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共享法庭”法官在调解一起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
长兴法院法官在辖区企业走访,深入车间了解企业需求。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两级法院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坚持能动司法理念,纵深推进“法护营商”综合集成改革,把好纠纷源头,做好破产重整,抓好执行兑现,用好数字赋能,着力打造“市场有力、法院有为、企业有感”的湖州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
前端预防,做实涉企纠纷源头化解
“原以为打官司耗时又耗力,没想到不用跑法院,就把案件调解了。”走出湖州市天益商事调解中心的王先生眉头终于舒展。
2022年,王先生因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向银行借款12万余元。由于公司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他未能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偿还借款。多次协商无果后,银行将其起诉至法院。
因案件是商事纠纷,由行业性、专业性的调解组织处理更为适宜,在双方合意下,湖州南太湖新区人民法院将该案分流至湖州市天益商事调解中心。
这个中心是湖州市第一家市级民非性质专业从事商事纠纷调解的机构。“我们及时梳理争议焦点,并结合市场趋势、被告的履行能力,以及交易环境等因素,在法官的专业指导下,向当事人讲解相关法律规定,释明利害关系。”调解中心调解员潘婷表示。
经过多轮沟通协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了调解,成功将纠纷化解于诉前。“起初,我们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收费标准只有诉讼费的一半,而且也节约了时间成本。”银行法务张先生说。
化解纠纷不是法院一家的“独角戏”。2023年4月,南太湖新区法院创新运用市场化运作,联合相关部门,引入民间第三方商事调解组织,在全市率先探索实施商事有偿调解新模式,打造“公益+市场”商事调解新业态。截至2023年底,该院分流至商事调解中心纠纷300余件,调处化解率近40%。
商事纠纷市场化调解,是湖州法院坚持能动司法、做实诉源治理的一个缩影。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充分延伸审判职能、深度参与社会治理、促进纠纷源头治理,做实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多的探索和举措在全市铺开——
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工商联,共同推进商会调解培优行动,在全市范围内设立25家重点培优商会、6家亮点商会。2023年,全市商事纠纷诉前调解率同比提升18.7%。搭建“企呼我应”直通车,由资深法官担任“法护营商专员”,提供专业性法律意见,全年走访各类企业1330家,发放法律保障知识手册5000余份,帮助解决法律问题4562个。
南浔区人民法院依托现有助企服务点和共享法庭,在规上企业、产业园区、行业协会设立30个“法治化营商环境作风监测点”,邀请代表委员、企业家等担任监测员,靠前畅通法企双向沟通机制,解决急难愁盼“不出企”。
长兴县人民法院出台13项“‘企’诉提优”涉企司法服务增值化改革措施,提供一站式涉企服务、深化涉企纠纷诉源治理、开展诉讼保全“反担保”、诉讼全周期风险提示业务、特色产业块状风险预防等,积极参与构建多元、协同、集成的涉企法治服务新体系。
德清县人民法院就加强民宿产业品牌保护向属地政府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当地4家部门联合出台保护意见,助力打造中国高端民宿标杆地……
及时出清,助力破产企业涅槃重生
“目前,我们公司已经更新了全套排污设备和一条全新生产线,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成功复工复产,120余名职工继续就业。”2024年1月,当南浔区法院破产审判中心负责人王彦刚来回访时,湖州永升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升公司)负责人和他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合规整改后,该公司2023年四季度生产经营总值同比去年同期增长85.7%,全年总值同比增长16.7%,员工薪酬增幅20%,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此前,这家企业还深陷债务泥潭。
永升公司是南浔区一家高能耗、高排放的纺织印染企业,从事纺织品的炼白、染色加工业务,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经济效益下滑,资金链断裂,多起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均因无财产可供执行而终本。
面对巨额负债,股东们消极应对,生产经营也逐步恶化。2023年3月,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对该公司进行破产清算。然而,公司名下无任何固定资产,已处于半歇业状态,就算是破产清算,普通债权清偿率也几乎为零。
“一破了之并非良策。”王彦刚调查后发现,永升公司拥有政府发放的排污许可证,该证申请难且稀缺。此外,该公司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仍有运营价值。
“如果能通过合规整改规范企业,推动企业可持续经营,或许可以打动债权人,将破产清算转入和解程序,彻底清理公司的债务。”王彦刚认为。
最终,股东们决定接受合规整改的建议,向法院提出破产和解申请。在征询债权人的意见后,2023年8月,法院裁定该公司由破产清算转入破产和解程序。
企业要怎么进行环保整改?债务又该怎么偿还?南浔区法院与环保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后,会同管理人制定“合规整改+和解偿债”的可行性方案。最终确定:由股东融资350万元用于清偿债务,同时全面排查企业的合规风险,作出合规整改承诺。
2023年10月,股东筹措的资金到位分配完毕后,法院裁定终结破产程序。普通债权的清偿率从0提升至84%,债权人合法权益获得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随后,“无债一身轻”的永升公司也按照承诺开始环保合规整改,更新环保设备,提升技术水平,接受环保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估,并逐步复工复产。目前,永升公司还在逐步升级生产设施设备,提高产量的同时减少排污量,从源头绿色转型。
通过“合规整改+和解偿债”的模式,不仅能激励债务人由“躺平式负债”转变为“积极偿债”,最大限度减少债权人损失,也能让企业通过合规整改弥补生产经营存在的环保漏洞,更能助推当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共赢。
双赢多赢共赢,是湖州法院办理破产案件一以贯之的理念。“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生产经营的影响,努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尽力避免执行一个案件、垮掉一个企业。”湖州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周文霞说。
