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江苏常州,无论你选择哪种出行方式,都离不开新能源。
从遍布大街小巷的新能源共享单车,到畅销热卖的新能源汽车、氢能自行车,拉风的双层新能源巴士,甚至遍布地铁站屋顶的太阳能光伏板……紧盯国家“双碳”目标,工业底蕴深厚的常州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赛道上正持续领跑。
“司法服务要找准国家政策导向和地方产业发展的结合点。”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人介绍,就在今年,常州两级法院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高效化解新能源重大项目招商引资纠纷、稳定新能源科技人才队伍等方面出台12条司法举措,为新能源企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支撑。
看准“共生”关系,推动合作共赢
江苏安靠智能输电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输电产品和所建工程助推了中国电缆工业由高压到超高压的跨越,企业两次被央视“大国重器”栏目报道。
在国内第一条500KV超高压海缆建设中,安靠智电凭借优秀的产品质量和市场口碑成为供货方之一。江苏百强企业亨通海缆作为项目承包方,向安靠智电采购了3套电缆终端接头,然而终端在接入电气设备后出现发热现象,被国家电网紧急叫停,因工程重大且工期紧,被要求更换设备供应商。
其后安靠智电和亨通海缆因该工程中设备质量及支付货款问题产生纠纷,诉至法院。一审判决后亨通海缆不服,上诉至常州中院。考虑到双方都是新能源重点企业,今年5月,常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曹忠明带领业务庭法官先后到两家企业沟通,了解纠纷根源。
“沟通中我们了解到,双方均认可案涉终端设备发热大概率由安靠智电外采的终端外层瓷套质量瑕疵导致,其核心技术不存在问题。如果判决结案,会伤害到安靠智电的商誉。”曹忠明谈道,“2006年以前的国内市场没有一米中国人自己生产的500KV超高压电缆,这家企业经过近二十年的科技拼搏,实现了超高压电缆接头和终端的国产化,打破了外资将接头、终端与电缆捆绑销售的市场壁垒,大大提升了国产超高压电缆的市场占有率。虽然企业在重大工程承接中出现失误,但不能因为一次失误、一场官司卡了企业发展的脖子,我们认为调解无疑是这场纠纷的优先处理方式。”
和解的“点”又在哪里呢?曹忠明提出,案涉的两家新能源龙头企业一个有技术、一个有市场,双方在超高压海缆领域是共生关系,如果可以合作必将大有可为,案涉100多万元的货款问题相信会水到渠成地解决。
这一思路下,常州中院很快促成两家企业互相实地考察。
“在考察现场,双方就对国产化海底电缆系统、输电系统防火防爆产品领域表示出强烈的合作意愿,我们索性趁热打铁,迅速制定调解方案。案件最终以双方达成庭外和解、亨通海缆撤回上诉、安靠智电撤回起诉方式结案。今年8月,双方达成了两项总金额不低于8000万元的战略采购计划,并约定在未来四年内推进。”常州中院民二庭庭长王佳说。
安靠智电的花园式厂区,一排排被称为“造血通脉”的电缆设备高高矗立着。“目前我们两家的后续合作已经开始了。”提到这场纠纷的化解,安靠智电董事长陈晓凌很有感触,“有的官司即便赢了,失去了优质合作伙伴失去了市场,对企业是重大的损失,真是赢了也不开心。感谢法院在两家合作共赢上推了一把!”
“这个案件也开启了我们的解题思路。在新能源产业链上,有共生关系企业的纠纷怎样化解能带来双赢多赢共赢的效果?比如最近一系列因受国际环境影响,产品主材料涨价的履约纠纷,我们就从保商誉、保市场的角度引导双方,均取得了很好的和解效果。”王佳谈道。
慎选重整投资人,助力产业链发展
“法院指导管理人不到半年完成了企业重整,重整效果非常明显,员工数量翻倍增加,工人工资也比重整前提高了30%。”提及华光电缆破产重整案,江苏华光电缆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栖泽欣慰地说道。
华光电缆于1995年成立,是国内唯一一家持有核电缆与电气贯穿件两个系列产品的核电设计和制造资质的民营企业,由于为股东提供巨额担保,企业在2019年、2020年陷入经营困境。2022年,常州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受理了华光电缆破产重整案。
“该案我们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要快,华光能否自救成功最关键的是要确保企业的核电资质和业务。核电证今年到期,9月份就要提交续证材料,而重整3月份才开始,时间的压力是很大的。二是要优选重整战略投资企业。华光产品‘核电缆’位于新能源产业链‘发储送用’中‘送’这一环,投资企业产品最好能和华光形成优势互补。”常州经开区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唐凯谈到当时的重整思路。
在法院指导管理人于阿里、京东等全国性平台公开招募重整意向投资人后,经专家评审,无锡某新能源企业提交的重整方案得以通过。
“该企业以新能源特种线缆研发、制造、销售为主营业务,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特别是企业氢能、储能等清洁能源输送市场的布局广,还会推动华光的研发生产直接面向清洁能源,也弥补了常州新能源产业体系的空白点、薄弱项。”唐凯介绍。
“第一次债权人会议通过后,生产线4月进场,5月量产,一条光伏电缆生产线日均产值40万元,一年产值就可以达到1亿余元,量产后短短半年,现在已经有了十几条生产线,华光目前经营状况非常好,预计3年内能够单独上市。9月底华光还中了一个1700万元的大标。”提到现在的华光电缆,金栖泽感叹,“这场政府、法院、专家、管理人群策群力的复活之战太完美了!”
