比大幅下降,多年来持续快速上涨的曲线掉头向下,三把诉源治理“密钥”,为群众打开了通向美好生活的幸福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