2023年,湖州法院充分发挥破产审判推进“积极拯救”和“及时出清”功能,推动市场主体有序退出和有效救治,审结破产案件134件,化解不良金融资产16.4亿元,盘活土地334亩、房屋15.4万平方米,为市场提速、助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司法动能。
三级联动,加速兑现企业胜诉权益
“这笔钱终于盼来了。感谢法院和镇村的共同努力,让我在年前紧要关头拿到了钱!”近日,长兴某园艺公司负责人在确认收到打入公司账户的45万元案款后,给长兴法院执行干警周兆龙发来短信,“这下,十几户种植户的苗木款和工人工资都有了着落。”
在这家园艺公司与某民宿公司合同纠纷一案中,经法院调解双方就欠款及利息达成一致,但协议生效后某民宿公司一直未履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一开始,我们并未查找到相关财产线索,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一直联系不上,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周兆龙说,“依托‘三级联动’机制,我们将案件反馈给民宿公司所在的镇村,在基层人员的辗转联络后,成功找到了法定代表人,并获取到民宿公司其他财产线索。”
最终,在法院、镇村共同督促和释法析理下,案件得以全额履行,有效保障企业及时回笼资金,减轻了年关压力。
执行工作是护航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道防线。胜诉权益能否及时有效兑现,影响着一个地区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水平,也是近年来一些企业反映强烈的“心头事”。
2023年,湖州中院在长兴县试点执源治理改革,积极争取党委领导,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全面构建起县级部门、乡镇街道、村居三级联动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机制,做深做实切实解决执行难。
通过三级联动,长兴法院对历年未执结案件进行大起底,按照义务人户籍地(注册登记地)形成执行“清单”,分发至各镇村,依托基层力量,短短一年时间化解旧存老案700余件,执行到位金额6000余万元。同时,强化执行源头治理,裁判文书一生效,就由承办法官发起执前督促,并向镇村联合执行团队人员反馈。
“立足基层,将所有执行案件和执前督促履行案件归集到义务人户籍地(注册登记地)所在镇村,由镇村和相关部门协助法院开展查人找物、文书送达、约谈督促、执行和解等工作,从县级部门、乡镇街道、村社三个层面凝聚起综合治理执行难的大合力。”湖州中院党组书记、代院长肖国耀告诉记者,因成效好,该项机制逐步走出长兴,从“一地试点”到“多地推广”。
2023年7月,湖州中院印发《关于推进执行工作综合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第一次将三级联动机制纳入全市执行工作综合提升工程;同年9月,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湖州市委的支持下,全市三级联动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推进会在长兴召开,三级联动工作正式由县区试点开始向全市推广。
该机制的实行,助力快速解决纠纷、有效弥补受损权益、高效恢复市场秩序,切实解决执行难,让企业家在法治轨道上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
数字赋能,护航企业创新发展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与此同时,知识产权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重复侵权易发等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创新发展。
如何破解?数字赋能是有力抓手。
最近,“六神”注册商标持有人——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家化公司)在街头发现一批气味不对、包装不符的“六神”花露水,于是递交了十余份起诉状。
“商标侵权案件批量出现,一定程度上预示着还有此类潜在案件的可能性较高。”安吉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三庭庭长程思瑶介绍,受案后他们立即通过“法护知产”在线协同应用,向安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批量侵权预警,请求开展执法检查、提前介入解纷。最终,双方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主持下达成调解,之后法官借助“法护知产”在线协同应用完成了司法确认。目前被告均主动履行完毕。
“全程陪伴”的“法护知产”在线协同应用是在浙江高院指导下,由湖州中院牵头试点研发的知识产权综合性协同保护应用,已在浙江各级法院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中推广使用,实现全省贯通。
“该数字应用是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有效衔接,实现了信息共享与数据协查、关联案件推送、侵权双向预警、判后监管、失信联合惩戒、行政调解在线司法确认等多项功能,在多部门之间形成协同保护闭环。”湖州中院民三庭副庭长周辰晨介绍。
目前,通过该平台已开展常态监管、侵权预警、数据核查等各类协作5658次。仅2023年,湖州市涉企知产案件同比减少9%,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赋能的同时,也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同时,湖州中院还充分挖掘共享法庭效能,联合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数字集群。该院牵头在16个市级部门间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协作机制,明确32项协作职能,整合多方资源参与共享法庭建设运行。
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全省首个《知识产权特设“共享法庭”运行规程》,明确开展服务、维权、协作等八大职能及相关流程,并在全省推广。截至目前,湖州中院协同相关职能部门设立13家知产共享法庭,涵盖新能源、地理信息、绿色家居等多个重点产业。
创设指导员机制,选派13名系统执法人员担任,构建“庭务主任+联系法官+指导员”组织体系,深度参与运行。同时,以共享法庭为支点,延伸法律服务半径,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维权能力,组织4.2万户经营主体观看侵害安吉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权、木业外观设计专利权等案件庭审直播,提供公共服务154次,发布典型案例16件,制定出台知产保护服务系统性文件4份。
“企业有所呼,法院有所为。2024年,我们将聚焦省委三个‘一号工程’,于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作为,继续深化‘法护营商’综合集成改革,强化公平法治环境,打造增值超值司法服务,营造‘企业最有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肖国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