这样的“完美”体验并非只有华光电缆。在谈及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法院承办的永迈公司(新能源配套化工企业)破产重整一案时,该院民二庭庭长柏刚谈道:“我们早期预判到阻碍重整的不利可能,快速施救顺利通过重整计划草案,全额清偿普通债权,盘活企业产能,整个过程在法律框架内给予了最大程度的简化。”
“永迈的重整于2022年11月启动,本以为至少要一年,没想到5个月我们就拿到了一个干干净净的企业,公司项目陆续可以上马了。”永迈循环公司总经理张建立特别提到法院的快审快结对企业经营至关重要,“永迈是生产锂电池的企业,常州引进了很多锂电池公司,如果不尽快进入市场,后续很可能就无法再进入这个市场。”
针对危困企业,“重整”无疑是破产程序中最具有生命力和最具有价值的程序。
常州中院破产审判庭庭长王星介绍:“面向国家‘双碳’战略,常州破产审判高度重视通过重整挽救危困的新能源企业,要求案件审理中,一定要关注新能源建设‘发储送用’四个环节中的企业,如果企业生产要素没有丧失,比如土地、设备没有被拍卖,企业还有新能源在建项目,会创造条件由清算转重整。”
“审理过程中两级法院还会扩大招募范围,利用媒体平台,比如京东、阿里、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对企业新能源项目作重点推介,为企业重整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并认真遴选优质新能源企业作为重整战略投资人。”王星谈道。
关注“土地危机”,能动执行储“增量”
在5万平方米的总装车间,工业机器人贯穿全域,所有流程有条不紊,穿着深绿色工装的工人们按照MES系统的指示,开着牵引车将零部件准确送到各个岗位……12月12日,在理想汽车常州智能制造基地总装车间,记者目睹了在全自动流程下,今年11月可以交付新车4万多辆的“理想速度”。
“截至今年11月底,理想汽车全年累计交付32万辆。”在理想汽车常州智能制造基地,负责人李景华谈到2016年理想汽车在常州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落地过程,对法院工作表示赞许,“常州基地通过司法拍卖取得的这块350亩土地符合公司生产战略规划,有利于提升理想汽车的制造服务能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从拍下到完成土地登记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充分感受到法院执行速度和常州优秀的营商环境。”
变“土地存量”为“发展增量”。常州中院执行局副局长孔裕华回忆,理想汽车常州基地所在的这片被执行地块当年起拍价为1.07亿元,经过43轮竞价,最后以1.24亿元成交。
“2016年正是常州新能源建设起飞之时,这块地位于武进核心发展区。上拍前,我们与武进高新区、自然资源规划局、税务局充分沟通,了解到该稀缺地块的产业发展政策,并在拍卖公告中对此作出重点提示,推动土地拍卖尽可能满足地区产业发展需要。为了保障后期建设稳定,我们与被执行企业债权人一个个沟通,为员工争取到优先权,将拍卖款优先支付员工的工资款项,为企业后续落地打好基础,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孔裕华说。
“需要提前考虑新能源发展的土地储备问题。在有机会的情况下,法院对工业用地司法拍卖中可以考虑府院联动,推动政府出台拍卖评估报告,详细介绍地方政府对土地的产业规划,法院在拍卖公告中也对规划等作出重点释明。”在溧阳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段云松介绍了新能源产业链配套中的“土地危机”和目前的法院能动化解举措。
“执行案件,包括企业破产等案件审理,要多从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政策要求上去考虑。”溧阳法院民二庭庭长杜平表示。
想企业之所想,想企业之未想。近年来,为了帮助企业解决看得见的问题、防范看不见的风险,常州两级法院开展“企业问诊把脉治未病工程”。2022年以来,常州两级法院已完成254家企业一企一册法治体检,通过体检列明问题370余个,提出专业法律意见590余条,发出司法建议35份。
“比如光伏行业易发生较大价格波动,导致相关新能源企业买卖合同纠纷较多,我们对企业发出司法建议:在订立合同时,应更加审慎确定合同单价、违约金比例及其他合同内容,并建议在合同文本中加入组件价格按原料价格上涨幅度依比例提升的条款。”王佳提到常州中院民二庭近期刚刚发出的这条司法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司法服务要“止于至善”。一个高效、清洁、美丽的“新能源之都”正在江苏常州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