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辽宁高院在沈阳市浑南区法院召开全省法院强基工程现场会,与会人员在浑南区法院观摩学习。曹旭 摄
图②:本溪中院召开全市法院院长会议暨重点工作推进会,对强基工程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崔征 摄
图③:盘山法院吴家法庭对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进行巡回审理。赵大庆 摄
图④:庄河法院长岭法庭成立“岭妹子”调解室。田露 摄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2021年,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坚持“以审判质效为中心系统抓强基工作”的理念,总体谋划设计,出台强基意见等一系列制度,并于2022年启动为期三年的强基工程。辽宁省人大常委会也出台《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建设 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的决议》,促进社会各界共同推进法院强基工作,形成大抓基层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全省法院牢牢把握重大发展机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积极推进强基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初始案件质效整体持续向好,全省基层法院、人民法庭驶进新赛道。
本溪中院:
打造强基工程“前沿指挥部”
“没想到法院一天就把问题解决了,真省了我不少事!”近日,一当事人感谢道。本溪市平山区人民法院设立“小案专办员”,仅用一天时间就高效化解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案件当天履行完毕,实现“一件事,一次了”。
作为深入推进强基工程、提升基层司法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持续开展“为民办好小案、小事”专项活动,聚焦实质性化解矛盾,从化解涉民生案件及做好诉讼服务细节入手,制定12项为民举措,在实体、程序、作风上强化公平公正,让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司法获得感。
自强基工程启动以来,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前沿指挥部”作用,以保障为支撑,一体化推进强基工程。制定出台系列文件,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7个基层发展课题组多层次实地调研,积极帮助基层梳理解决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协调推动基层法院4个人民法庭选址重建,为基层法庭配备庭长5名、干警24名,让优质高效的司法力量真正扎根基层。
“本溪市两级法院在强基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的软硬件都得到了升级。”基层法院、人民法庭的新变化也得到了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肯定。
案件公正不公正、效率高不高,直接关系到老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感受。
如何提高案件初始质量?基层法官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上还有哪些差距?本溪中院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一系列举措助推基层法院审判质效“贯通式”提升。
本溪中院每季度对6个基层法院开展审判质效“面对面”评议,“把脉问诊”找症结,“循因施策”开良方。同时聚焦最高人民法院最新审判质效指标,研究制定工作指南,为法官办案提供指引。
本溪中院不断探索完善专业法官会议制度,邀请基层法院的一审法官或合议庭成员列席讨论重大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对一审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及审判理念进行交流,通过思想碰撞,提升基层法官业务水平。
本溪中院还开展“初始质量提升”专项行动,通过推进基层案件繁简分流、对基层法院进行巡回督导,推进解决基层法院在审判实践中遇到的难题。
全市两级法院多次收到锦旗、感谢信,平山区法院获评“全国优秀法院”,本溪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田师付人民法庭“‘点线面’结合构建解纷体系,大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第四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
沈阳市浑南区法院:
案件质效攀至“新高点”
“一百来人聚在一起‘看榜’,心中有些忐忑,还有些期许。”沈阳市浑南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邵岩道出了全院法官的心声。
在浑南区法院每月举行的案件调度会上,每名法官的结案数据和全院总体指标情况都会依次出现在大屏幕上。
“眼看指标红了,心里的小火苗瞬间就着了。”浑南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文艳说。
辽宁是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试点省份之一,如今,管理者和一线法官都习惯了打开电脑先“看盘”。“我记不准办了多少案子,但我知道还有多少没办。”浑南区法院东陵人民法庭负责人梁志昕说。
面对2021年底审判质效综合排位全省警示的情况,针对发改率较高、未结案件较多等突出问题,浑南区法院将2022年、2023年确定为“质效提升年”,采取系列举措,决心用2年时间深入整治、全面提升。
——完善层级制与全覆盖相呼应的审判管理责任体系,院长、分管副院长、庭长、审管办、员额法官各负其责;
