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立案管理 根治年底立案难
2023-11-07 08:47:34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傅雯 郭保利
 

  答好“年底立案”司法问卷,在紧紧抓住考核评价“牛鼻子”的同时,还要以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为牵引,以随机立案为切入。

  个别法院年底立案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当前人民法院亟待疏通的堵点。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强调,“要严格落实审限内结案率要求,不得再用年度结收比、结案率指标,坚决杜绝年底不收案。”这彰显了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答好“年底立案”司法问卷,在紧紧抓住考核评价“牛鼻子”的同时,还要以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为牵引,以随机立案为切入,从以下三方面抓实立案管理:

  抓实立案分配随机,促廉政建设走深走实。立案是审判各类案件的入口,被“围猎”风险极高,应在现有立案机制中新增三道防线,扎牢立案廉政风险防范网,确保立案工作符合司法规律,满足人民期待。第一道为案件全领域随机分配。将随机立案原则贯穿全部立案领域、案件类型,通过窗口立案随机派发立案号、网上立案按系统接收先后在网上立案组内依序分配、邮寄立案按邮件接收先后在全体立案人员中依序分配等,将各渠道汇集的立案申请随机分配给立案人员处理。存在重大敏感等特殊因素需指定立案的,应符合规定的情形且经严格审核。第二道为坚持立案“首问负责制”。首次接待当事人的立案人员全程负责该案释法答疑、材料补正、立案审核、信息报送等后续工作,并由专人监督落实。第三道为严把立案人员变更关。立案人员经随机分配后不得随意变更,存在指定立案情形,回避情形,原立案人员退休、借调等规则明确的特殊情况的,经审批后方可变更,且应记录在案。

  抓实立案监管延伸,促权责统一落地生根。审判机制现代化,是要让审判权运行符合司法规律,确保司法责任制全面准确落实。在立案领域,应当坚持三向延伸,将“管人”“治院”有机结合,落细落实各方权责,有效扫除年底立案障碍。向前延伸,将案件分配监管从审判延伸至立案。构建全覆盖的司法监督制约机制是司法责任制的重要方面,应当构建随机立案机制,将审判权运行监督管理扩展至立案权运行监督管理,有效实现立审执全流程规范化管理,促进司法责任制的健全完善。向下延伸,压实立案人员、合议团队直接责任。紧扣“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司法改革精神,通过随机分配、首问负责,将责任落实到人,实现立案工作“让立案者判断,由判断者负责”。向上延伸,压实院庭长立案监管主体责任。明确院庭长监管随机立案、进行指定立案、审核变更立案人员等工作职责,厘清权力和责任界限,实现权责相统一、放权不放任、监督不缺位。

  抓实立案水准提升,促群众感受更实更好。立案部门服务人民群众、联系社会各方面最直接、最紧密,是司法审判工作的最前端,应围绕三个紧扣,“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以更高标准、更优服务维护和保障当事人诉权。紧扣为民司法,严查群众关注的“年底立案难”问题。用好立案偏离度预警系统全面、深入开展自查,同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严肃处理查实的问题,杜绝拖延立案、限号立案、增设门槛,使法院诉讼“最初一公里”更为平顺。紧扣公平正义,成立刑事、行政、执行等专业化特色立案团队。在随机分案基础上,提高团队人员类型案件分配比例,同时由团队长负责类型案件立案合议工作,确保立案专业、公正、高效。紧扣长治长效,形成“强根基、补短板、正作风”制度成果。深入调研立案工作堵点、难点、痛点,通过具体化规则对立案原则、分配方式、指定立案情形、负面清单、立案权责等进行全面规范,形成“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有效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魏悦