——完善院庭长带头办理疑难案件、发改案件分析评议机制,统一裁判标准和尺度;
——将专业法官会议作为提交审委会讨论案件的前置过滤机制,切实发挥审委会对重大敏感和疑难复杂案件的把关作用;
——制定繁简分流四级评价机制,全面适用于刑、民、行政、执行案件;
——打好小切口整治组合拳,提升执行到位率、落实胜诉退费、坚决清理超长期案件。
2022年,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一次性为人案矛盾较为突出的60个基层法院增编537个,浑南区法院增加编制26个、员额法官8名。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浑南区法院还增加派遣人员,审判执行团队实现1∶1∶1科学配置。
借强基工程东风,浑南区法院融合法庭、互联网法庭、数据管理中心全面建设完成,构建档案管理、集约送达等八大中心辅助事务全覆盖协办机制,让法官从繁杂的事务工作中脱离出来,进一步激发了审判执行工作活力。
提升质效,抓好队伍是关键。浑南区法院将工作业绩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评价指标,评选月办案标兵,带动干警奋勇争先、积极作为。
今年6月底,浑南区法院审判质效指标已跃升至全省第一档次,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庄河法院:
为青年干警搭建成长平台
两年来,庄河市人民法院长岭人民法庭的“80后”庭长白晶,已经习惯了每天颠簸在往来长岭的路上。
“一周五个工作日,我们在法庭办公的时间也就两天,其余时间都在村里。”白晶说。
近年来,长岭法庭积极参与庄河市“无讼乡村”创建,深化诉调对接,加强与辖区政府、司法所、派出所及村调解组织联动调解,形成联动合力,推进诉源治理纵深发展。
大连某农业公司向101名村民租用560余亩土地,建设100栋樱桃大棚。因经营不善,该公司无力一次性支付5年土地租金,向法院起诉变更合同为两年一付。欠钱还告状,数十名村民一怒之下冲到樱桃大棚种植区堵住了大门。
白晶第一时间与长岭镇政府沟通,法庭、政府、村委会共同督促企业筹措资金,并耐心向村民解释企业困境。最终,村民同意公司缓交租金。时过境迁,如今该公司种植的樱桃已流向全国市场。
“看着原告急得快掉眼泪时,我心想,哪怕过程再繁琐,我也要把信息准确传递过去,处理好这个案子。”长岭法庭“90后”法官贾琼说。她负责的一起借款案件中,双方当事人都是聋哑人,提供的证据也很不完善。开庭时,贾琼通过手写的方式,向双方释明借款数额、还款时间和方式等关键点。原告看完,她再拍成照片发给被告,如此反复,没有一丝厌烦,从始至终尽心尽力传递信息。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纠纷圆满解决。
2022年4月,贾琼和庄河法院的青年干警们共同成立“初荷小社”社团,定期开展主题活动。
据了解,庄河法院将青年干警培养作为推进强基工程的重要举措,为青年干警搭建成长平台,选派青年干警到人民法庭、信访部门锻炼,开展中层干部素质提升三年行动,对法官助理制定单独考核办法,与庄河市人民检察院建立互派助理交流学习机制,支持青年干警成立学习沙龙,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盘山法院吴家法庭:
从“帮扶”逆袭为“示范”
今年2月,辽宁高院公布了首批新时代“五化”人民法庭和新时代示范人民法庭名单,盘山县人民法院吴家人民法庭榜上有名。
2021年,辽宁高院从全省范围内选择最薄弱的15个基层法院及14个人民法庭,开展“点对点”调研帮扶,15名院级领导受领党组强基“军令状”,确保用三年时间使帮扶对象“脱薄向强”,吴家法庭就是帮扶对象之一。一年多来,14个帮扶法庭全部实现“五化”,吴家法庭更上层楼,成为“示范”。
吴家法庭位于盘山县东南部,受理吴家、坝墙子两个乡镇的案件。此前,吴家法庭因便民设施跟不上、人员力量缺乏、相关制度不健全,一度拖了盘锦市两级法院后腿。辽宁高院院领导带领有关部门同志3次实地考察、3次视频连线督导,盘锦市两级法院院长蹲点调研,确定了“一年内‘硬件’升级——三级法院协同推进;‘软件’扩容——法庭开展自我革命”的帮扶思路。吴家法庭对照先进、踔厉奋发,瞄准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乡村振兴,定向发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上级法院和当地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吴家法庭将立案窗口改建为诉讼服务中心,在信息化的加持下实现自助立案。坚持能动司法,“抓前端、治未病”,完善多元解纷、服务企业、巡回审判等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多亏法官,这事翻篇儿。”原告满脸笑意。
因被告家中漏水导致原告房屋受损,原告将被告诉至法院。吴家法庭法官当即联系社区网格员共同上门调解,讲法条、算价格、拉家常,力促双方解开心结。
针对辖区内常见的拖欠物业费、邻里纠纷,吴家法庭联合司法所开展“庭所”联动联调,以“小切口”撬动基层“大治理”。
“平等、高效!多亏法官,给企业要回了救命钱。”某外省企业负责人在朋友圈称赞道,“辽宁法院干得漂亮!”
原告企业长期被拖欠货款,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接手案件后,法官立即制作保全裁定书,当日移送执行、查控冻结被告银行存款,并通过“云调解”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一日内案结事了。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吴家法庭还积极参加全省法院“法官进企业法律服务”活动,主动对接辖区300多家企业,通过普法宣传、发送司法建议等帮助企业化解法律风险,促进依法经营。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吴家法庭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把法庭搬到地头、炕头,为农户提供各类合同样本400余份,切实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法院”。(记者 黄艳辉 严怡娜 通讯员 丁芊文 王佳宁 田露 张舒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